千夏 长谷川千夏关于印泥的考察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4 16:34:45
分享:

引言

中国的篆刻艺术有悠久的历史 ,其中印泥与印章之 间的发展关系密切。

早期印章是以实用工具为取信 主,自宋代起印章的 发展渐趋艺术化,印章之有专学,上溯至宋、元两朝,而印泥, 仅 被视为是蓋印章的工具之一,因此史籍 上之记载寥寥可数。元 明以降,文人开始参与篆刻艺术创作, 其中有人自己研制印 泥 以供自我使用,如元代赵孟頫以及清代徐纪南等。明末清初 是 印泥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特在江 南一带,篆刻艺术蓬 勃 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印泥 制作工艺的进步,但 是 一方面,印泥开始被视为经济社会中的一项商品,如在清代 康 熙年间始创的“常州璟玉堂龙泉印泥是,根据张鲁庵与著者自身的丰富经验写成的,包括了各种原料的选择、精制和配合,其内容记述详且化学方面很丰富 。自 1993 年该书出版以来 ,关 于印泥研究的著述与文献并不多见,且水平皆不及该文。本文以文献研究为主,通过采访现代印泥工艺人和对印泥实物的研究,期望能够对于印泥的现状,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第一章中国印泥概观

今天我们所称的印泥是指钤盖印章所用的一种工具。一般来说,印泥的形成,大约源於明代。在此文中,笔者将考 察 中国印泥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印泥的名称与来源

古代简牍、书函为防止他人偷拆 ,用绳捆扎后并采用 泥 块封缄,然后加盖印章在泥块上,现在称此泥为封泥。在古 代 文献中和封泥有关的描述有芝泥、紫泥 、印泥或印色等,这 些 名称与如今的印泥是否有什么关系?笔 者考察一些资料,分 别 说明如下:

一、芝泥

关于“芝泥《隋书》云“图开宝匣。检封芝泥”①。唐代《艺文类聚》云“周庾信汉武帝聚书赞曰:献书路广,藏书府开,秦儒出谷,汉简吹灰,芝泥印上,玉匣封来,坐观风俗,不出兰台”②可以推知古代“芝泥”释义与封泥同,但是到了明代,包含了一些另外的意思,杨慎在《秇林伐山印色》云:“今之紫粉,古谓之芝泥,今之锦砂,古谓之丹雘,皆濡印染籀之具也” ③其中“紫粉”是指银硃,又称人造硫化汞④,锦砂是指天然朱砂,都是印泥的材料,而从最末句“皆濡印染籀之具也”中,可知芝泥应该是指银朱或一种涂于印面以利钤印的材料,是以水或油和朱砂调制而成。另外,在明末清初,方以智的《物理小识》中记载了《芝泥法,介绍了使用油、银硃与艾绒等材料的印泥制法⑤,可知在明代“芝泥”两字的定义,包含了封泥和印泥的义涵。关于“芝”这个字,有一种说法,

①《隋 书》 卷十 四 , 四 库 全 集 , 史 部 , 正 史 類

②欧阳 询撰 《藝文類 聚》 卷十 二 , 四 库 全 集 , 子 部, 類書 類

③杨慎 撰《 秇林 伐山 》卷 十

④硫化 汞制 法已 有东 汉《 周易 参同 契》 , “锦 砂” 指锦 州产 出的 朱砂 , 与辰 砂

一样 是优 质天 然的 朱砂 。

⑤方以 智撰 《物 理小 识》 卷八 , 四库 全集 , 子部 , 杂家 類 , 杂 说 之 属

因“昔人印色,以芝麻油调之,故云芝泥”①,上述“芝泥”一词最早见于隋,而以油调朱砂来使用的芝泥,最早的文献,则发现在元代。笔者根据《辞源》等推测芝泥一词的来源,其一“芝”可释为神草,其形似茸,状如盖形,又称灵芝《说文解字注》述“释草曰苬芝”②“文选汉张平子思玄赋“左青琱之揵芝兮,右素威以司钲。注“芝,小蓋也”③其二“芝”与皇帝的关系“芝车…皇帝的耕车。汉蔡邕独断下“三蓋车,名耕根车,一名芝车,亲根籍田乘之”④ 所以笔者认为,芝泥亦有可能是对皇帝印泥的一种称谓。关于以上三个论述,笔者认为或有进一步再考查和探索的空间。

二、紫泥

关于“紫泥,汉代《西京雜記》云“汉朝…中书以武都紫泥為玺室,加緑綈其上”⑤ 宋代《东汉会要》又云“蔡邕独断曰:皇帝六玺,皆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之”⑥在这两段文字说明了“紫泥”这名词主要於汉代使用, 特指皇帝封诏书用的泥块《东观汉记》云“训好以青泥封书”⑦训指邓训,以护羌为校尉,这记载与《中国篆刻大辞典》所述“一般官私印用青泥,皇帝诏书则用紫泥”⑧符合。

三、印色

在元代以后到清代的文献上 ,我 们可以看到不少关于 “印《红术轩紫法定本》等,其中关于“ 印色”一词都与今日 所 称的“印泥”大约同义,例如以“印色法”或“制印色”来 介 绍以油、朱砂和艾绒为主材料的印泥制 法。明清以来,篆刻 作 为

1998,750 页

② 许慎撰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2页

③《辞源》修订本1-4第一册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79年

④《辞源》修订本1-4第一册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79年

泥集 今紫 泥亡集亦 失傳 ”所 称“武都 紫泥 ”或 “武 都青泥 ”。

⑥徐天 麟《 东汉 会要 》卷 九“ 玺” 上海 古籍 出版 社, 1978 年

⑦《東 觀漢 記》卷八 列傳 三 , 四 库 全 集 , 史 部, 別 史 類

1997,271 页

“艺术”的概念已确立,不少金石书画家自己研制印泥,以供自我使用。当时的“印色”大致与现今的“印泥”同义。但是,之前宋代《六艺之一录》云“…据徐铉曰:填以泥,题书而印之。后缘此以印调色封之,亦曰泥。晉為诏以青纸紫泥,即印色也。今部堂用紫粉,印寳則用硃”① 唐代某些封泥尺寸较汉朝封泥大些,且有先墨书后盖朱色印的例子 ,《古玺印概论》述:“唐封泥是用以封坛口,外省封进贵物品,置于坛内,坛 口 用泥土密封,刮平后加刷白垩土,上墨 书题某地方进贵方物 , 兼记官职人名以至年月日,上盖官署官印 图 2②

图2唐梁州都督府进蒜之封泥

笔者认为 ,当 时可能以水或蜜调 和朱砂 ,涂 于印面后钤盖, 而“以印调色封之”这或为“印色”的词源。

四、印泥

“印泥”这个现在最普及的称谓,是从何时开始称呼的?在宋代《诚斎集》的《谢亲戚寄黄雀》函中云:

“…白泥红印三十瓶 。瓷 瓶浅染 茱萸紫 ,心 知亲宾寄乡味 。印泥未开出馋水,印泥一开香 扑鼻。江西山间黄羽衣…” ③

其中的“印泥”明显是指封坛口的封泥。笔者认为唐代用印制度演变到了宋代,已渐渐融入了民间生活习惯。清初 《 詩经稗疏》云 :“古之印玺,唯以印泥 封缄,故皆凹文…” ④ 清

《辽史拾遗》云“古玺深刻以印泥,后人隐起,以印纸,则隐起者非秦玺…”⑤ 从这两段话可知,印泥长久以来只限指于封泥。总之,我们现在所称的印泥,是由于“以印调色在迮朗所著《绘事琐 言 》中记载了制作印泥的方法,其以“印 泥”两字为题,笔者 认 为这两个字可能是文献上最早使用来注 明印泥制法的记录, 之 前所见,皆为“印色 ”。

又 如《中国篆刻大字典 》述 :“印泥的前身是印色 , 是天然红颜料与胶水或水蜜的混合体②

笔者认为,使用“印泥”两字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其形状与泥土相似,因形得名。直至近代,印泥开始被视为经济社 会 中的一项商品,交易单位以“两”计价 ,形状又似泥团,这 些 因素,渐渐地影响了印泥 的称呼,直至今日。

如上所述,经由关注印泥名称,可见对于印泥渊源的 两 种意见如下:一,印泥出于古代 封泥、二,印泥的渊源是印色。从名称的角度看,印泥词源的确是出于封泥,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当今印泥则是指 印章的转托媒介物, 其 用途为将印章盖在布帛或纸张上 的材料。符骥良在 《篆刻器具 常识》将天然朱砂颜料与胶水或水蜜调 和的液体称为印色。另 一方面,封泥并非媒介物,是古代直接 钤印的对象,其自东 汉 以后随着纸张的发明渐被取代,而慢慢地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总之,印泥的渊源於广义上可包含封泥 ,於狭义则是指濡朱 的 朱色。

①符骥 良著 《篆 刻器 具常 识》 上海 书画 出版 社 1993 年

② 韩 天 衡 主 编 《 中 国 篆 刻 大 辞 典 》 世 纪 出 版 集 团 , 1998 年

【关于印泥古代呼称简易表】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