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来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00:00 06:53
春困秋乏夏打盹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导读:
很多人一年四季都睡不够,导致工作和生活一团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是一个生理问题,还是病?可以很认真地说,这是一种病,而且病得不轻,不可小觑。
作者/马纯阳
首先,人为何会失眠?
人体之气分阴阳,阴阳之气各有所归,阴气行于阴二十五度,阳气行于阳二十五度,睡眠是阳入于阴,失眠是阳不入阴。所以很显然,嗜睡者在春夏秋冬的大多数时候都处于阳不出阴的状态,有可能就是阳气被闭住了,不能从阴分出来。
其次,阳气如何运行?
阳气不能从阴分出,所以人才会一直想闭目养神,而决定阳气状态的重要原因又有两个,一个是作为先天之本的肾,肾阳是一切阳气的根本,而脾阳则是阳气运化的重要方式,甚至有的书籍将阳气直接定义为“胃脘之阳”。
所以“阳气之本在肾,阳气之用在脾胃”,所以对睡不醒可以从脾肾两方面考虑:一是肾阳不足,阳气虚衰;另外则是因为湿邪困脾,阳气难以运行。
再次,一年四季如何影响阳气运行?
春天来了,气候变暖,很多人出现了春困,多有肾虚的因素在其中,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春天之气明显滞后,中医所说的“厥阴风木”表现明显,木克土,导致人体的脾胃被克制太过,脾胃运化一出问题,自然会有阳气不出阴,多睡,少食等症状。
进入夏季,因为气候变暖,阳气输布较多,如果人体的运化跟不上,再加上阳气本来就不足,很容易出现运化不及,脾胃明显表现出虚弱症状。要知道,人体之气要跟随着自然之气运转,人体一虚,气的运转自然出问题,出了问题就会跟不上自然之气的运转。而夏季普遍的情况就是湿气重,湿气为阴邪,能困脾,又能消耗阳气,所以春困夏乏中,夏乏是最为严重的。
秋天来临之初,一般还处于长夏季节,但是随着秋季的深入,很快就是燥金主事,而燥金是主收敛的,人体的阳气此时亟待收敛,对于人体阳气不能收敛的人,此时就面临着不能适应环境的风险,所以会自我调整。
所谓的自我调整,其实就是睡眠,因为睡眠是收敛阳气的最好方式,人体已进入睡眠,则开始将外放的精气神内敛,阳气自然而然也就入阴而不出了。
冬天的休眠,本来就是一种正常的状态,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湿气重,阳气虚,也是同样的问题。
怎么办?关于春困夏乏秋盹冬眠,完美的解释之后,最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病因找出来,从根本上防治之。毕竟这种状态总是出现,也没有很好的理由跟“领导”解释。所以,为了进一步避免各种尴尬,我们聊一聊如何完美预防这种事情。
湿气困脾型很多出现困乏的患者,其实是体内湿气太重,困扰脾胃,最终导致四肢无力,睡眠不醒,这种类型一般还伴随着小便短少,口渴,舌苔厚腻,身体重,睡不醒,一般用五苓散。
五苓散组成:桂枝10克,茯苓20克,白术10克,泽泻15克,猪苓10克。
图:桂枝
脾肾阳虚型如果在睡不醒、困乏的同时还有四肢不温,满口津液,大便溏泄,小便清长等症状,那就属于脾肾阳虚型,可以考虑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组成:附子5克,甘草15克,白术15克,红参10克,干姜10克。
图:甘草
湿蕴三焦型对于湿气困脾,或者湿气弥漫三焦,可以重点考虑三仁汤,这种患者一般有皮肤湿气重,肤色不好,中焦脾胃不适,口腔溃疡等症状,下焦还有小便不利等症。
三仁汤组成: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仁18克,半夏15克。
图:薏苡仁
不管如何,对于这些疾病的辨证论治既要考虑患者的体质,也要结合出现乏困的季节,在以上方剂的基础上适当加减。
睡眠是补肾温阳最好的方法,所以每当我们阳气虚衰之时,很多人就会自动睡眠。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可以减轻困乏之办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早晨起来跑3~5公里,能够很好地唤醒人体的机能,激发阳气。
推荐书籍
《学中医 用中医》
本书由庆余阁阁主马纯阳日常文章汇集提炼而成,大多数是应众多网友提问而写,反映了当前大众普遍关心的防病治病问题。本书虽是一篇篇小文章组合而成,但杂而不散,作者将古典中医的精髓贯穿其中,不仅教会大家防病治病的具体知识,还将古典中医非常精深奥妙的思想以简洁凝练的方式展现在众人面前,教会大家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读之获益匪浅。
版
权
声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