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记者 美国女记者著书 揭开东方女性的神秘面纱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9 19:42:28
分享:

  美国女记者著书,揭开东方女性的神秘面纱

  《东方神秘面纱》一书的封面

  ■西方男子对东方女性认识的偏差由来已久

  西方男人迷恋东方女子,据可查的历史记载,是从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跪拜元朝皇帝忽必烈那一刻开始的。当时马可·波罗口中连称“万岁”,眼珠却盯着宫女的眼睛。马可·波罗回国后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书中不仅描述了中国宫殿的雄伟壮丽,同时表达了他对东方女子的爱慕。对于皇妃宫娥,马可·波罗当然是可望而不可即,对于他在东方见到的多数美女,老马也只能过过眼瘾,没机会深入了解,于是他把东方女性笼统写成美丽、神秘、温柔、顺服的类型化模式。西方男子对东方女性的认识一开始就不是很清晰,甚至有很多误判。

  曾经担任美国《商业周刊》亚洲版主编的美国女记者谢丽登·普拉索,在新著《东方神秘面纱:龙女、艺伎、我们对东方女性的幻想》一书中,用马可·波罗的经历作开端。普拉索女士发现,虽然几百年过去了,东西方交往日益频繁,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很多误解并未消除,尤其是在异性之间。

  有些西方男子对东方女性崇拜之至,认为她们是世界上最温柔、最贤惠的女人,决定非东方女子不娶;而另一种人却觉得东方女人高深莫测,只要沾上就会被涮,连多看一眼也会有危险;还有一些西方男性对东方女子怀有不可告人的迷思,因为难以启齿,所以胸中郁闷,逮到机会就猛看《艺伎回忆录》之类的书籍和影片。正当《艺伎回忆录》从书到电影被炒得火热之际,普拉索女士抛出这部作品,目的就是想纠正千百年来西方男子对东方女性认识的偏差。

  ■错误传闻刺激了西方男子对东方女性的胡思乱想

  普拉索女士的书分为两大部分。书的上篇探寻西方男子对东方女性产生神秘幻想的历史过程,作者发现马可·波罗首开先河,接下来在西方出现的很多关于东方的错误传闻更加刺激了西方男子对东方女性的胡思乱想。普拉索同时盯住对当代西方公众影响最大的美国电影电视行业,考察其中出现的东方女性形象。她发现,美国影视界把东方女性定位于3种特殊类型:天真无知的“主妇型”、性感放荡的“娼妓型”、刚强凶狠的“龙女型”。

  普拉索发现,当华裔女演员刘玉玲出演《霹雳娇娃》时,导演为了吸引观众,让刘玉玲成为3位女主角中唯一穿露背装的人,她的装扮令人联想到曼谷色情酒吧中的女招待;而当韩裔演员玛格丽特·周主演电视连续剧《美国姑娘》时,制片人不断向她施加压力,不是敦促她提高演技,而是要求她演得更像“亚洲女人”。

  ■东方女性不是西方男子想象中的神秘幻影

  普拉索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下篇中对多位东方女性的采访。她走访了亚洲各国,足迹遍及东京的街区、京都的艺伎馆、越南的城市、中国的大学、香港的商业街以及曼谷、加尔各答、菲律宾各地的下等酒吧,采访了各种亚洲女性,包括高校学生、家庭主妇、城市打工妹、政府女官员等,亲自了解被采访者迥然不同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的背景,听她们讲述自己的生活和真实的想法。

  在与所有接受采访的女性的交谈中,普拉索发现她们虽然在举止修养方面相差悬殊,但全都具有执著的生活态度、灵活的为人处事方法、对事物的预测判断能力,以及一种无形的内在的力量。很多女性虽然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为生存而拼死奋斗,却从不把自己当作受害者看待。在泰国恶名昭彰的色情酒吧中采访那些饱受摧残的少年妓女时,普拉索颇感心酸。她在书中愤怒地写道:“某些西方男子希望在这里重新找回被现代文明扫除的极端男权主义的感觉,他们企图在这里尽情满足某种统治欲望、权力感觉和所谓的男子汉气概,虽然只在瞬息之间。”

  欧美舆论界充分肯定了普拉索的这部作品,英国《金融时报》、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发表评论,称赞这位西方女性为东方女子伸张公道所做的宝贵努力。但也有评论家觉得普拉索的尝试事倍功半,他们认为大可不必如此兴师动众地进行历史研究与社会调查,只要让西方人多读读东方女作家的优秀作品,谁都会清楚地看到,东方女性绝非他们想象之中的神秘幻影,而是和西方女性一样具有深刻内涵和复杂性格的真实女人。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