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华园宾馆 徐徐道来话北京︱比林徽因“太太的客厅”早十年的“小姐的书房”在哪儿?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9 11:32:31
分享:

凌叔华是谁?小姐的书房在哪儿 来自徐徐道来话北京 00:00 26:20

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24号院,目前开办了史家胡同博物馆,参观这座博物馆,会让人解开很多疑惑。比如:您知道这座博物馆是怎么开办起来的吗?它的原主人是谁,当年在这个院子又有着怎样难忘的回忆?都说史家胡同是北京城名气很大的胡同,那它是怎么命名的?它的前世今生是怎样的?又有多少名人住过这里?为什么说,这里是留学生的摇篮,这条胡同又和清华大学有什么关系?

史家胡同是条很有名气的胡同,也是如今京城里尚存的四十多个保留自元明以来老名称的胡同之一。西起东四南大街,东至朝阳门内南小街,长约五百米左右,胡同南侧的东罗圈、西罗圈胡同均与干面胡同相通。它往西距古都皇宫,往南距东单牌楼、长安街,均为一千米左右;往北距东四牌楼,往东距朝阳门老城墙均为五百米左右;胡同西口北侧有个二郎神庙,也称“狗神庙”。周边还邻近东岳庙、隆福寺、智化寺、清真寺、大慈延福宫等寺庙,可谓地处古都皇城东部的黄金核心地带。

在明代的36坊中,史家胡同属皇华坊,清朝为镶白旗属地。史家胡同的名称,传说源自胡同西口内的明朝末期民族英雄史可法的纪念祠堂,但更确切地说,很可能是因史可法的家族先人而得名,当然,也有人说是因为这里原来有一位姓史的大户人家而得名。

1724年,也就是清雍正二年,在史可法祠堂旧址建起了“左翼宗学”,当时只招收八旗左翼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子弟入学。1905年改为“左翼八旗第五初等小学堂”,1910年改为“左翼八旗中学堂”,1912年又改为“京师公立第二中学校”,1939年第二中学校迁移至史家胡同北侧的内务部街,史家胡同59号又建了史家胡同小学。至今,京城里赫赫有名的两所学校,即北京二中已有近300年历史,史家胡同小学也有70多年校史。 不仅如此,清末专门培养派赴美国等国留学生的留美培训学校教务处以及考场,也在史家胡同内。清华大学惟一的终身校长梅贻琦以及胡适、竺可桢、赵元任等,都在当时考生之列。

史家胡同内著名的好园宾馆

史家胡同整条胡同道路宽敞,绿树成荫,部局规整,宅院相连,大大小小的四合宅院约有80多个,其中两进院、甚至三进院的深宅大院就有30个左右。整条胡同到处是青砖灰瓦、如意雕窗,亭台阁榭、古色游廊,楹联彩画、精美砖雕,朱漆大门、石刻照壁,还有广亮门、金柱门、如意门、垂花门,可以说是老北京四合院经典建筑的博物馆。在如今的北京,一条胡同里有如此众多、整齐、规制高的四合院,恐怕是屈指可数了。

让人甚为可惜的是,2000年左右,某个企业在东四南大街东侧史家胡同至干面胡同之间盖楼,拆掉了从史家胡同西口南侧至51号对面的朝阳门少年之家间的多个四合院,让自元大都建城以来有750年历史的史家胡同,不再完整,让所有热爱北京的人士简直痛恨得都是咬牙切齿,北京的四合院文化、胡同文化,就这样被这些利益熏心的家伙们残忍的破坏了。

这条胡同不仅历史悠久、位置特殊、建筑规整,而且可以说是名人辈出,曾在史家胡同居住过的,有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许多北京人艺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在首都北京,一条胡同里曾住过如此之多的社会名流,恐怕也是极少的了。

那刚才我们前面的这些介绍,在史家胡同博物馆中都有展示,可是问题来了,这史家胡同博物馆所在的史家胡同24号院,原来是谁的家,它是怎么一步步变身为博物馆的呢?

 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前身为史家胡同24号院,主人是凌叔华和陈西滢夫妇。凌叔华是民国才女、大家闺秀,她的父亲凌福彭是广东人,光绪末年的进士,也是北京画会的重要支持者。受她的父亲影响,凌叔华也喜欢舞文弄墨,并且出手不凡。在凌家大宅的花厅,也就是现在博物馆的第一展厅里,就曾经迎来陈师曾、齐白石、陈半丁等多位大家,印度大文豪泰戈尔访华的时候,因为徐志摩的引荐,也曾在这个花厅为凌叔华留下过墨宝。说起来,凌叔华这个“小姐的书房”可是比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要早至少十年的时光了。

据北京档案馆王兰顺的回忆文章中介绍,凌叔华出身于一个旧式文人的大家庭。父亲凌福彭与康有为同榜中进士,曾官至顺天府布政使司,也是一品大员,所以在北京置办了有99间半房的豪华府邸。胡同博物馆西墙上的一幅画,向我们展示了当年真实的豪门生活。辜鸿铭、陈寅恪、齐白石等是家里的常客。从凌叔华的小说《古韵》里,我们可以窥见当初凌府的风月繁华。

凌叔华小时候曾跟着宫廷画师缪素筠、郝漱玉学画。1921年,凌叔华考入燕京大学,先学习自然科学,后学习英语、日语。1924年春,诗人泰戈尔应邀到北京访问。北大指派徐志摩和陈西滢进行接待。当时,陈衡恪、齐白石组织的北京画会要在凌叔华家的书房开会,凌叔华因为认识陪同泰戈尔访华的一位画家,便邀请他赴会。没想到徐志摩、陈西滢陪同泰戈尔也一起来了。凌叔华问泰戈尔:“今天是画会,敢问您也会画画吗?”泰戈尔便即兴在凌叔华准备好的檀香木片上画了莲叶和佛像。泰戈尔对凌叔华说要“多逛山水,到自然里去找真、找善、找美,找人生的意义、找宇宙的秘密。不单单黑字白纸才是书,生活就是书,人情就是书,自然就是书。”

由于在画会上结识了徐志摩、陈西滢,后来这二位竟成了凌府的常客,并时常带朋友来,高谈阔论,实际上这里已成为一处文人经常聚会的沙龙。凌叔华也与徐志摩、陈西滢成了好朋友。她背着守旧的父亲,与陈西滢秘恋了两年多,直到1926年,二位恋人央求一位长辈出面,凌福彭才同意女儿与陈西滢结婚。

陈西滢原名陈源,字通伯,原籍江苏无锡。1922年从英国获博士学位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据陈西滢的女儿陈小滢女士回忆:当年陈西滢收到凌叔华的邀请去家里,陈西滢转了半天,不敢进去,看着像富贵人家,走了好几遍,心想可能是林黛玉那样,借住在富贵人家,于是敲门,一进门就是跟班的,老妈子,丫头,走到一进一进的,最后才进了书房。他吓死了,没想到凌叔华家这么有钱。

凌叔华与陈西滢结婚后,凌福彭将自己家的后花园和28间房,作为陪嫁让女儿、女婿居住。当年,凌家的正门是干面胡同49号。史家胡同这边,本来只是干面胡同的后门。凌叔华结婚后,凌家才把位于史家胡同的后门打开,就有了史家胡同24号,也就是目前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大致建筑格局。

这段时间,陈西滢在《现代评论》“闲话”的专栏中与鲁迅因“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而起的笔墨论战长达两年之久。凌叔华后来陆续出版了小说集《花之寺》、《女人》、《小哥儿俩》,散文集《爱山庐梦影》,以及英文版自传体小说《古韵》。凌叔华的画,有人评论说:力求从淡雅上把捉气韵,不设色,不蕴染,从清淡高雅上下工夫,似乎透着作者的才情与人品。婚后没几年,陈西滢1929年离开北京,到武汉大学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凌叔华随之前往,“小姐的书房”从此不复存在。

小强摄影

延伸阅读:武汉大学,简称“武大”,位于湖北武汉,是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同时是“111计划”、“珠峰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重点建设的综合研究型大学,是与法国高校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是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武汉大学办学源头可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1913年改名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名为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中国较为著名的风景游览地,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

截至2015年9月,武汉大学占地面积5187亩,建筑面积262万平方米;共有各类在校生总计56829人,教职工7760人;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43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58个,博士后流动站42个;下设35个院系,并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开设有124个本科专业。

1984年,凌叔华在中国驻英大使馆举行的晚会上,与萧乾重逢。她对萧乾说:“我生在北京,尽管在西方已经三十多年,我的心还留在中国。”1989年底,凌叔华也许是感到来日不多,她下决心在最后的日子里回到北京的家——原史家胡同甲54号。1990年5月,凌叔华在弥留之际,被女儿、外孙用担架抬到她90年前出生的地方。此时,她的家已经被改作史家胡同幼儿园。孩子们捧着鲜花,唱着歌,列队欢迎。凌叔华望着自己家的老宅和身边的这些孩子,仿佛浮现出自己童年时的影子。她低声说:“妈妈等我回家吃饭。”

其实,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史家胡同24号,曾经改建为工厂、幼儿园,几经变迁,2013年成为史家胡同博物馆。博物馆在很大程度上再现了凌家大院作为老北京民居生活场景代表的过往。比如后院里的有很多典型的老北京的鲜花和绿植:艳丽的玫瑰,金贵风雅的牡丹;西南角是两棵果树,一棵是枣树,一棵是石榴树;正对凌叔华、陈西滢展厅门外的是一架盛开的藤萝。所有的这些,都是依据凌叔华儿时的回忆所书写的细节而布置的。想来,老人如果在天有灵,也应该会对这样的布置感到欣慰的吧。

胡同博物馆自成立之日,浓浓的北京味吸引了数不清的游客,参观者纷至踏来,2015年3月2日英国威廉王子曾经到此参观。小小的博物馆正在走向世界。

说到史家胡同,其实还应该记上一笔的就是当年著名的庚子赔款 留学美国运动。

1908年7月11日,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中国政府正式声明,将美国所得的 庚子赔款 的半数,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1908年10月28日,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的规程,自退款的第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应派留美学生100人,如果到第四年就派足了400人,那么从第五年起呢,每年至少要派50人赴美,直到退款用完为止。那这件事是怎么促成的呢?这又和史家胡同有什么关系呢?这里有个故事。

早在1724年清朝在胡同西口建立了左翼宗学,到现在已有287年的历史。民国初年,左翼宗学改为市立第二中学,上世纪三十年代,第二中学迁至与史家胡同一街之隔的内务部街。三十年代末史家胡同小学在原市立第二中学故址建立,而今它已成为北京市最著名的小学之一。

  清朝末年,20 世纪初,史家胡同在知识界相当知名,那是因为利用庚子赔款而考取出国留学的游美学务处就设在这条胡同。这个时期,帝国主义的凌辱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现状,激发了青年学生向工业先进国家学习的热情,有爱国激情的学生纷纷涌向日本和美国。由于留学日本的青年回国后多从事反清活动,这使清政府很是恼火,加之日本国对中国留学生的遏制及美国又放宽了留学限制,清政府遂将出国渠道从日本转向美国。

  1909年5 月,清政府制定了《遣派留学生办法大纲》,明文规定赴美学生以学习实业为主:“十分之八习农工商矿等科。以十分之二习法政、理财、师范诸学。”被派遣的学生,必须是身体强壮,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恰当年龄,中文程度须能有作文及有文学和历史知识,英文程度能直接入美国大学和专门学校听讲,并规定他们之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在组织上,由外务部和学部两家派出官员组成“游美学务处”负责考试挑选、管理、派遣、联络等事宜。这个学务处先是在候位胡同,后是在史家胡同办公,考场自然也就设在史家胡同,考生看成绩也是在此地。

  当年,第一批考生630 人参加了考试,47 人被录取。第二年7 月,第二批400多人参加考试。考试分作两场;第一场是在21日,上午考国文,题目是《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 ,是篇论说文。下午考英文,英文作文题目是《借外债兴建国内铁路之利弊说》。国文和英文考试及格后,才许可5 天后参加第二场,这场考试共计3 天,考试的内容多,有平面几何、希腊史、罗马史、德语或法语、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化学、三角、立体几何、英国史、世界地理、拉丁文等。这次考试录取70 人。

  第三次为1911 年6 月,录取了63 人。这也是最后一批,此后,政府不再出面组织考试,而是由清华大学选派赴美留学生了。

之所以由清华大学选派,是因为当年中美双方商定,在北京由清政府外务部,负责建立一所留美训练学校,于是1909年6月北京设立了游美学务处,这就是清华大学的雏形。1909年8月,内务府将皇室赐园清华园拨给学务处,作为游美肄业馆的馆址,学务处在史家胡同招考了第一批学生,从630名考生中录取了47人,于10月份赴美,这就是后来庚款 留美学生的由来。当时,630名青年走进北京史家胡同深深的巷子,参加留美庚款考试,其中47人脱颖而出,成为第1批清华留美学生。后来成为清华唯一一位终身校长的梅贻琦,也在其中。那时,他风华正茂,只有21岁。

1910年8月又举行了第二次招考,这第二批 庚款 留美学生当中,后来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胡适,他当年考的是第55名,同榜中还有后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考分高居第2,还有气象学家竺可桢,大法学家王世杰也在其中。而最富盛名的要算第55名,他就是彻底改变了中国文化命运的美少年胡适。

1911年初,利用 庚款 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在此后的十多年间据统计,由华派出的留美学生就多达1000多人。1928年8月17日,清华学校改名为清华大学,罗家伦出任校长,那一年开始公开招考留美公费生,1933年又开始公开招考第一批庚款 留英学生,在后来的几十年间,成为了中国学术文化界的最重要的精英。

哪里能听:

播出电台:北京交通广播103.9兆赫

播出节目:《徐徐道来话北京》

主持人:著名相声演员徐德亮

播出时间:每早六点首播,翌日零点重播。

2017年开始,每天零点也增加一次播出哦!

其他收听方法:

1、歌华有线305频道

2、下载听听FM的APP搜索“徐徐道来话北京”

3、关注本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