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 为什么威士忌的年份大多都是10、12、15、18年?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4 15:03:29
分享:
常常有人追问我,你觉得高年份威士忌好,还是低年份的好?如果一定要发表看法,那么我觉得——有年份的不一定好,没年份的不一定坏,高年份不代表高品质。单从喝上去评判威士忌好坏的标准,不能看有年份还是没年份,而是要凭你自己的味觉来判断。

我曾遇到过一瓶1979年的波摩,15ml要800块,整瓶下来也要三万多。看着它优雅的老歪脖子,我心里充满了期待,期待它如同其他老波摩一样,有轻柔梦幻的皂液味和甜甜蜜蜜的水蜜桃,一边想着,一边喝……

“呸呸呸,这什么玩意儿!”下嘴之后,梦立马醒了,我简直面目狰狞。根本没法喝!如同烈火灼烧的刺鼻硫磺、四溢的臭鸡蛋味儿,酸涩不已,完全是一杯生化武器。很显然,它“坏”了。

还记得独立装瓶商Compass Box推出的“最贵的3年威士忌”Three Year Old Deluxe吗?因为调和威士忌必须标注最年轻的酒的年份,所以他们用了多款30年的基酒之后,再加上几滴3年的酒,然后卖着30年威士忌的价。无异于一盆冷水劈头盖脸地浇下来:让你们迷恋什么高年份!那么你会说了,不过分迷恋年份的道理我都懂,可是除了一个个数字,就没有啥其他的信息可循吗?当然不是,今天,就来聊聊一些关于威士忌年份的事儿。在蒸馏之后,得到的威士忌原液,通常是透明的,接着酒厂会将原酒放入木桶中陈酿,威士忌的香气与颜色就是在陈酿阶段与木桶相互作用得到的,威士忌在陈酿的过程中,还经历着一样东西,时间。

通常来说,有三种时间标识方式的威士忌——单一年份蒸馏威士忌、有年份标识威士忌和无年份标识威士忌。

年份标识方式的含义是什么?

1、第一种,单一年份蒸馏威士忌。

这是指威士忌蒸馏时的特定公历年份。在威士忌装瓶后,酒标上会明确标识出,这瓶威士忌蒸馏和装瓶的年份,一般指公历年份。因为每个年份的威士忌产量总数是固定的,所以喝完一瓶就少一瓶,也许是物以稀为贵,这也是单一年份被大众炒热的原因之一。

2、第二种,有年份标识的威士忌。

这里的“年份”就不是指特定的某一年了,而是指威士忌从在橡木桶中陈酿,一直到装瓶的时长,你可以理解成“年龄”。比如说,一款威士忌,由陈酿12年和陈酿15年的原酒调和而成,那这款威士忌的年份标识就只能写12年,因为,按规定来说,酒标上标识的年限,只能往低靠。

3、第三种,无年份标识的威士忌。

所谓无年份威士忌,一般是新酒和老酒调和而成,酒厂生产无年份威士忌有很多原因,有的是为了掩饰底气薄的年份,有的则是为了追求极致的口感……

在此之前,你应该已经了解了岁月带给烈酒在橡木桶中的熟成,不是越久越好。我最近讲了几次干邑,你或许已经有所了解,作为另一个与威士忌齐名的烈酒,白兰地就很少标识年份,而且这一点已经被人们接受。

据说,许多白兰地酒厂,会在老酒熟成到达一定的时间点,将橡木桶中的酒液取出,换装大型的玻璃瓶封存,用林一峰老师的话说,这么做是为了“不再让橡木桶把过多的木质单宁、涩味、苦味、杂味让美好的酒液因为过度陈年而失去平衡,这些老酒就在玻璃瓶中静待着时间到来,终会有一天为美好琼浆玉液调和工艺奉献出自己。”

其实过去的威士忌观念和白兰地是一致的,绝大多数威士忌的老酒是不会拿来单独装瓶,而是充当调和式威士忌增加气味深度的元素之一,因为麦芽酒所展现的强烈性格,不应该被多余的橡木桶气味掩盖掉。

但可能因为过去一些商家的宣传和炒作,导致很多人选择威士忌的时候,会以年份作为选择依据,认为年份越高的威士忌就越好。

年份标识的真正目是为了什么呢?

起初,年份是为了市场性的因素,让人们易于分辨时间所造成的成本,后来年份变成了价格的指标,而价格后来成了决定的好坏心理因素,但是,对于调和工艺来说,年份的标示会是种创作的制约。年份的标示没有对错,但是它不应该成为好坏判定唯一的标准。

在最近几年,全球威士忌需求量大增,众多苏格兰酒厂甚至将几十年积累的老酒库存销售一空。

虽然自2007年以来,苏格兰的大部分酿酒厂开始增大酒产量,可是即便如此,他们最新一批的18年单一麦芽威士忌也得等到2025年才有。更别说25年和30年的单一麦芽需要等到2030年了。

在这种背景之下,将蒸馏好的生命之水慢吞吞地陈酿个12年再推出的做法,很不合时宜。每桶酒在仓库里多存一天,酒厂一天就少卖几百瓶酒。

然而太年轻的威士忌是不适合单独装瓶贩卖的——它们通常保持着新酒的粗粝感,香气又偏寡淡。于是,酒厂便想出了这样的办法:把高年份、中年份和低年份的酒勾兑在一起,这样既能保持品质,又能提早卖掉一部分年轻的原酒回收资金,还能应对市场需求,一举三得。

举个例子,可能一款无年份威士忌里,有25%陈年7年的酒,25%陈年10年的,30%陈年15年的,10%陈年18年,10%陈年25年的。但是这样的酒按照苏格兰法规只能标7年陈,整体感觉就有点奇怪,所以干脆不标年份,于是无年份威士忌因此流行。

近年来,日本威士忌的需求量大增,于是三得利旗下的山崎、白州这两个威士忌厂都推出了自己的无年份酒;而且,三得利旗下的波摩和欧肯特轩这两个苏格兰酒厂也相继推出了无年份威士忌。

至于余市和宫城峡这两家隶属于Nikka集团的小型威士忌厂,更是不得已停掉了所有年份威士忌产品线,并以无年份产品来代替。

无年份像一种完美的过渡方案,在原酒越来越少、酒鬼越来越多的年头,依旧能让酒鬼们的肚子饱饱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人会担心,在酒液中混进这么多年轻的威士忌,不会影响品质吗?

对此,《威士忌圣经》作者Jim Murray 回答了这个问题——

“你在摘苹果时,是等到苹果发展到香甜多汁的状态就去摘,还是一定要等到它生长到年以后才摘?这个事情对威士忌也一样,不要被无年份威士忌中掺杂了年轻生命之水所困扰,专心地去享受其美味,发觉真的不好再投诉吧。”

为什么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的年份大多都是10、12、15、18年这些?

我曾经看到镜阳秋老师说过一个观点:每家酒厂的出品并不一定相同,仅从技术性的角度考虑不管酒标上是否有酒龄标识,都没有特别的讲究。酒厂贴什么样的酒龄标识,只受两个因素影响,商业利润和它的库存。

这个我认同。而且,这个得追溯到单一麦芽威士忌兴起的6、70年代。

由于60年代调和威士忌的减产,那些作为调和原酒提供者的酒厂们为了生存开始出售单一麦芽威士忌。而且,随着酒厂以单一麦芽摆脱危机,闯出新市场的同时,关于年份的摸索也在悄然间形成了一套结论。

简单说来,就是酒厂找到自己最受欢迎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年份”,这款威士忌就会成为酒厂的主打产品一直出下去,也省去了很多重新包装一个年份的精力和成本。

至于酒厂为何把年份普遍定在了10、12、15、18年的这个问题,原因有很多,我们不严谨地掰扯掰扯。

首先,关于10年。刚才说了,大家认定过低年份的酒还没有达到熟成的最佳状态,而且,8年、9年这种没有两位数的10年看着年份足,所以,10年就成了一个常规年份。

至于12、15、18这些年份,可能是跟威士忌大公司芝华士兄弟有关。

斯佩塞最早建厂之一的Strathisla作为芝华士的基酒被人们所熟知,1890年,当时以此蒸馏厂12年的桶作为基酒的芝华士12年推出后广受好评,同时12也是第一个在威士忌瓶子上标出作为年份的数字。就此在人们心中“12年”这个年份变成了一种经典符号。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酒厂的年份不会连排,而是间隔3、4年的年份分布。原因是12年的酒不仅使用刚好12年的酒来进行调配,13、14年等窖藏的同样会加入使用,再出13年、14年的威士忌就没啥意义了。而隔个3、4年的年份差,分档也比较好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因此12、15、18、21这样的年份被许多酒厂沿用至今。当然了,“另类年份”除了在常规产品里会偶尔出现外,单桶的酒会更多,比如4年、5年、7年、17年等等……说归今天的话题,其实人们之所以偏爱高年份威士忌,是因为对于一款数十年的威士忌而言,可以品鉴的除了其口感,还有时间与空间带来的附加感受,高年份的魅力,往往是超越酒液本身而存在的。如果只是想喝点好的,就不用纠结年份了。年份之于威士忌,其实就如同年龄之于我们,你关注,它就存在;你坦然,它不过就是数字。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