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主要讲「如何去分析一个社会现象本质」?
看完后,你将获得一项重要的思维武器。
网易绝症员工被暴力解雇这个事件,相信你已经被各类媒体刷屏。
通常一个热点,不同媒体会占据不同报道阶段:
第一阶段-陈述事实
第二阶段-辨析事件真伪
第三阶段-选择站队,激发公众情绪
95%以上的写作都停留在前三个阶段,因为“复制粘贴,激发公众情绪”是百试不爽的蹭流量的方法。
但还有第四和第五阶段:
第四阶段-对事件进行分析
「分析」需要一定信息量和特别视角,写作难度偏高。
比如华尔街日报记者为了报道一个事件往往蹲点数月。
第五阶段-深度反思并指引未来
「分析」往往从一定视角切入,展示一个事件背后的局部。
但「反思」则尽量把事件全貌,进行结构系统化排列。让读者清楚知道事件本质,从而指引未来。
比如未来学家凯文·凯利的《失控》就探索到了科技的本质、巴拉巴西的《链接》就探索到了网络的本质。
我更想直奔第五阶段。
至于能否达成这样的效果,请看完后评论交流。
996的问题,本质究竟是什么?一句话还原事件:
上周,一个网易前员工爆料自己,在网易游戏团队工作五年,每天996,加班近4000小时。
今年1月,被诊断出“扩张型心肌病”。然后被网易各种绩效针对,最终被保安威胁和HR“暴力劝退”。
而网易在前天也发布道歉说明,承认部分事实。
想想看,整个事件你会如何思考?又会用到什么样的思维工具?
实际上,事件本质是个「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核心要素:
a、被离职员工
b、网易公司
而它们之间,又有一个二项关系:
x、为网易付出996的辛苦工作,间接导致患病
y、不近人情,暴力解雇
由于x和y之间存在严重不对等,以至于这次网易激起公愤。
但发表“身体是自己的,远离996,珍爱生命”这种情绪,仅仅是简单线性思维。这种观点不能帮我们解决问题。
假设这时有个人跳出来告诉这些作者:
“今后一年,保证你每篇文章百万+,但你得严格996。”
那这些写作者,同样吭哧吭哧996,和网易员工一样,同样不会去照顾自己身体。
996的问题,充满了无奈很争议,它是一个复杂问题。
想要了解分析背后本质,我们还需要用高级的「思考工具」去分析其中关系。
那什么是「关系」?
为什么我们很难不选择996?按系统论的观点,这个世界的所有关系,其实只有三种:
正反馈、负反馈、延迟效应。
比如a和b之间:
a每年加班“996”,就能帮助b获得更大竞争优势。
b获得更大优势,相应品牌优势也更大,就越有更多求职者前来。岗位供不应求,公司就可以更肆意让a“996”。
这是一个正反馈,也叫增强回路,这让b规模会越来越大。
正反馈
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a身心受摧残,害了心脏病,导致b有所收敛。
这就是一个负反馈,也叫调节回路。
负反馈
为什么劝大家“珍爱身体”的文章是正确的废话?
因为他们忽略了系统的作用,忽略了个体a几乎不能自我选择。
什么叫「选择」?
备选项很均衡的才是选择。
比如吃水果,选苹果还是梨;出去旅行,选北欧还是日本。对于你来说条件都差不多,都很纠结。
备选项基本均衡而在一个系统中,你是很难选择的。
因为选择顺应增强回路,没有阻力;而选择抗拒增加回路,阻力巨大。
你敢在一个所有人加班的氛围中不加班吗?你敢因为所有互联网公司加班,而选择不去互联网吗?去一个完全不喜欢的公司吗?
备选项严重不均衡
所以写再多“不要加班,加班伤身”,“明星加班猝死”的感情案例,最多帮大家发泄下情绪。
最后,大家该加班,还是会去加班。
那么,问题该如何解决?
为什么我们的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是996?其实,不知道你有没有一个巨大疑问?
全球早已实行40小时工作制,为什么互联网会推出反人类的72小时逆天996?
《哈佛商业评论》在2019年7月,对英国500多家公司展开了调研:
结果显示,英国已经有一半的企业把员工的每周工作天数从五天改为四天。
在德国,有的公司更极端:
《华尔街日报》在10月份曾经报道过一家德国公司,这家德国公司决定把每天工作的时长,从8个小时缩短到5个小时。员工早上8点上班,下午1点下班。
但这些公司工作时间缩短的前提,肯定是建立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公司又不是福利院。
2018年7月,《纽约时报》一篇文章:
新西兰信托管理公司 Perpetual Guardian,将每周的工作时间从 40小时减少到 32 小时。该实验覆盖全公司 240名员工,持续了两个月。
结果员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主动做了许多改进:将冗长的会议精简到1/4、减少无意义的流程……公司的高管认为,实验非常成功,公司计划将这项计划永久实行。
而同在去年,奥地利媒体 ORF 报道:
一家名为 Unterweger 的化妆品公司,全面实行了「每周4天工作制」。结果,公司销售额不降反增。
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还是挣辛苦钱?为什么不主动提高效率?
因为我们的主要产业,还是依靠「劳动密集」来驱动。
我们都知道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但我们那么其实还只是擅长外卖,叫车,快递,制造,社交、娱乐这些仅依靠人口红利才能做起来的生意。
我们不擅长芯片,医药,生物,高科技、设计、文化品牌输出?为什么?
因为我们每家公司,集体性缺乏创造力。
什么是创造力?
互联网公司不是看上去都创意十足吗?No。
举个案例:
2017年在美国,一个叫朱莉安娜的小女孩,被一条短吻鳄咬住。
情急之下,她伸出食指和中指,像一把剪刀插进鳄鱼的鼻孔。鳄鱼无法呼吸,只能张开嘴巴。正好救生员赶过来,把她从鳄鱼嘴里救了出来。
什么是创造力?这就是创造力,面对同样问题,有单独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复一下,创造力,是指单独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模仿别人解决问题,那不是创造力。国内的互联网么?风口之下,抄袭成风。
网易员工爆料,自己加的5年4000个小时班,无非更多是为了主管的错误决策买单。
非要痛到不行,才能领悟。
我们的真正问题是什么?我们的易道用车是全世界首家网约车,比Uber还早几个月,而且创始人周航非常注重用户体验,他怀揣梦想,一定要改变出租车乱象。
但随后滴滴、Uber的进入,开始野蛮的烧钱大战。
梁宁在《增长思维30讲》中提到,在特殊时期,文明人打不赢野蛮人。
滴滴错了吗?
并没有,滴滴的方式,选择投靠腾讯,最终用血腥的方式全面终止战争,这是最正确的方式。
所以,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
我们依然尚处一个时代的早期。
所以你会发现,从「个体→企业→行业→时代」逐级放大视角,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没有选择!「个体」在「企业系统」中没有选择,企业在「行业」系统中没有选择,行业在「时代」系统中没有选择。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什么叫「选择」?讲一个小故事:1945年在奥斯维辛,刽子手即将枪决一批犹太人。但其中有个老奶奶抚摸着刽子手的脸说:“我选择原谅你,我知道你现在并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或者阿德勒的哲学中,有一个概念是:
把“不得不"改为“我选择”。
但你可能感觉,这可能太难了,因为需要很高的格局和认知水平。
所以,我通篇想表达什么?额...还是从侧面来看看。上图是美国联邦教育部制定的《21世纪技能框架》,你会发现美国的教育纲领和我们已经很不一样。
批判性思维排第一、合作和领导力、好奇心与想象力...
这些概念恐怕我们99%的成人都没有掌握。
留美学者付美榕在2012年写出博士论文,随后出版成书:
《为什么美国盛产大师:20世纪美国顶尖人才启示录》,其实就详细介绍了在不同认知体制背景下,中美的真正差别。
里面提到,美国当然有自己的问题,不过在人才结构方面和产业思考方面,相比之下我们还任重道远。
你想想雷·达利奥的桥水基金,在如此传统的金融行业中,搞出一套扁平化的制度。
而Google在1999年互联网泡沫的时候才开始启动,企业哲学震惊世界。
亚马逊、苹果...
启示繁荣之下,必有暗涌。
你想想达利奥,拉里佩奇,贝索斯,乔布斯,他们经历了美国怎样的时代?
美国60年代社会运动。
任何一个国家,也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也是经历了大罢工,经历了?《反童工方案》,经历了被日本产业冲击,经历了不断产业升级思考过来的。
他们为什么能成长和进步,还不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一小撮反思者,都需要靠「批判性思维」推动时代前进。
被反复提到的996,本质是违反劳动方案的,但又是我们社会博弈下的产物。
劝说个体不要这么辛苦,骂几句企业无良心,毫无意义。
我们就是处于这样激进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也必定会走向波折,这样的时代也必定值得反思。
《看见》里面有句话不错: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
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独立思考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