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未君
《艺术中国》上刊有许多刻铜收藏的文章,是收藏爱好者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我经常学习翻阅,也偶有小文在上面发表。欣逢《艺术中国》创刊十周年华诞庆典,可喜可贺。今天,我把这几年来所收刊物都找了出来,摊开来铺满了书案,一册册翻阅,遥颂祝福。翻看着这些装帧典雅、印制精美、編校严谨的书页,心潮起伏。从文献收藏的角度说,《艺术中国》刊物本身就是收藏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发显得珍贵,值得永远珍藏。
作为一项社会文化活动,今天的收藏和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传统的收藏,重在“藏”,收而藏之,秘不示人,欣赏和传播的圈子很小,有较高的门槛,有很大的局限性,社会影响也很有限。随着时代的发展,收藏这件事到了当下,呈现出了诸多不同以往的特质,比如圈子扩大,交流便利,入门容易,有了速成的可能等等。其中,最突出的特质,是不再秘而藏之,把“分享”提到了很高的高度,重视分享互动,使更多的人能参与讨论,交流提高。时下的“收藏”,从字面上看,已不是“收而藏之”,反倒是“收而秀之”。
这个变化细思极有趣味。我一直以来是把收藏这一文化活动总结成“八字方针”的,这八个字就是“收集、整理、研究、分享”,也就是说,分享很重要。
我收藏近现代的小东西好多年了。性耽文史,爱好掌故笔记,很在意古物背后的故事,因此我收藏旧物,大都有一个潜意识里的标准,就是宁可抱残守缺也要有趣,有古趣,有文气,有不太俗的知识点和趣味点,最好能写成几行未经人言的文字——归根结底,读书写作是积习且不改——还是把“分享”明确提了出来。也许有人会说,什么“分享”,不就是“显摆”嘛!是啊,“显摆”也有积极的、正能量的一面,更需要勇气,更使人进步,更有助于文化的层层积累。
分享的方式有很多。雅集,展览,发微博、朋友圈,出版书籍等,都很好,都是收藏圈喜闻乐见的方式。这其中,最基础、最方便、最可身体力行的,就是针对藏品写成文章发表,把感受付诸文字。收与写互为因果,“收学相长”,以读书指导实践,以实物佐证书本,促进读书。“读读写写”,读和写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一直把收藏和写作有意识地捆绑在一起,时常动笔。
近年来我主要的收藏精力大都放在了近代铜刻文房上,从从实物到文献,从随喜偶得到锁定追求,沉溺其中,乐此不疲。也许,草根收藏不能奢谈“使命”,但“牢记初心”还是有的,这初心还是要写文章,把藏品的趣味和个人心得记录下来。文章写出来是让人看的,并且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如今网络发达,自媒体流行,我也很早就开设了博客,在收藏论坛上也发言活跃,但还是很看重纸媒。在我看来,虽然媒体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纸媒的存在不容忽视,精品纸媒的成长乃至复兴仍是大势所趋。
我第一次在艺术中国上发表的文章,是2011年第9期上的《明月松风,岁月悠长》,介绍的是同古堂出品、陈师曾亲笔的《明月松风墨盒》,这件藏品是金石学家易均室、徐无闻递藏的,在文章中分享了收藏的精品意识和重视著述、传承有序的理念;2012年第6期《说不尽的陈寅生,谜一样的陈寅生》,开启了我爬梳钩沉陈寅生史料的漫漫征程;2014年1月开始,我陆续写了总标题为“云在堂识小”的系列掌故文章,也主要是以刻铜史料收集和陈寅生研究为重点,包括《陈寅生与谢松岱》《陈寅生上舍》《陈寅生蓝印小纸》《印人陈寅生》和《陈寅生也是收藏家》等文章。这些文字记录了我读书收藏、案牍劳形的几度寒暑,其中的甘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艺术中国》关注铜刻收藏,发表铜刻研究鉴赏方面的文章由来已久,大约从创刊初期就开始了。其设有“文房清玩”专栏,给文房收藏留有一席之地。墨盒镇尺等刻铜作品,属于文房的一种,是新兴的类别,是小众收藏,有“新、近、小”的特点。说其“新”,是因为这项专门收藏历史很短,大约从1980年代才兴起;说其“近”,是指收藏的标的年代晚近,多是清末民国的物件;说其“小”,是指参与的人数比起集邮、书画、瓷器收藏等大项要少得多,差好几个数量级。《艺术中国》之所以能够独具慧眼,持续关注、报道刻铜活动,是与主政者本身就是资深收藏家、对收藏有很深刻的理解有关。我们说,“细分即高手”,能把收藏细分出小众,总结出小众收藏的特点和规律,这本身就是资深的体现。其次又能在诸多的小众收藏项目上有所侧重,发掘出文化内涵,不流于时俗、庸俗,这既需要眼力,也要有情怀。从刻铜收藏本身说,更需要受到媒体关注、支持,以扩大影响,增强自信。
《艺术中国》不仅在专栏上重视刊发刻铜收藏的文章,团结了一大批写刻铜收藏文章的作者,还从2012年起,配合“中国刻铜艺术同仁雅集”出版专刊,除2012年第11期长沙雅集外,目前还有苏州雅集专刊、保定雅集专刊等。专刊秉承了《艺术中国》办刊的一贯风格,风标艺林,言之有物,集中刊载了一系列刻铜专项的研究论文,为当代的铜刻收藏及时做出了阶段性总结。
近年来《艺术中国》在收藏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有目共睹。2017年,《艺术中国》名列全国数字阅读影响力海外排行第25名。这是官方的荣誉。来自民间的、市场的认可更有说服力。《艺术中国》的读者大部分是自己花钱订阅,不仅如此,在旧书刊收藏市场上,近期的其他书刊大都打折出售,而《艺术中国》的旧刊,没过几年就有升值,特别是《刻铜雅集专刊》,由于资料的独家和珍贵,随着藏友队伍的不断扩大,花高价淘书的是大有人在的。
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之大”,依我看来,刊物之大也可作如是观。《艺术中国》是刻铜爱好者心目中的“大刊”,而这“大刊”背后的设计策划、辛勤耕耘者,就是当之无愧的“大出版家”“大编辑家”。
“大义编刊是书生。冬寒夏暖真不同。此集版面无余处,留与刻铜独自行。
六合贤士会长沙。秋晚又来观落霞。人间尚有清君子,不爱金元爱墨匣。
——贺《艺术中国》刻铜专刊暨中国刻铜艺术同仁第三届长沙雅集召开,成俚句二首呈隽平先生教。”
這是北京周继烈先生2012年为《艺术中国》主编曹隽平先生的题辞。让我们以此诗共同祝福《艺术中国》杂志越办越好,前程锦绣,更上层楼!
杨福音
1942年出生,湖南长沙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广州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湖南师大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现任杨福音艺术馆馆长。
杨剑
1960年9月生,江西广丰人。先后师从陈振濂、韩天衡先生。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计量大学客座教授、江西省书协副主席、江右印社社长、上饶市文联副主席、上饶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吴俊发艺术馆馆长。2004年应泰国政府之邀,在曼谷成功举办书法篆刻展。2019年4月应邀在央视书画频道进行为期半月的电视篆刻教学。
叶培贵
1968年生,福建人,文学博士,师从欧阳中石教授。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获得者。
于建华
1962年9月生。工书法篆刻,富书画收藏,精书画鉴定;研究佛学,参修禅宗;善诗文,多著述。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宗教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原印社副社长、漯河观音阁书画院院长、大河鉴宝书画鉴定专家。已出版《洪丕谟年谱》《洪记书坊》《平常心是道》《近代名家书画藻鉴》等。
张波
《书法报》编辑部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流印社秘书长,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湖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张国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研究生班毕业,现为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郴州市书画院副院长。1994年获中国书协举办的“中国书坛精英奖金奖”,被“书法导报”评为全国唐诗书艺100强。作品入选“中国常德诗墙”“吉林孔子庙碑林”,书画频道一、二届迎春书画展,中国与日本等国联展。
张淑平
本名树平,号缘起居士,法号佛平。攻花鸟,擅罗汉,精扇面。 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潍坊市潍城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潍坊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潍坊对外书画艺术交流协会理事、山东当代花鸟画院理事、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会员、潍城区菩提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文艺生活·上旬刊2019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