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海医院 长海医院,我来过这里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3 07:17:23
分享:

作者|饼爸

我来过这里。

这里是一片寄以希望和梦想的土地。在国家、民族、城市最艰难的时候,先贤们在这里规划了一个新的美好未来。即使今天,无论是闲来徜徉在医院内,还是急匆匆地奔波在建筑间,我们仍能感受到当初设计与建设者的家国情怀。

8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地砖和花纹,

仍在向我们诉说先辈们对于卫生救国的情怀。

30年代“大上海计划”中的市立医院。布局理念“让病人少跑路”。现为长海医院23号楼,内称“中心楼”。

我来过这里。看着这幢历史的建筑,在历史的长河中,给岁月以文明。30年代“大上海计划”中的博物馆。50-90年代第二军医大学的图书馆。

楼牌上文字的变化,中间镌刻着的是岁月。

在这宁静的老楼里,来来往往多少焦灼的心。

多少人在这里神伤,又多少人在这里获得了希望?

我来过这里。不同的人持着不同的票证,不同的就诊卡,怀着不同的心情。我们相逢在岁月的长河里,相逢在这里。长海医院1966年就诊卡。

长海医院2000年就诊卡。

长海医院2008年就诊卡。

长海医院2009年就诊卡。

长海医院2012年就诊卡。

长海医院目前在用就诊卡。

我来过这里。我曾经抱怨过这里。挂号排着长队,就诊排着长队,付费排着长队,取药排着长队,入院排着长队。拥挤的人群,拥挤的诊室,紧缺的床位。这些都是长海的问题,又不全是长海的问题。我怨你,我也爱你,感恩你,给了可以求助的地方,给了生命的希望。

来过这里。我看到你的努力。不仅仅是那些改善就医环境的努力。盖大楼很难的。每一栋楼后面都是艰辛。更难的,是面对如潮的病人保持耐心,不顾安危。更难的,是年复一年在技术上执着探索,不论晨昏。更难的,是在人才培养上数代接力,不计你我。最难的,是在服务军民上不懈坚守,永葆初心。

长海医院普通外科肝胆三人小组

50年代的长海医院手术室

2019年的长海医院手术室

长海医院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多晶体切面显象仪。

全球首个上市的磁控胶囊内镜。

1965年6月,上海长海医院蔡用之教授等

自行研制人工心脏瓣膜,在国内首次成功

进行手术,填补了中国心脏外科该领域的

空白。2019年,该成果入选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长海医院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培训中心是国内首家

也是唯一一家同时配备达芬奇第四代Xi和

第三代Si手术机器人的培训中心。

我来过这里。虽然驻守在城市,但是你心,在军队,在全国,在世界。

50年代到农村义诊。

夏照帆院士为官兵看病1950年抗美援朝手术医疗队出征

1976年唐山抗震救灾医疗队

1998年抗洪抢险。

2008年汶川地震医疗服务。

援非抗击埃博拉。

在西藏边境为官兵和家属巡诊。

执行环非“和谐使命”任务

执行南太平洋“和谐使命“任务

执行南极科考保障任务。

我来过这里。

我见证着这里。从简陋的病房和病床,看着她的蝶变。从简单的设备和仪器,看他们自己发明,走到世界前沿。这里不仅仅是治病的地方。也是教学培育人才的地方。也是科学研究的圣堂。还是输出医学力量,输出医学人才,输出友谊关爱的地方。

我来过这里。有时是脚步丈量,有时是梦中回想,有时是仰慕期望。看着她走过的岁月,一路光芒。祝愿她未来的岁月,不染风霜。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