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花絮
共鸣语录:仍记得第一次,深夜走出办公楼,看到满天繁星的惆怅;第一次在大会上听到领导顺利念完材料的如释重负;第一次被领导肯定材料的成就感。门里依旧别有洞天,愿始终能够带着一颗对文字敬畏的心,继续前行。
作者:王鸿雁,中国化工作协会员
来源:公众号“办公室主任”
和别人聊起自己的工作,总是要先加几句:从事文秘工作时间不长,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言下之意是工作中的疏忽和不足,都可以用资历浅,从事时间短来掩盖,当然也是害怕才疏学浅被别人嘲笑,给自己提前找的借口。的确,刚开始从事文秘工作的时候,我就像是邯郸学步,裹足不前。而如今,从事文秘工作已有两年,这些话再也不能作为自己工作不足的理由。两年来,汗水与泪水并存,苦累与满足交织;两年来,逐渐适应了“5+2”“白+黑”的生活;两年来,心态也逐渐归于平和,从青涩一步步走向成熟。
文秘工作者,在很多人的眼里就是领导身边的“红人人”,接触领导多便能提前知晓领导意思;至于写材料,那只不过是“天下文章一大套,看你会套不会套”罢了。殊不知,越在领导身边,越要谨言慎行,挨的批评自然也是最多;那看起来是“一大套”的材料,也是逐字逐句逐标点抠出来的,用“抠”字来讲,一点也不为过,日益变化的形式和要求,哪有那么多信手拈来的文章可供套,仅是提出的一个新思路,也得充分调研论证,反复讨论研究,才能提炼出来。
回望自己这两年文秘工作的路程,我觉得可以用“挤”“搬”“改”“抠”几个字概括。
对于“挤”字,我有很深的感受。刚踏入文秘门坎的时候,任务布置下来,方才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电脑文档页面的字敲了又删,删了又敲,抓耳挠腮、捶胸顿足,肚子里的字更像是挤牙膏一般,杂乱无章地凑在一起,往往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那个时候的自己在工作中是忐忑的,既害怕来任务,又害怕写不出。
再后来,就像是小学生学作文,反复学习油田、集团、省市政府的工作报告,一边感叹大师们水平之高,一边怀着羡慕敬畏的心情,将好的造句、段落和大小标题工工整整地摘抄在笔记本上,欣慰的是我的“百宝箱”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遇到类似的材料,即使生搬硬套,也能摆出骨架来。
当然,光有骨架是远远不够的,要有血有肉,必须要肚子里有东西,还要深刻领悟上级政策,更要吃透领导意思。有一段时间写文学作品,提笔就想一二三,材料和文学之间似乎进入转换的瓶颈。偶然一次和文秘科的师傅聊天,他说:好的材料都是改出来的,把不能改,变成可改。于是反复看、反复读,自己改、请别人改,逐句改、逐字改,在一次次的改动中也终于学会换位思考,写讲话稿的时候就把自己当一回“领导”;写报告的时候,要站在全盘考虑;写心得的时候,要结合工作实际;既要“官方”,又要“煽情”。
文字材料是严谨的,交给领导的讲话稿不得有一点马虎,不仅仅是语句语法不能出现错误,还有错别字、标点符号都要严格把关。要求五分钟,就一定不能超出1000字,不同的领导不同的语速,便反复听领导讲话录音,对照材料计算时间。很多文秘工作者在看一段话甚至街上的一个牌子,能够迅速地不由自主地找出错别字;见到宣传栏上耳目一新的标语,便飞快地记下来,想着下次的材料中就能用到;给别人修改文章,一定要先排版,行距字距字体弄舒服了,才开始看文章,逐渐就成了习惯,成了别人眼中的“强迫症”。
我们常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穿衣风格,文字亦如是。文笔到了,文风便显得更为重要,文风看的是性格气质,讲的是思想涵养。但材料的文风并不单纯是鲁迅的犀利、苏东坡的豪放,材料讲究言简意赅,不能像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讲究脚踏实地,不能高谈空谈;更讲究场合,要彰显出特色。
两年来,从一个“门外汉”一点点地跨进门里,绝不是一蹴而就,个中收获只有自己才能体会。仍记得第一次,深夜走出办公楼,看到满天繁星的惆怅;第一次在大会上听到领导顺利念完材料的如释重负;第一次被领导肯定材料的成就感。门里依旧别有洞天,愿始终能够带着一颗对文字敬畏的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