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法帖 三希堂法帖的由来始末是怎么样的? 三希堂法帖的介绍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1-12 04:40:32
分享: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乾隆十二年至乾隆十五年,乾隆命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择其精要,镌刻成《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法帖共分32册,刻石500余块,收集自魏、晋至明代末年共135位书法家的300余件书法作品,因帖中收有这“三希”,而珍藏这三件稀世珍宝的地方又被称为三希堂,故法帖取名《三希堂法帖》。法帖原刻石嵌于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墙间。

  王献之 中秋帖

  王珣 伯远帖

  后来“三希”在近代经历颠沛流离,1951年离宫之后四易其主的《中秋帖》和《伯远帖》被国家收购后送还故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当时距离“二希”离开紫禁城已经整整过去了二十七年,三希堂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样子,“三希”帖却没能一起回来。命运多舛的《快雪时晴帖》飘泊了大半个中国,目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三希堂法帖》摹刻精良,卷帙浩繁,堪称丛帖中之巨制。完成之后,仅精拓数十本赐与宠臣。后于乾隆十七年,复从宫中藏品中再次精心挑选出历代名人法书五卷,摹刻上石。至此,《三希堂法帖》始成完璧。至清代末年,其传始广。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