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声士 东京那些有严格音乐品味的老牌爵士咖啡屋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8-14 22:21:34
分享:

为了 2020 年东京奥林匹克建设需要,东京市中心涩谷地带一家 50 年历史的老牌爵士咖啡屋Mary Jane 已经关门。

  据《日本时报》报道,位于同一条街的另一家地下酒吧 Fujiya Honten 也于 10 月份关闭,在上世纪昭和时期,它们俩曾经是这一片区域内的竞争对手。

  《日本时报》表示,“早在半个世纪前,Mary Jane 就在源源不断提供优质音乐,繁忙的涩谷角落里有这样一个舒适的聆听环境,这是无法替代的。”

  在新宿或涩谷,这样占地狭小的音乐空间分散在电车站和大厦附近,有的通往地下室,有些塞在小巷深处。据调查,Jazz kissa 在东京市内一共还有 130 家左右,1970 年是 250 家,黄金时期全日本高达 600 家,而现在数量正在有序而顽强地减少,经营者绝大数是老年人。

  “剩下存在的几个爵士咖啡屋满足了那些曾在黄金时期享受过听音室的顾客,某种程度是怀旧吸引人们成为常客,毕竟这些经营者的唱片存储量和设备都让人惊讶。” Mike Molasky 对BBC 表示,他是《日本战后爵士乐文化》的作者。

  Jazz kissa 是日本独有的文化产物,发展蓬勃于二战后,介于咖啡屋和酒吧之间,地点往往隐秘,氛围更私人,店内拥挤环境昏暗,满屋堆叠的爵士唱片可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从美国私人订购来的。它贩卖的是店内流淌的爵士音乐,购买一杯咖啡或威士忌的钱算入场券,严苛的经营者会随时控制顾客在音乐口味上的选择,无声聆听代表一种标准训练,严肃、专注、全身心投入地聆听一张新到的国外爵士唱片并判断属于哪一位音乐家是 jazz kissa 黄金时期下顾客的集体氛围。

  David Novak 在探讨日本爵士屋文化的文章《2.5×6米的空间》里写道,“jazz kissa的经营者既是主人,又是通过创造性地筛选唱片来实现空间内情感交流的艺术家,具有专业技艺上的精准,又保有敏锐捕捉顾客情绪舒适度的能力,他们对于一张唱片的看法很可能决定了当时这位国外音乐家在本地的口碑。”

  日本战后 50 年代至 60 年代早期,除了美军驻日基地外,爵士唱片实属稀缺品,通常需从国外订购,又十分昂贵普通人难以负担,因此上爵士屋花费一杯还算承担得起的酒水钱一遍遍听新唱片的 AB 面是不错的生活选择,而在这半私人化的公共空间内,保持安静是必须,如此特别的场景成为日本战后十年的进口唱片音乐市场分配中一瞥。事实上,早期爵士屋从国外大量邮政订购唱片所打通的非官方渠道,也为随后日本经济大发展时期的独立分发网络铺下基础。

  进入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1964 年东京奥运会的举办彻底改变了城市景观,城市里的年轻人开始留长发,穿喇叭裤弹吉他和哼唱反战歌曲。

  David 在《2.5×6米的空间》中记录道,“1960 年代末至 1970 年代初,爵士咖啡屋成为一系列激进学生团体、先锋爵士表演、自由剧场、电影放映组的聚集地,在二十世纪 70 年代的日本主要城市,这类音乐场所被发展成包容各流派的文化实验空间,同时也深受学校组织及地下实验剧团影响,类比当时的欧洲与北美,反文化学潮正在进行,自我定义、言论自由及个人独立的讨论在一个个 kissa 内发生。”坂本龙一、村上春树、寺山修斯的中青年时代都曾混迹过这些地方。

  随着七十年代群众动员尾声,部分听众离开去追逐自由和实验音乐,而 jazz kissa 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怀旧式爵士规则,部分日本爵士乐学者表述,进入 80 年代后,jazz kissa 已逐渐成为音乐博物馆,锁定于纪念和收藏的沟槽之中了。

jazz kissa

  大友良英在一篇回忆性文章中描述,“70 年代中期,“爵士”这个词充满了过时的气味,那是我们父母辈的事情,而我们主要听摇滚乐,不过 jazz kissa,一个或许只存在日本的现象,仍然是我们中学生旷课、晃荡、消磨时间的地方。”

  “Tokyo Jazz Joints”作为由研究者James Catchpole 与摄影师 Philip Arneil一起创作的项目,于 2007 年发起,至今已记录 125 家日本的爵士咖啡屋。

  James 在网站上写道,“年复一年,城市中的老爵士屋关闭,因为他们的经营者也到了岁数,而孩子们转向其他更‘合理’或利润丰厚的职业。老爵士屋都是一些小小的、有时甚至微不足道的私人场所,但你会在其中丰富的音乐世界迷失。”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