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年龄的称谓颇多,我们不得不称赞古人丰厚的文化底蕴,仔细看来其实这些称谓都挺有趣的,现在我们主要来看看弱冠之年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称20岁左右的男子为弱冠?在《礼记‧曲礼上》载有:「二十曰弱,冠。」又唐《孔颖达‧正义》:「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是说古代时二十岁的贵族男子,要举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身体还未发育强壮,所以称弱,而弱是年少之意。因此,后来就用「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冠礼源于周朝的「冠礼」,是中国古代的成年礼。据专家考证古代早期的原始社会,男女青年进入成年阶段时会举行一种仪式,称为「成丁礼」、「入社礼」,而这种「成丁礼」后来就演变成冠礼。举行冠礼仪式是非常讲究和慎重的。据《仪礼‧士冠礼》上所载,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由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加冠礼首先要挑选吉日,选定加冠的来宾,并准备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后由父兄引领进太庙,祭告天地、祖先。冠礼进行时,由来宾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顶帽子,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质做的缁布冠,表示从此有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接着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就是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最后加上红中带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礼帽,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典。三次加冠完成后,主人必须设酒宴招待宾赞等人﹙赞是宾的助手﹚,叫「礼宾」。「礼宾」后,受冠者入内拜见母亲,然后由宾取「字」,代表今后自己在社会上有其尊严。古人认为成年后,只有长辈才可称其「名」,一般人或平辈只可称其「字」,因此要取「字」便于别人称呼。接着再依次拜见兄弟,拜见赞者,并入室拜见姑姊。之后,受冠者脱下最后一次加冠时所戴的帽子和衣服,穿上玄色的礼帽礼服,带着礼品,去拜见国君、卿大夫﹙在乡有官位者﹚和乡先生﹙退休乡居的官员﹚。冠礼的仪式,从周朝开始持续到清朝,直到清末民初,由于西风东渐,满清政府强制推行其生活习俗,奉行近二千七百年的冠礼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古人对年龄的称谓舞勺之年:十三岁至十五岁通称;舞象之年:十五岁至廿岁通称。破瓜之年: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也称「碧玉年华」。桃李年华:廿岁女子。结发:初成年。《汉书‧施仇传》:「结发事师数十年,贺不能及」。后称元配为结发。曹植诗《种葛篇》:「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花信年华:廿四岁女子待字之年:待嫁女子标梅之年:出嫁女子壮室之年:三十岁春秋鼎盛:四十岁强仕之年:四十岁→礼记:四十曰强,而仕杖家之年:五十岁→礼记:五十杖于家艾服之年:五十岁→礼记:五十曰艾,服官政大衍之年:五十岁→易:大衍之数为五十艾老之年:五十岁知命之年:五十岁,本意指认识天命。《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因以知命为五十岁之代称,又称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耆年:六十岁平头甲子:六十岁杖乡之年:六十岁→周制允许六十岁以上老人撑着拐杖在『乡中』行走耳顺之年:60岁甲子之年:60岁花甲之年:60岁,花甲: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来纪年,天干地支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年号,故称六十甲子,也称花甲子或花甲。每六十年一个循环;从心之年:七十岁杖国之年:七十岁→周制允许七十岁以上老人撑着拐杖在『国都』内行走致事之年:七十岁悬车之年:七十岁:汉代薛广德因年老辞官还乡,皇帝赐他安车驷马。至家乡沛郡,太守至郡界迎接,一郡以为荣耀。他将赐予的安车悬挂起来传给子孙后代,作为纪念古稀:七十岁的代称。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刻鸠进杖:七十或八十岁喜寿:七十七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杖朝之年:八十岁→周制允许八十岁以上老人撑着拐杖入朝米寿:八十八岁→米字看似八十八耄耋之年:八、九十岁。《礼‧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六十以上曰耋。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后来用耄耋泛指年寿高。齯齿:九十岁黄发:九十岁鲐背:九十岁冻梨:九十岁白寿:九十九岁→百字少一横为白字期颐:称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茶寿:一百零八岁茶字上面为廿,下面八十八,二者相加所得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白首:通称老年人,又称皓首;黄发:通称长寿老人;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中寿:七十为中寿;上寿:九十为上寿。注:三十岁以后的年龄代称,主要是形容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