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习俗 夏至的习俗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2 19:42:28
分享:
夏至的习俗。夏至日于每年的6月21-22日交节,由于夏季节日较少,而夏至又是一个很重要的节令,繁忙的夏收、夏种,迎夏粮人库多于此时展开。夏至天气又最炎热,要进行种种饮食休息,纳凉防暑,所以夏至便成为了节日,相沿至今,也形成了很多习俗。防暑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在《吕氏春秋·有始》中的“夏至^,日行近道,乃参于上”是较早的记载。汉代已成为较重要的节日。当然,由于此时止是夏忙,所以节日活动较少。夏至后,人们多要进行种种防暑工作。人们要吃凉食,歇晌午眠,吃补食,以迎接夏收、夏种的繁忙节令。防暑的冷食、凉食在夏至大行其道。早在周代,就设有专门的为王室管理冰政的“凌人”。《周礼》卷五:“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即说于十二月斩下冰块堆积人窖中,要藏三倍于夏曰的冰需求量才够(因为冰要融化掉三分之二)夏季,将冰块放入青铜制的冰鉴中,待其融化,便可降温。以后历代也都有冬季藏冰之俗。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到,百官放假三天。这一天,各地的农民忙着祭天,北方祈雨,南方求晴。《荆楚岁时记》记述,长江中下游正值梅雨季节,人们在夏至这天把菊叶灰撒在农作物上,预防病虫害。明代《帝京景物略》卷二,也写到当时皇家冬日采冰之事。夏季取冰出来,可供纳凉,或在夏日时赐予大臣。当然要首先满足皇家之需。《燕京岁时记》:“京师自暑伏日起,至市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栗,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而民间没有赐冰,则主要靠购买。商家于冬日藏冰,盛夏时卖给海鲜店,或卖给做冷饮生意的小贩,用来冰东西,如《清嘉录》所记。用冰冻过后的冷饮自然更凉爽可口。古代,夏日冷饮已经极多。《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里…记录的砂糖绿豆汤、漉梨桨(梨汁)、木瓜汁、卤梅水(酸梅汤)香薷(一年或多年生草木植物,茎呈方形,紫色,有灰白色的毛,叶子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粉红色。茎和叶可以提取芳香油,全草入药)饮、红茶、苦茶、甘豆汤等,均是今天我们常饮的饮料。另外如凉粉、金银花与菊花点汤,今亦常见。民间还有“结茶缘”之俗,即提供免费茶水,于路边摆设茶壶、茶杯供行人饮用解暑,亦是美俗,如今也还存在。祭神据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宋代的官方要放假3天,让百官回家休息,好好地洗澡、娱乐。《辽史·礼志》中说:“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用来纳凉,香囊可除汗臭。这一天,各地的农民忙着祭天,北求雨,南祈晴。从周代时起,在夏至日已经有了祭神仪式,到了清代仍然被视作“国之大典”,民间的百姓们在这一天吃夏至面,有的地方还吃新麦做成饼、馍,谓之尝新。忌雨夏至“忌雨”的习俗,其实就是一种气候期盼。古时农家把夏至半个月分为头时(前三天)、二时(中间五天)和末时(后七天),农人最怕的就是“时中下雨”和“时末打雷下雨”(《清嘉录》)。因为夏至半个月打雷下雨,多半具有梅雨特征,对农作物生长弊多利少;而夏至半月过后,正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时节,作物开始需要水分了,所以农家都盼望分龙日(即农历五月二十日)以后,老天能及时下雨。夏至饮食习俗吃面饮食方面,北京、山东楚“冬至饺子哀至面”。陕西吃粽子。在南方,农家擀面做薄饼,烤熟,夹杂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祭袓后食用或赠送给亲友。江苏无锡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儿童体重增加,身体健康。湖南浏阳大多吃醮坨。醮坨由米粉做成,加韭菜等作料煮食,又叫圆糊醮。民国以前,很多农户将醮坨用竹签穿好,插到水田的缺口,燃香祭祀祈祷丰收。小孩子和叫花子早待此日,以便到时摘取醮坨,乘机饱食一顿。吃混沌夏至这天,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在当地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孩童秤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吃线材和葫芦、腌腊肉有些地区,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舅家吃饭,娘舅一定用苋菜和葫芦做菜,俗话说:“吃了苋菜,不会发痧;吃了葫芦,腿里就有力气。”也有的到外婆家吃腌腊肉,说是吃了就不会疰夏。喝凉茶广东地区,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因此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比较传统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而且夏天食物多调醋,少盐、少姜、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瓜类等为主。食狗肉农历夏至日,广东阳江有袭数百年的夏至食狗祛邪补身这一民间风俗。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称夏至这天吃狗肉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在中国西北地区如陕西,此日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验肥瘦。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祭祖后食用或赠送亲友。其他的习俗还有,浙江绍兴有“嬉,要嬉夏至日”的俚语。过去,无论贫富之家夏至日都祭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有的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在夏至,还有求雨或求晴、祭田公田婆等风俗,总之是与农业有关的祈求丰收活动。古代皇帝则于此日祭祀地神。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