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姓与其他姓氏一样,有着悠久的修谱传统.最早的朱氏族谱修于何时,因资料湮没已难于考究,但魏晋六朝时的朱姓位居东南四大姓之首,为南朝最显赫和最庞大的世家大族,其家族有谱,已是必然之事。隋唐时期,重门第之风未减,官方和私人修谱之风仍很盛行,朱姓各家族的谱牒也多有修纂。
宋代欧阳修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列有宰相朱敬则的家族世系,应是参考了唐代有关的朱氏家谱而成。朱代朱姓族谱的修撰比较普遍,当时由于战乱等原因.中原百姓大批南迁,他们远离故土,对故乡的怀念之情难断,就用修家谱的方式寄托情怀,以示不忘根本.但因年代久远.现已无存.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曾亲自编修《婺源茶院朱氏族谱》,该谱虽早已佚失,但其《谱序》被后世许多朱姓族谱收载,因而流传下来.朱熹在《谱序》中说:“今连同别有朱氏,旧不通谱,近年乃有自言为茶院昆季之后者,犹有南唐谱牒”,由此可知.唐末五代时江西婺源朱氏已修有族谱,因此朱熹在重修家谱时发出“因阅旧谱,感世次之易远、骨肉之易疏.而坟墓之不易保也”的感叹。
明清以来.朱姓修谱之举更盛.可惜因明末战乱,朱明王朝宗族遭受到空前的浩劫,明代朱氏家谱多已毁坏不存。现存的朱姓家谱多系清代和民国时期所撰,其总数目前尚无法查清,不过从国内外几家大的谱牒资料收藏中心所藏的朱姓族谱来看,已有百部以上,再加上那些散存于民间和近年新修的朱氏家谱,数量就更可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