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姓辈分顺序 罗姓家乘族谱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02 07:41:39
分享:
在罗姓人的族谱中,集中反映了尊宗收族的深刻内涵,举凡先祖世系的源流、子孙的繁衍、显赫人物的表彰、家族成员生与死的记录,都无不载入这部史册。 罗氏族谱最早者,已知系修于宋代开宝年间的《豫章罗氏(俗称柏林罗氏)族谱》.宋代大文学家苏轼阅读此谱后曾

在罗姓人的族谱中,集中反映了“尊宗收族”的深刻内涵,举凡先祖世系的源流、子孙的繁衍、显赫人物的表彰、家族成员生与死的记录,都无不载入这部史册。

罗氏族谱最早者,已知系修于宋代开宝年间的《豫章罗氏(俗称“柏林罗氏”)族谱》.宋代大文学家苏轼阅读此谱后曾撰文赞道:“豫章世家,洪州望族.忠孝一门,节义两顾。文德武功,名留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礼立仁昭,天伦枚笃。贤子贤孙,旋踵芳踢。以此家风,遗风善俗.”遗憾的是,宋代所修罗氏族谱在《宋史·艺文志》上无载,也许当时并未公开流传,或流传不广。我们现在也只能从有关的“谱序”中窥其一斑,却无法获得原本而见全貌.就是清代、民国时期的罗氏族谱,也由于历代兵0和政治运动的扫荡所剩无几。

罗氏族人热衷修谱的原因是什么?与其他家族一样,罗氏修谱的宗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禁止血亲(直系、旁系)通婚,二是按“亲亲尊尊”的传统道德观念,强调和要求同族子弟尊敬长辈,赡养父母。换句话说,就是基于“尊宗收族”的观念与目的,以加强家族团结,巩固家族制度。清代湘军名将罗泽南在《罗氏墨谱序》中详细阐述了这一思想:“宗族者,祖宗一人所自出也。一人之身衍为数千人,数千人之身即一人之身也。人以祖宗之身为身,则当以祖宗之心为心。一族之内,俊秀者尊之,象贤者也;孝子梯弟义士节妇则钦崇之,立身行道,贻先人以令名者也;有位者庆之,大吾门间者也;富者卫之,能克家者也;贫者、弱者、孤者、独者、照者、寡者、疾厄者、患难者,相与救助之、赚恤之,吾祖若宗所不忍视者也;不肖者教戒之,惧辱其先也;老者安之,幼者慈之,宗友赖以递续者也。”

我国宗族文化中,重血缘,尊祖宗,辨尊卑的伦常规范和教育,在原始社会家族产生的伊始就已逐渐形成,并长期得以承袭和发展.虽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因政治、文化的影响,修谱的宗旨有所变化和发展,但“尊祖收族”、“尊尊亲亲之道”的基本宗旨并没放弃。因为在长期的宗法社会里,许多仁人志士和有作为者都注意把“尊祖收族”的观念推广成为“忠君爱国”的思想,在国家民族事业受到空前危难的时刻.更把家族观念扩展为民族精神和爱国思想,移孝作忠,为国家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罗姓家族也不乏此类人物,首屈一指的是湖南安化县英武中学校长罗驭雄,他对于“敬宗敦族”与“世界大国”的关系是这样认为的:“方今时局剧变,国人对于家族观念逐渐冲淡,且国际往来愈频繁,视野愈广大,天下一家,期诸实现.向之所以爱一家一族者,今兼以爱异族异人。民胞物与,四海之内皆兄弟.其理想因时代而进步,固未可以厚非。惟是夭下之平.基于国治,一国之治,基于家齐;而国为家之积,虽世界纵跻于大同,而家未必即废.故敬宗敦族,实乃世界和平之起点,未可以侈言夭下一家,世界大同,而漠然忽视宗族也。”他鉴于安化罗氏祀公后裔有毅力、有热忱、团结之力最强,因此希望,“祀子裔诸君子扩此待殊精神而及于全族、全社会,则有裨于民族国家之建设与隆昌.又何可限量! "

由于家乘族谱作用重大,因此许多家族成员尤其是一些有地位、有声望的成员,把修谱当作自己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推卸的义务,“朝夕不逞.熙攘其间,乐此而不疲”(引自罗驭雄《祀公民国戊子族谱序》)。如近代文史学家罗师杨、历史学家罗元鲲、与毛泽东一起参加“驱张运动”的湖南旅京教职员代表罗教铎等,都曾热心主修过罗氏族谱。在修谱时规定既要虔诚真挚,又要实事求是,即所谓“有美不扬,是没祖也;无美而称,是诬祖也;实事求是,不忘祖也;寿诸梨枣,垂久远也”(《长沙罗氏族谱·弃言》),同时反对在谱中攀援附会。

罗氏族诺同其他姓氏族谱一样,一般不示外人,更不能出卖.各家族成员每年大祭时,都要将谱带到祠堂查核,如保管不善,将受到训伤,擅自出卖者要被视为不肖子孙而逐出宗族。每年当新谱修成间世,都要把旧谱收缴起来,除留一两部由宗祠和族长保存外,其余的全部销毁,以防不肖子孙将它在社会上流传.有的宗族为了妥善保存族谱,特别配制一种谱箱用来收藏族潜。如新化罗氏民国30年修谱时,特制三四个“族箱”,每个需要法币7元2角;安化罗氏于民国37年修谱时,除征收丁费和领谱费外,还另征“谱箱谷”一种,共修谱15通,“每通精制木箱装置之,以归划一而免散失也”,并谆谆告诫族人,族谱系一家之言,自倡修至成卷,固非易事,宜珍而藏之,毋使损毁或失逸。罗姓家族对族谱的保存和保密如此慎重,一方面说明他们对本族源流演绎的珍视,一旦失去族谱,即失去了自己的“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本族香火的纯正传递,泄了密,很可能有人昌祖归宗。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性,修谱时还严禁将那些通过收养和随母改嫁等关系而来的人编入族谱.

今存的罗氏家谱,以明清和民国时期修撰者居多,其数量现在尚不清楚.不过,从国内几个大的家谱资料收藏中心所藏的罗氏谱牒来看,已经有130多部。加上那些散见于民间和近年修撰的,以及那些尚未被作者查寻到的各级图书馆中的罗氏家谱,总数也应是可观的。其中目前所知者主要有:明朝《豫章罗氏重修宗谱》、《庙事志》,清朝《罗氏家谱》、《邵阳罗氏族谱》、《宁乡罗氏八修族谱》、《浏阳、长沙罗氏二修族谱》、《上湘田心罗氏族谱》、《铁塘罗氏八修族谱》、《邵陵罗氏族谱》、《新化罗氏续修宗谱》、《上虞罗氏枝分谱》、《策心罗氏宗谱》、《慈溪罗氏宗谱》、《无为罗氏四修宗谱》、《虞北罗氏宗谱》、《新宁罗氏族谱》、《云湖罗氏二修支谱》、《邵阳罗氏续修族谱》;民国《彭县罗氏支谱》、《长沙罗氏族谱》、《新化罗氏通谱》、《湘潭龙泉罗氏五修族谱》;以及纂修时代不详的《豫章罗氏宗谱》,等等。

罗姓家谱体例与其他姓氏家谱体例大致相同,都采用了《史记》、《汉书》、《新唐书》等世系列表形式,以及宋代欧阳修和苏询两种家谱谱例,或者兼采其中优点,根据本家族的实际情况加以改创。谱中多以血缘世系图为主,首有谱例、谱序、得姓来源、姓氏变迁、宗规祠约、先贤传记,以及祖坟祠堂的地望、图形,族产地形,族人派序,藏谱,阅谱规则,诗文词赋选,功名表等多项内容,一般来说,谱例和谱序最具可读性.因为谱例既是阅读全谱的指南,又是修谱人宗族、家法思想之集中体现,因此极具罗姓文化的个性特色。谱序则是各种罗姓家谱中的重要内容,大多出自当朝当代的名人之手。由于其作者本身的权威性,多能站在历史的高处,去俯瞰整个家族的生命史,并用极具概括力的文字对这部生命史作出简约的勾勒,体现出一种大手笔的韵致。此外,谱序作者还往往用极简略的语言阐发传统思想的深奥哲理,使谱序更加具有震撼力.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举例说明了。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