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球菌 脑膜炎球菌主要引起哪些疾病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3-15 08:18:00
分享:

  在新生儿疾病中,脑膜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也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由它产生的并发症更是成为孩子以后成长的障碍。脑膜炎球菌的学名是脑膜炎奈瑟氏球菌,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脑膜炎球菌抵抗力弱,对寒冷、日光、热力、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那么,脑膜炎球菌主要引起哪些疾病呢?

脑膜炎球菌主要引起哪些疾病

  脑膜炎球菌感染在临床上有三种表现,即脑膜炎、急性脑膜炎球菌性菌血症及慢性脑膜炎球菌性菌血症,此三种皆有典型的皮肤表现,且常为诊断的重要指征。

  (一)脑膜炎及急性脑膜炎球菌性菌血症 初起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及上呼吸道症状,进而谵妄和昏迷。急性脑膜炎者出现颈项强直、抬颈试验及抬腿试验阳性等脑膜刺激症状,并可有脾脏肿大及皮疹。其皮损常为多形性,但主要是瘀点,且常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在发生瘀点之前,可见有一过性细小的红斑。其瘀点很小,呈污秽色,形状不规则,中心可稍隆起,可有灰白色小水疱或脓疱。从此种皮损的中心取其血清涂片检查,可发现Gram阴性双球菌。皮疹主要发生于躯干或四肢,其次见于面部、掌跖及眼结膜等处。皮疹多不对称。在暴发型者,短期内全身皮肤粘膜可出现广泛性瘀点、瘀斑,数目不断增多,迅速融合成片,且可发生坏死,称为华佛氏综合征。

  (二)慢性脑膜炎球菌性菌血症 起病缓慢,常经过几周或几个月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其特点为周期性发热,发热期中,可伴有肌肉酸痛、关节痛、轻度头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以及各种不同的皮疹。皮疹常好发于疼痛的关节或压迫的部位,体温持续数日即可下降,其皮疹亦常随体温的下降而逐渐消退。但隔几周或几月后,又可再发热,此时皮疹亦随之而起,皮疹形态多样,且每次发作其皮疹性状亦各不相同。

常见的小儿脑膜炎有几种

  小儿时期是各种脑膜炎多发的年龄阶段。常见的脑膜炎有化脓性、病毒性、结核性、真菌性脑膜炎,其共同特点均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烦躁惊厥及昏迷等。医生检查可发现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改变。

  脑膜炎双球菌感染较多见,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3~15岁小儿多见,近年来因卫生防疫工作较好,此病已较少见。

  其次是肺炎球菌和流感杆菌性脑膜炎,主要发生于婴幼儿,冬季前后多发。发病前先有上感、肺炎、中耳炎等感染。此外大肠杆菌、链球菌也可引起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常发生于夏秋季节,常有腹泻等前驱期表现,脑脊液与化脑不同。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常在结核原发感染后1年以内发生,尤其在初染结核3--6个月最易发生结脑。多见于3岁以内婴儿,约占60%。自普及卡介苗接种和有效抗结核药物应用以来,本病的发病率较过去明显降低,预后有很大改进,但若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当,病死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仍较高,故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真菌性脑膜炎菌较少见。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