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镇,西乡徐社,住枕河边。整条老街都是白墙黑瓦,木门窗花。一栋居民楼上方挂着古老的街牌——“玉鹤台”。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鹤台”就诞生在这里。为什么一颗酥糖,一种茶,会让几代人崇拜,趋之若鹜?10月12日,我们城北小学旋风中队走进“玉鹤台”,探索小酥糖的奥秘!
走进小酥糖厂的大门,一股浓浓的芝麻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叔叔和婶婶正忙着工作。看,一个大叔把糖倒在面板上,盖上芝麻糊,然后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一层皮。最后,他熟练地把皮肤从头到尾翻了一遍,皮肤像一条长长的灰色蛇一样躺在面板上。然后,他在蛇身上涂了一层芝麻糊,用擀面杖把它卷成细条,然后把皮翻过来...从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前面的过程。在大叔手里,面团渐渐变软,分层。最后送到阿姨那里,切成块,涂上糖衣防粘牙,装袋。小脆饼做好了。小酥糖厂的副厂长向我们介绍说,“玉鹤台”小酥糖的制作技艺已经传承了12代。它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充满了文章。配方、用量、操作技巧都非常讲究,是现代科技无法替代的。是老一辈工匠长期智慧的结晶。正是因为用料严格,制作精细,“玉鹤台”小酥糖色泽淡黄,蓬松干爽,充满麻香味,酥脆可口,营养丰富,至今仍保持其独特风味。听到这里,大家都忍不住了,拿起小酥糖尝了尝。哇!果不其然,满嘴清香,回味无穷!难怪大家都这么喜欢!
回程坐在公交车上,似乎嘴唇和牙齿之间还有小糖果的甜味,会持续很久。老师告诉我们,在小酥糖里,不仅倾注了一代又一代工匠的心血,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它是文化的载体,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保护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