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有多可怕,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
“小孩子嘛都贪吃,不就是吃坏了东西吗?
拉干净了就好啦!”
以上这句话,看着眼熟吗?
如果恰恰说中了你的想法,如果你还恰好是个新手宝妈/奶爸,我可要严肃地告诉你:宝贝腹泻,这事儿可一点都不小!
!
前方高能预警,玻璃心宝妈请绕行
在我国,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常见病、多发病;
全世界每年死于腹泻的儿童高达500—1800万!
夏天是小儿腹泻的高发期,特别是两岁以下婴儿更容易发生!
是不是有点吓到了?别慌别慌,认真仔细跟着小编学习一下防腹泻知识,宝贝就能远离腹泻的威胁啦!
!
宝宝“嗯嗯”变多,就是腹泻吗?
不一定
想要及时发现宝宝腹泻,首先得知道什么是腹泻:
一般认为,每天3次或以上松散或水样便为腹泻。
粪便次数增多但性状正常,不是腹泻;
母乳喂养儿排软便,也不是腹泻。
!
腹泻就是因为“吃了脏东西”吗?
也不一定
跟很多人想的不一样,宝宝腹泻,不一定就是“吃得不干净了”。小儿腹泻可以分为两大类: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感染性腹泻
食物变质后,由此产生细菌、病毒或其它微生物易引起感染性腹泻,常伴有发热的症状。
这种情况没什么可说的,赶紧带宝宝去医院。
非感染性腹泻
一般不出现发热,它的原因就很复杂了:进食过多、不定时喂养导致消化液分泌紊乱、突然改变食物品种等,都有可能引起腹泻,因此,发现宝宝腹泻先别慌,对照检查一下,是不是喂养方式出了bug?
!
宝宝腹泻了,一定要去医院吗?
这得分情况!无脱水的轻型腹泻可以在家照顾。
医院本身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时间、距离等很多现实因素,也使得我们不太可能随时带宝宝去医院。如果宝宝只是轻型腹泻,可以先在家里照顾。
轻度腹泻的症状表现为:
大便次数仅比平常多几次,
不发热,
不影响精神食欲,
没有脱水。
“脱水”可以分为三种,怎么判断宝宝的脱水程度呢?
如何判断宝宝脱水程度
重度脱水:皮肤发灰或有花纹、干燥、捏起后恢复原状非常缓慢、眼窝和前囟深凹陷,眼闭不合,哭时无泪,没有小便、口唇黏膜极干燥。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甚至昏迷。还可能出现休克症状!
轻度脱水:眼窝轻微凹陷,口唇稍干、哭时泪少,小便量少,皮肤稍干燥且皮肤捏起后回缩较慢,还会出现头痛、头晕无力,精神稍差的症状。
无脱水:无上述症状。
轻型腹泻的宝宝只要及时纠正喂养,注意冷热,就能迅速恢复。
但必须强调:只有在确认宝宝没有脱水的情况下,可以暂时先在家里照顾;否则,一旦出现轻度或以上脱水,小编建议大家马上带宝宝去医院!
其次,很多大人想当然地觉得“腹泻是细菌引起的,吃点抗生素杀死细菌就好了”,但上面说了,小儿腹泻的类型不同,不完全是细菌引起的。
事实上,抗生素对多数引起腹泻的病原体无效,擅自乱用药只会增加病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再次提醒宝妈们:对于小儿腹泻,目前尚无安全和有效的止泻药物。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做好预防和治疗脱水、继续喂养和补锌等措施,才是正确的解决办法!
!
孩子腹泻得禁食,靠谱吗?
绝对不行!!
以前曾经有观点认为,小孩腹泻,要限制饮食,或干脆禁食,理由是让胃肠道得以休息,并且禁食后腹泻会减轻。
然而近年来这一观点以及被啪啪打脸了!
禁食其实有害无益,特别是在腹泻大量丢失水分的情况下,会加重脱水和酸中毒;同时进食太少,宝宝处于饥饿状态。会引起肠蠕动增加和肠壁消化液分泌过多而加重腹泻。
所以,现在儿童医学界普遍认为,腹泻时不必禁食,应多补充水分,特别是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牛奶、肉汤之类;同时,注意限制高蛋白食物的供给。只要孩子能吃、精神好,给予适当的饮食是很有帮助的!
!
尽早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会导致宝宝腹泻,这是每个家长都知道的常识。我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总人口的1/4。
大部分儿童在出生后的3-5年内都感染过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感染,给婴幼儿带来的生理上的伤害是极其巨大的,甚至极其容易造成婴幼儿的死亡。因此在所有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方法中,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被公认为最有效、最安全的措施。
家长们需要多多了解和关注轮状病毒疫苗。通过轮状病毒疫苗的接种可以极大程度上防止轮状病毒感染引发的婴幼儿死亡。五价轮状病毒疫苗在免疫程序上要求如下:
第一剂次:6-12周龄,3月龄前完成接种;
第二剂次:10-22周龄;
第三剂次:14-32周龄,8月龄完成。
五价轮状病毒疫苗的接种年龄限制要求很严格,所以尽早为宝宝安排才是上上之策。在首次和末次接种提出年龄要求,更多的是为了使婴幼儿尽早获得对抗轮状病毒的免疫保护从而降低轮状病毒感染的风险。
这里也需要提醒一下各位,不是所有的婴幼儿都适合接种这个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的禁忌人群有:
1. 消化道、肠胃功能紊乱的宝宝
2. 患病的,急性或慢性感染的孩子
3. 营养不良,过敏有免疫缺陷的孩子
4. 得传染病,发热的孩子
5. 先天性心血管系统畸形患者
6. 血液,肾功能不全的孩子
让我们共同守护宝宝脆弱的肠道,吃饱吃好,健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