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他爹好神秘 Netflix最新纪录片《Babies》,揭秘人类幼崽0到1岁的成长秘密~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09-10 00:19:59
分享:

最近,Netflix出了一部关于婴儿的纪录片,名叫《Babies》,详细记录了人类最富挑战的一年,也就是出生的第一年。

纪录片共6集,每集一个主题。

从呱呱坠地,再到第一口食物;从爬行,再到婴儿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从睡眠,再到婴儿迈出的第一步,通过展现近十年科学界的开创性探索,揭秘婴儿成长背后的故事。

纪录片追踪了15个婴儿第一年的成长,采访了36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用真实的影像和科学的实验,为我们揭示生命是如何开始和成长的。

片中,有关婴儿的科学实验,有一些得出的结论是被大众所熟知的,而有一些则是颠覆性的,甚至仍然在主流科学界存在争议。

除了讲语言和行走的那两集有一点偏学术之外,剩下的几集都通俗易懂,再加上片中穿插的那15个真实家庭抚养婴儿的日常片段,软萌软萌的小婴儿,再加上好几个帅飞的娃爹,非常值得一追~

看片的过程中,有许多能触动自己的地方。

时而想起潼潼还是小奶娃时的可爱模样,时而回忆起自己被娃夜醒虐得昏天暗地的日子,时而又因为片中那些有点耳目一新的科学观点,而惊讶于物的神奇和生命的伟大。

小暖也想把这些触动分享给大家,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纪录片,去回溯孩子们带给我们的,成长最初的惊喜。

为人父母是天性,还是一种选择?

整部纪录片,小暖最喜欢的是第一集《爱》,围绕着抚养者与婴儿之间的互动,讲述亲子关系对父母与婴儿的影响。

我相信,每个人第一次明显感受到对孩子的爱的时间点,都未必相同。并非所有人,都是在见到宝宝的第一面,就会感受到爱。

记得当初自己刚生完潼潼的那一天,刚开始只是觉得身旁突然多了一个小家伙,有些不太适应,母爱的泛滥还没有母乳来得快。

这就说明,自己的身体已经准备好做一个母亲,但心理上还需要一个过程。

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母爱,是在月子里某个喂奶的午后,看着娃的小脸贴在自己的胸前,柔软的头发散发着婴儿独有的香气,短短的小手轻轻攥着我的手指,突然间我的内心感受到了某种奇妙的联结。

也许,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在心理上,接受了自己是一个母亲。几日之前,那种身在其外的感觉消失了,我开始和小家伙亲密起来。

而父爱,似乎来得要更晚一些。大多数父亲在婴儿头几个里,基本很难进入角色。比起生活早已被颠覆的母亲来说,新生儿的降临似乎对他们的生活没有太大影响。特别是夜里,当孩子啼哭的时候,每次第一个发现的总是当妈的,而当爹的依然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呼噜打的震天响。

难道,造就这种不同,是某种天性使然吗?纪录片的第一集,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的答案。

我们都知道,怀孕、生产、哺乳,都会让妈妈体内的催产素激增。而母亲体内的催产素越高,她和婴儿的亲密关系就越强。

实验人员还发现,这种激素的增长是双向的。当母亲和婴儿更多的触摸对方,双方体内的催产素都会上升,这会促使双方拥有想要有更多互动的意愿。

催产素的激增,还让母亲大脑里的杏仁核被激活。这个改变,让母亲时刻保持警惕,关注婴儿。而且杏仁核一旦打开,就会永远保持,无论孩子多大。难怪老母亲要一辈子为孩子操心!

而父亲大脑中的杏仁核却依然处于沉睡状态。难道,这就是父亲迟迟无法进入角色的原因吗?实验的结果,告诉了我们,那其实都是借!口!

在对80对新手父母测试之后发现,其实父亲的催产素水平和母亲一样高。

请不要再甩锅给激素了,好不好~

为了进一步观察,有了娃之后男性的变化,实验还对48对男同性恋家庭进行了观察,他们都是通过代孕有了自己的宝宝。

对于这样没有女性参与,父母都和宝宝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来说,当爹又当妈的他们,催产素水平和大脑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被实验结果shock到了~

当父亲是主要的照料者,他们的杏仁核就像母亲一样也被激活了。也就是说,不仅是怀孕、生产和哺乳这些生理上的变化带来了改变,悉心照料也会在同等程度上激活照料者的大脑。

看来,娃爹的杏仁核激活与否,关键因素并非激素,而是是否积极的在照料宝宝。

那些说自己是因为生理上的原因,而无法尽快适应父亲角色的娃爹们,请醒醒吧!你们不是缺乏某种激素,而是缺乏一颗主动唤醒大脑杏仁核的决心和行动。只要多多亲自照料孩子,你也会像妻子一样变得跟孩子越来越亲密。

说到底,父母之爱并非天性,而是一种选择。和血缘、性别并无必然的关联。

出生一小时的新生儿会从妈妈肚皮爬到胸口,这真的只是一种条件反射吗?

在婴儿出生的头几个月,由于受到重力的掣肘,他们只能原地不动的呆在那里。

直到几个月后,非凡的转变出现了。

婴儿学会了爬。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移动,来拥抱更宽广的世界。

纪录片第三集为我们揭秘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生物学家Marianne对于“新生儿能从妈妈肚皮爬到胸口是一种条件反射”观点的质疑。

为了揭开新生儿的爬行是否已经被大脑所控制这个秘密,Marianne设计了一个实验。

将婴儿悬空抱到一个有着移动的黑色圆点的操作台上,给婴儿一个他们正在移动的视觉错觉,来测试他们会不会跟着一起动。

令人惊讶的是,当小婴儿俯身看到圆点正在移动时,他们的四肢也开始跟着在空中做起了游泳的动作。

这意味着,在大脑和脊柱之间,在视觉和婴儿的运动之间,有原始的连接。从而证实了Marianne的假设:新生儿的爬行运动是受大脑控制的,并不是一个条件反射。

但婴儿很难将自己推动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头占了整个身体重量的三分之一。那是不是解决了这个问题,新生儿也可以爬行了呢?

为了证实这个有点疯狂的观点,Marianne和实验人员,用滑板车制作了一个爬行板,让新生儿趴在上面,在他们的脚部稍稍给一个刺激,你就会发现神奇的一幕:小婴儿竟然真的爬了起来,而且爬的距离还挺远。

这足以说明,从一出生,婴儿的神经系统就早已做好了准备,促使他们移动自己。只要等到婴儿的肌肉足够强健,能够应付自己的体重,他们就可以开始付诸行动。

当然这样的研究结果仍然存在着争议。生命的复杂和神秘,为我们的研究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也赋予了更多的机遇。也许,我们想要真正窥见新生命爬行的秘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爬行对于婴儿的意义,只是他们迈出第一步的前奏吗?

除了对婴儿爬行最早的时间追溯之外,第三集还探讨了爬行对于婴儿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爬行是所有大动作发展的基础,它让婴儿的脑神经、运动神经、肌肉与骨骼得到了统一协调和发展,也为日后学步打下了基础。

但爬的意义仅仅如此吗?在爬行的过程中,婴儿们还学习到了哪些东西呢?

在纪录片的第三集,纽约的应用心理学与神经科学教授为我们解答了疑惑。

她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测试婴儿是如何用感知来指引他们爬行的动作。实验人员制造了一个可调节坡度的装置,来测试婴儿是否知道哪些行为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

婴儿的父母站在装置的另一端,用各种玩具吸引婴儿向他们爬行。开始,婴儿会在平面上爬行,然后每次增加6°的坡度。

参加实验的婴儿,有的是刚刚开始爬行4周左右,有的是已经熟练爬行更久的时间。通过观察发现,那些刚刚开始爬行的婴儿,并不能很好的判断前方是否危险。当板子被调到90°直角时,他依然会义无反顾的爬过去。

而那些熟练爬行的婴儿,会通过观察、触摸,来感知、判断事物是否危险。然后,通过调整自己爬行的姿势,来帮助自己克服各种不同的环境。

比如在陡坡的时候,一个婴儿会自动倒过来,像滑滑梯那样滑下去。

实验数据表明,婴儿需要大约20周时间的爬行经验,才能出现正确的感知。

这也就证明了婴儿爬行,不仅仅是学习手脚之间特定的协调模式,更是学习用一种弹性的方式去指导自己的行动。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要强调,多让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下去练习爬行的原因。

婴儿的生长是呈曲线型的,还是阶梯式的?

每个新手妈妈,在娃还小的时候,情绪都会都被一条“线”牵动着。这条线,就是宝宝的生长曲线。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宝宝是否吃了足够的奶,是否拥有正常的生长速度。

似乎没人会质疑,成长是呈曲线型的。但纪录片的第三集,埃默里人类健康研究中心的米歇尔·兰佩教授用自己的研究和观察,颠覆了这一共识。

她的疑惑源于40年前,第一次为邻居家的婴儿测量身长。当她发现,第二天测量的数值比第一天一下子就增长了1.8cm,而之后连续几天数值都不再增长的时候,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甚至开始怀疑起了自己测量的准确性。

难道,婴儿们的成长并非渐进式的,而是经历了激增?带着这样的疑问,她开始了对不同婴儿的测量研究。

当她翻看一本又一本的测量记录时,她发现,当婴儿以不同的频率进行测量时,他们生长线的形态会有所不同。

那些每半周、一周测量一次的婴儿,每一次的数据都有所增长,生长线的确呈曲线型。但当她开始对婴儿每天进行测量之后,却发现婴儿有时候连续几天测量数值都不会有任何变化,然后在某一天,会突然增长0.5cm到1.65cm。

查看那些记录,你会发现,那些数值没有变化的日子,最短2天,最长可达到28天。也就是说,婴儿的成长图呈现了阶梯型。

婴儿是通过依靠一个又一个的“猛涨期”,来慢慢长大的。

米歇尔教授的纪录里,不仅有婴儿的身高、头围,还有他们每天的行为、情绪变化。通过观察发现,成长爆发期和婴儿行为戏剧性的变化有着明显的联系。比如,在“猛涨期”,婴儿会变得特别饥饿、易怒、睡眠不好等等。

其实,“猛涨期”这个词语,我们并不陌生。许多妈妈都领教过宝宝在这个阶段的虐人表现。好像不论做什么,都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包括吃饭、睡觉,动不动就哭哭啼啼闹上一场。

但如果没有如此详实的数据支持,对于我们来说,“猛涨期”只不过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我们对于孩子这种倒退的表现,在找不到什么特别原因的情况下的某种借口。

直到看完这一集纪录片,我才一下子理解了到底什么是“猛涨期”,也对孩子的行为多了一层更深刻的理解。想必,这样的爆发式成长也会让孩子因为经历身体上的突变,而无法适从吧!

但得出这样的结论,也真的非常不容易。

教授指着某一天的记录,回忆道:“这一天,我一共测量了十二个孩子,从早上七点半,一直到晚上十点。但其实,这对于我来说,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

看到这一幕,真的对科研人员不断探索的精神肃然起敬。为了探寻婴儿成长的秘密,科学家可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做着如此琐碎、平凡,却又相当耗费精力的数据统计工作。桌子上那一本本厚厚的记录册,写满了教授的初心。

但即便有这样一手的、足够样本的数据支持,米歇尔·兰佩教授发表的相关论文仍然因为颠覆了传统的观点,而被科学界狠狠的质疑。

不过,教授面对质疑的态度是淡然和包容的,她依然选择用“科学”来解释这样的质疑,“人们在接触到和自己认知不同的观点时,总是先拒绝,这很正常”。

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我知道,她不会因为这样的质疑而停下解密生命之初的脚步和决心。

我的娃什么时候可以彻夜安眠?

纪录片的第五集,讲了婴儿的睡眠。几乎所有被追踪的家庭,都在吐槽他们遇到的共同问题:

我家娃不能好好睡觉。

不论是白天总被打断的小睡,还是夜晚频繁的夜醒,婴儿没法好好睡觉,几乎成了每个有所经历的父母最最可怕的梦魇。

片中,一位二胎妈妈,在终于哄睡了两小只之后,对着镜头无奈地做出选择:“我有了半小时的自由时间。但我在犹豫,到底是要吃个早午餐,还是要收拾一下房间。”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内心一直提心吊胆,生怕她的崽子会用一声嚎哭收回这短短的自由时间。

另一个家庭,正在尝试给六个月大的娃进行睡眠训练,希望改变白天小睡需要抱睡的情况。

当娃爹正在为自己成功将睡着的娃放在小床里而狂喜不已,奔出房间去取自行车准备出去锻炼时,娃又开始哭了起来。

喜提自行车的娃爹,看到房间里妻子又抱起了娃,整个身体都僵住了,陷入了无限绝望。

所有的父母,都迫切的想知道:我的娃到底什么时候能好好睡觉?

纽约大学的神经学家芬顿教授,在分析了记录婴儿起居APP里的大数据之后,得出了一个令人忧伤的结论:

在四个月之前,婴儿规律的睡眠模式基本上还未出现。8个月大时,睡眠模式初见雏形。一岁左右,睡眠模式才会形成,婴儿们才会彻夜安眠。

半夜被唤醒,也许是每个新手父母的必修课。

当然,这里说的,是婴儿夜里正常的“夜醒”,比如要喝夜奶,睡眠交替转换的动静等,并不是说在几个月后娃夜里还醒来七八九十次,一直需要抱着哄或是频繁喝奶再睡这种情况也是“正常”。

我们需要明白婴儿在不同阶段的正常规律,接纳孩子符合当下规律的睡眠状态。

静待花开是对的,但至少也要先浇浇水吧。

此外,婴儿的睡眠,除了极大的影响了父母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更影响着婴儿的健康。

麻省大学心理与大脑科学教授Rebecca,通过实验,发现了即便是白天的小睡,也依然在影响着婴儿的学习和记忆。

实验中,那些在小睡时间被迫保持清醒的婴儿,记不住刚刚实验人员演示给他们的玩具玩法。

通过分析被测试婴儿在睡眠时的脑电波,会发现,睡眠可以帮助婴儿从大脑海马体的短期记忆区提取信息,并将其重新安置在称为皮层的长期存储区。

而婴儿的海马体很小,所以他们才需要多次睡眠,来提取信息,帮助记忆。所以,即便是白天的小睡,对婴儿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千万不要相信那些“白天不让孩子睡,晚上才能睡大觉”的胡话,这样熬着只会让宝宝崩溃。

除了以上这些内容,纪录片还为我们解密了母乳的神奇,每一个妈妈的母乳都是成分不同的特别定制,生男孩的妈妈母乳中的成分和生女孩的也不尽相同;探讨了养宠物的家庭为什么孩子患过敏和哮喘的几率会降低;以及婴儿如何运用统计学,来分辨语言的节奏和单词的组成等等有关婴儿出生第一年的种种令人惊叹的发展和变化。

当然,这部纪录片也有些遗憾的地方,比如没能对一部分实验的严谨性以及结论做出更多的解释。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复杂和奇妙,并理解长大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而我也相信,经由这样的影像,新手父母能少一份惶恐,多一份从容。

有人说,和老人交谈能让人了解人生的意义,而观察孩子会让人了解人类的本能。

养育孩子的过程,既辛苦又迷人。它给了我们唯一一次机会,可以重新回到生命轴的最开始,愈发了解自己,并且重拾那段被遗忘的岁月之初。

-END-

小暖说

哪怕距离潼潼几个月大时的那段时间已经很久了,但看见这样的记录片,还是心里软软的。

一岁以内娃的一些文章链接,小暖也整理在这里,给家有小宝的父母参考。

这一年,真是奇妙又辛苦的一年,加油。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