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是每个孩子在语言发育的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在语言发育的过程中,学会说话代表着孩子的成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已经可以用语言和这个世界进行沟通,他们可以用交谈获取知识。同样,他们可以在语言发育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然后用成长中的见闻和经历促进说话的改变。
在这样一个信息快速汇聚,交流更加便捷的时代,开口说话已经变得越发重要了。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密切,各个民族文明之间的问文化也在开口间为对方所了解。也正因为这种信息复杂性的交流汇集,让很多的中国家庭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语言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这种学习是多方面的。
没有人不需要说话,也没有人不需要开口,不管是名流政要还是市井小民,总是会有各自的开口说话的方式。严肃的外交场合需要外交辞令来进行正式的沟通和谈判,生活化的街道小巷夹杂着俚语小调混合着普通话进行东西的买卖和沟通。这就是说话在各个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体现,但实际上,得体与不得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样的,因为说话没有高贵和低贱之分。
但是语言的发展却是有着快慢之分,在快节奏的今天,不少的父母或许是由于年轻,所以在引导孩子进行说话的时候,忽视了语言发育的客观规律,一味图快带来的只能是语言发展的停滞或者畸形发展,这种发展方式既不合理也不正常。将孩子分为几个阶段需要正常进步的语言发育想要浓缩到一个阶段就全部完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缺乏正确的语言认识的。
要想孩子说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识到孩子语言发育的普遍规律,不要盲目地图快,这样缺乏语言基础的开口说话,未必不是空中楼阁。也许在一开始很难看到问题的存在,但是随着孩子语言发育的进行,这种语言的问题就已经根深蒂固。图快不一定意味着快,也许是先快后慢,其他孩子都已经可以说话唱歌,结果有的孩子还不能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等等往外蹦。
在语言发展的初期,孩子不能直接学习过于复杂的语法结构或者说话方式,揠苗助长式的成长方式只会让孩子的语言发展脱离了实际。或许孩子在学习字音的阶段可以很快、很正常的发声,但是一到短句、长句说话的阶段,孩子的原本说话很快的表现就截然相反,磨磨蹭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算是说出来也是磕磕绊绊的。等其他孩子已经说长句的时候,孩子才刚勉强说短句。
父母想要孩子开口说话的心态能够理解,但是这种心态不能以牺牲孩子的语言未来为前提,否则孩子出现很多语言问题再来补救的时候就有些晚了。更好的方式应该是让孩子的语言正常发展,避免直接干预,最好可以慢慢引导孩子的语言发育,让孩子在合适的时间正常说话。
说话本该是一件正常的事,但是急切的心理只会影响孩子对于说话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导致他们语言发育的迟滞和缓慢,很多孩子说话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