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全世界大约有1.5亿哮喘患者
其中85%为儿童
随着生活环境和条件的不断改变
儿童哮喘的发病率
呈每十年10%的速度增加
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已成为社会关注的健康热点问题
儿童哮喘如何中医药防治
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龙华医院儿科姜永红副主任医师
为大家介绍
认识儿童“哮喘”
新版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指出,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凌晨发作或加剧。
小于6岁的儿童哮喘诊断:多于每月1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抗哮喘治疗有效,但停药后又复发。
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发作期主要是快速缓解症状和抗炎、平喘;持续期的治疗是长期控制症状、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自我管理。规范的西医治疗首选长期吸入类固醇皮质激素,很多家长因为担心副作用而擅自停药,导致哮喘控制不良。
中医如何治疗小儿哮喘?
中医认为,小儿哮喘的发生,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导致痰饮留伏,隐伏于肺窍,成为哮喘之夙根。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以及嗜食咸酸等。哮喘的发作都是内有痰饮留伏,外受邪气引动而发。
中医在治疗儿童哮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除了口服中药以外,还有冬病夏治、冬病冬治、膏方调理等手段,各期治疗原则不同。
一
口服中药、中成药
1
发作期
治疗分寒哮、热哮,以攻邪平喘为主
寒哮以气急喘促,痰白清稀,或白色泡沫样痰,鼻流清涕,形寒无汗,舌淡红,苔白脉浮紧为特征,治疗以小青龙汤加减,温肺散寒,涤痰定喘,常用炙麻黄、干姜、细辛、五味子、白芥子、姜半夏等。
热哮以喘息痰黄,鼻流黄涕,身热咽红,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为特征,治疗以麻杏石甘汤加减,清肺涤痰,止咳平喘,常用石膏、黄芩、前胡、葶苈子、桑白皮、枳壳等。
2
缓解期
治疗分肺脾肾虚损,以扶正固本为主
肺脾气虚以反复感冒,多汗,胃口欠佳,舌淡,苔薄白,脉细软为特征,治疗以玉屏风散加减,健脾益气,补肺固表,常用黄芪、白术、防风、茯苓、姜半夏、橘红等。
脾肾阳虚以动则喘促,气短心悸,肢冷脚软,胃口欠佳,夜尿频多或遗尿,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为特征,治疗以金匮肾气丸加减,健脾温肾,固摄纳气,常用熟地、山茱萸、补骨脂、山药、胡桃肉、五味子等。
肺肾阴虚以乏力干咳,面色潮红,夜间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舌苔花剥,脉细数为特征,治疗以麦味地黄丸加减,补肾敛肺,养阴纳气,常用麦冬、百合、山茱萸、枸杞子、山药等。
中成药若使用得当,也可收到疗效。如急性期寒哮可用三拗片,热哮可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缓解期肺脾气虚可用玉屏风散等。
二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
冬病夏治中的穴位敷贴治疗哮喘有着悠久的历史,可有效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和发作程度。冬病夏治的时间往往选择在三伏天,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也在夏季达到最高,此时阳气最为活跃,人体皮肤松弛,毛孔大张,这样药物更能渗透皮肤,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药物常选用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等,敷于肺腧、定喘、膏肓等穴位,可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减轻哮喘的发作程度。
三
冬病冬治—膏方调理
此外,冬季尚有膏方调理,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体质,一人一方,补肺健脾,益肾纳气,随证加减,缓解期是膏方调治的最佳时期。
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对于哮喘的患儿,除了积极治疗外,还要在以下方面加以注意:
日常可择取补肺、健脾、培肾的食物,如杏仁、桃仁、黄芪、核桃仁、罗汉果、豆腐、枸杞子、茯苓、百合、山药等;
饮食要清淡,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禁食寒凉、肥甘厚味、过咸过酸之物;
对于食物过敏的孩子,要检查过敏原,若鸡蛋、牛奶过敏,则需要饮食回避。
避免接触过敏原,春天少接触花粉,雾霾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尽量少吃冷饮甜食;
要规范用药,定期到医院随访;
急性期若喘憋明显,可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暂停敷贴或膏方治疗。
哮喘是一种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慢性持续气道炎症的复杂疾病,只要通过及时正确诊断,进行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管理,哮喘可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