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怎么办 【法治副校长】“我进去了,我那智障女儿怎么办………”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09-08 16:08:25
分享:

“方塘之水为何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其源源不断的注入活水。而未检这项工作就如同观书一般,永无止境。需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细致入微的关怀,谆谆善诱的耐心来集涓涓细流,汇聚成呵护未成年人的海洋。”

为贯彻未检理念,积极发挥新时代未检工作职能,吴中区院立足案件,积极联合多方,获取社会支持,通过认定困境儿童、提供司法救助、远程亲情会见等方式,积极做好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关爱帮扶工作。

认定困境儿童,签订代养协议

杨玉是一名14周岁的智障儿童,其父亲杨某某因犯赌博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但由于父母离异,杨玉一直都由其父亲独自抚养。2019年,法院决定对杨玉的父亲杨某某收监执行。然而,杨某某作为杨玉的唯一抚养人,收监执行后,杨玉何去何从一直是杨某某抗拒被收监的原因,也是法院、公安等单位共同担心的问题。

检察机关在监督案件执行的过程中发现了相关情况。2019年5月,吴中区检察院以“联动共建、妥善安排、共克时艰”为工作准则。一方面,联合法院、公安等多部门,数次上门亲历调查,并与民政部门对接,认定杨玉为困境儿童,提供生活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召集民政部门、福利院、公安局、法院等单位召开联席会议,达成共识,决定由福利院接收杨玉。同时,为切实消除罪犯杨某某的疑虑,该院分管副检察长提出由其以直接面谈的方式向杨某某说明福利院的具体情况,表示检察院后续会实时跟进杨玉在福利院的生活状况。最终,杨某某同意将女儿委托给福利院照顾,并当场签订了代养协议。

组织亲情会见,缓解思亲之苦

14岁的杨玉初来福利院,思父情切,加之陌生的生活环境、有别于平常的饮食起居让杨玉极其渴望见到父亲,甚至每天嘴里念叨着。检察官了解到该情况后,积极与区司法局取得联系,决定借助司法局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为杨玉和远在监狱的父亲带来一场特殊的见面仪式。2020年1月8日下午,杨玉终于能见到爸爸了。摄像头另一端的杨某某已经剃掉了胡子和头发,这与杨玉记忆中的爸爸相去甚远,但他关爱杨玉的心却没有变,不住地向检察官询问杨玉的饮食和睡觉情况。

“我知道我父母没办法照顾杨玉,所以才把她交给政府的,现在我放心了。以后我争取每个月给她写两封信,等到今年五月份我就去接她。” 此次亲情会见解了父女俩的思亲之苦,卸下了杨某某的心理包袱,让他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改造,争取早日出狱。

申请司法救助,增添检察温度

服刑人员的未成年人子女一直以来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加之杨玉身体残疾,家庭苦难,本着挽救感化、关爱帮扶的理念,为保障杨玉的生产生活权利,吴中区检察院依托未检“一体化办案机制”,第一时间将线索移送到了控申部门,建议启动司法救助程序。2020年5月18日,这一天是杨玉爸爸刑满释放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就在这一天,检察院联合公安、社区人员一起陪同杨某某前往福利院接杨玉回家,同时,将一万元的司法救助金送到了杨某某的手上。

未检工作不仅在于教育、挽救、感化涉罪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也在于在办案的过程中发现困境儿童,秉承‘国家亲权’理念,通过履行监督职能保护困境儿童。而针对服刑人员的未成年人子女这一特殊群体,建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帮扶机制是新时代未检工作的应有之义。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