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人生会经历3个叛逆期:第一次叛逆期在2.5~3岁之间,第二次叛逆期会在7~9岁之间,第三次叛逆期会在孩子12~15岁之间,通常最容易被人察觉的是青春期的叛逆,也就是初高中阶段的叛逆,孩子此时的视野和见识变得更加宽阔了,开始有了独立的意识,自尊性增强,希望得到大家的尊重。于是,他开始尝试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在“大人”的眼中是比较“反动的”,于是大人开始了“镇压”。最终,基本上会以孩子的无奈接受而告终。
今天上班的时候,丫头就碰见了这种情况:
孩子的名字叫小童,是丫头所在培训班的初一学生。原计划是下午五点学校放学后,到我们学校来写作业,来了后小童奶奶就告诉我们孩子不想进来,需要我们帮忙把孩子哄进来写作业,于是丫头就打开校门,小童看见我就直接走了进来,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他现在不想理我,也不想说话,眼圈微红。这种时候就比较尴尬了,因为我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无奈之下,丫头只能走进办公室,告诉小童:我知道你现在不想来,不开心。——我认同了他的情绪,让他把情绪宣泄出来。
小童听完这句话眼泪就掉了出来,声音哽咽着告诉我,就是不想来。
丫头只能顺着话茬接着往下说:我知道,你不愿意来,是因为你不知道今天要过来写作业。——我提出了第一个假设,希望可以知道真实原因。
小童点点头,我知道我猜对了,接下来的事情就还办了,应该是家长做好决定后没有跟孩子沟通,而是进行了简单粗暴的通知,孩子感觉不被尊重,所以有了抵触情绪。
于是我开始引导小童说出当下自己内心的感受,给情绪一个释放的通道。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小童给我诉说了上初中以来,父母对他所做的种种他难以接受的行为,情绪渐渐稳定下来。丫头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开始引导小童梳理自己的情绪,并找出想要表达的观点。这个过程中,丫头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认同他的情绪,并表示自己可以理解。
我带着他一句一句回忆他所诉说的点,并一点点罗列出来,然后逐一击破。总的来说是一个观点——没有感觉到被尊重。
根据丫头和小童的聊天记录整理出来的,孩子基本上已经表达清楚了自己的诉求
针对和小童的聊天内容,和小童点对点的进行了分析
1、家长擅自做主,这件事情是爸妈不对,但是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你好,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你现在难受,是因为他们在做决定时忽略了你的感受,让你觉得不被尊重。你父母的行为我可以理解,因为有一些事情是可以交由你来做决定的,比如假期如何安排,出门旅行的事宜,买家具家电等,这些不牵扯原则,是可以双方平等的协商解决。但是另外一些事情就不能协商解决,必须由权威做出决定,这里的权威可以是你的父母,也可以是任何其他人,比如道德品质问题、学习问题,这些问题父母和老师不可能任由你们来做决定,只会在规定好的范围内给你选项,供你选择。
如:爸妈不可能跟你商量:小童你要不要上学呀,你要不要不撒谎呢?大家只会很坚决的告诉你,小童,你必须要好好学习,你只能诚实善良,因为这些事原则问题,不容商议,但是我会让你自己来挑选喜欢的学校、培训班。这样一来,虽然决定是你自己做的,选择的还是父母给你规划好的。
2、父母没收你的课外书,这是他们的不对,他们没有考虑到现在中考语文课外的比例比较大,你需要进行课下阅读。其次他们简单的把成绩落后的原因归为看课外书太过于片面,所以他们采取的措施过于极端。当他们发现这样没有效果之后,意识到你需要进行课下辅导,于是他们找到了我们。通过我跟你妈妈沟通,发现她选择我们是多方考察后做的决定,虽然没有和你商量,但是不能否认,他们是用心做了这件事。
3、你现在是在青春期,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想证明自己可以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负责任,你的成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你父母对你的认识,而他们现在还像小时候一样对待你,安排好你的方方面面,这让你的聪明没有了发挥的余地,这时大家需要的是有效的沟通,让父母知道你的想法,承认你已经可以在某些方面和他们平等对话,虽然一开始他们会不适应,慢慢他们会接受你已经长大的事实。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体谅父母的用心,让他们知道他们的付出你知道,同时也要让父母知道你已经长大,小事可以自己做主。
最后问小童有没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代为转达,小童表示希望丫头和他爸妈沟通一下阅读的事情,我们提前达成协议,只能在规定时间阅读规定篇目。孩子的情绪释放后,主动回到教室写作业。
事情进展到现在已经全部结束,在这个过程中丫头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
1、认同小童的情绪,让孩子知道我可以理解他表达的内容。
2、复述小童的观点,让孩子知道我认真倾听了他的诉说,并抓住了重点。
3、分析观点,逐条打消孩子的疑虑,让孩子安下心来。
4、解决问题,让孩子感觉我们站在同一战线。
5、多次强调父母的出发点是为他好,但是行为有些不够尊重小童,请他体谅父母的用心。
这就教会我们家长和老师在和青春期孩子沟通的时候,要首先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平等对待,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越早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越会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并不是都会逆反,逆反的孩子是因为我们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给与的建议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是强行的灌输我们的观点,生硬的告诉他们“我都是为你好,你必须听我的”。遇到问题家长应该客观冷静的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而不是片面的给出结论,盲目的行动,最后反而适得其反,把孩子越推越远。
这个真实的案例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