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孩子 还原真实的爱因斯坦:二儿子住进精神病院 他终生只去看望过一次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08-17 08:13:50
分享:

选自《爱因斯坦:相对论100年》

[英]安德鲁·罗宾逊 编著

张卜天 译

“我最佩服的是,作为一个人,他不仅能够做到多年来同妻子过着安宁的生活,而且始终和谐美满,而我却两次都没有做到,这是很可惋惜的。”

——爱因斯坦,悼念贝索的信,1955年

1955年4月,爱因斯坦去世了。在他生命中最后的几十年,他的继女玛戈特和他的关系一直很融洽,他临终前也守护在他身旁。爱因斯坦去世后不久,玛戈特给他的一个老朋友马克斯·玻恩的妻子海德维希·玻恩写信说:“他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没有伤感,也没有遗憾。” 马克斯·玻恩后来称:“他走了,我和妻子失去了我们最挚爱的朋友。”——这也是《玻恩-爱因斯坦通信集》的结束语。

这寥寥数语中包含着一个关于爱因斯坦的不可回避的事实,那就是:他对他的朋友和整个世界都很重要——但是对于他来说,路一旦不继续走下去,这个世界,甚至是他的朋友,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他曾在《我的世界观》中这样说,“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过客’,我从未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近的人。”这是他在50岁左右表达的一种信条。

我们也许会觉得,这种对人生的看法过于黯淡,但无奈之中确有真诚,许多天才在晚年似乎也都持类似的看法。爱因斯坦在其漫长而动荡的一生中,实际上从不多愁善感,很少会感到遗憾。他的第二个妻子爱尔莎向她的一个女朋友透露,“没有什么不幸能够真正影响他,他非常善于摆脱悲伤,重寻欢乐,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工作得那样出色的原因。”此时爱尔莎的大女儿伊尔莎刚刚病故,爱尔莎还没有从痛苦的打击中恢复过来。爱因斯坦全集的编者之一罗伯特·舒尔曼曾经强调,“毫无疑问,爱因斯坦对科学的献身的确要优先于他对感情的付出。”

1900年左右,爱因斯坦无疑爱恋着米列娃,无论他此时对物理有多么投入。在一封信中他这样说:

“我若没有你,真觉得自己仿佛是残缺不全似的。我坐着时就想要走,行走时就盼望回家,消遣时想要学习,学习时不能冷静地沉思,就寝时又不满意度过的这一天。”几个月后,他写道:“对我来说,你现在是而且以后仍旧是一块任何人都不准入内的圣地;我也知道,在所有的人之中你爱我最深切,也最理解我。”后来,在她怀孕以后,他仍然说:“当你成为我的爱妻之时,我们要充满热情地一道从事科学工作,到老也不变成庸人,对吧?我觉得我妹妹就很愚钝。我决不允许你变成这种人,那对我是不堪忍受的。你必须永远是我的女妖和街头的淘气鬼。我很想念你。要是能拥有你片刻就好了!”

然而,即使是在这亲密的言语之间,也有迹象显示未来会出麻烦。阿尔伯特总是主动的,米列娃却基本上是被动的。他需要爱,但他很快就会发现,对爱作出回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他希望做科学,而米列娃却把“人的幸福”看得比“任何其他成功”更重。不仅如此,爱因斯坦的母亲自始至终都坚决反对她的儿子与米列娃结婚,这也是情况很快就出现恶化的一个原因。

1902年1月,他们的女儿莉泽尔降生,一年以后他们才正式结婚。当时,爱因斯坦还没有工作,直到那年6月,他才在瑞士专利局找到了一个职位。然而,他和米列娃都知道,有了这么一个私生子,要想进入瑞士中产阶级社会成为一名公务员是不可能的。他们很可能在1903年前后把莉泽尔送给了米列娃的出生地塞尔维亚的某户人家收养,那时爱因斯坦已经结婚,居住在伯尔尼。不过这件事目前只有间接的证据,还不能完全肯定。

次年,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也就是大儿子汉斯·阿尔伯特出生,二儿子爱德华则生于1910年。在此期间,他们的生活很是拮据,直到1911年爱因斯坦升任布拉格的正教授,情况才有所改善。爱因斯坦曾经做过家教,挣钱补贴家用,从他的学生那里,我们可以得知爱因斯坦家里的一些情况。达维德·莱欣施坦回忆说:

我走进爱因斯坦的房间,发现他正在那儿作哲学的沉思默想,一只手还在不停地摇着摇篮,孩子就躺在摇篮里。他嘴里叼着一根质量很低劣的雪茄烟,另一只手里有本打开的书。炉子里正在猛烈地冒烟。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他竟然还能忍受!

有一次,他躺在沙发上睡觉,这个炉子冒出的烟差点使他窒息。要不是他的朋友海因里希·仓格尔偶然来访,并迅速打开窗户,他可能就没命了。汉斯·坦纳是爱因斯坦的第一个博士生,他的描述甚至更为生动:

他坐在书房里,面前是一堆写满了数学公式的稿纸。他左手抱着他的小儿子,右手却在那里奋笔疾书。他的长子在玩积木,不时向父亲提些怪问题。“等一会儿,我马上就好了,”爱因斯坦总是这样回答。最后,他干脆把两个孩子交给我照管,脱身后便伏在桌案上不停地写。这让我领略了他异乎寻常的专注能力。”

当然,爱因斯坦此时已经发表了1905年的那些著名论文,正在向广义相对论迈进。他和妻子显然已经不再讨论物理。有人根据一些零星的线索就断定,在他们刚刚结婚的时候,米列娃对爱因斯坦的思想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甚至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论文应当署上他们两人的名字。然而,只要我们查看一下米列娃的教育档案和通信,就会发现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当她在萨格勒布上学时,她无疑在数学和物理上表现很出色,在当时,这些科目对于一个女孩来说是很难掌握的。然而,她当初报考苏黎世理工学院的第一志愿是医学而不是物理学。1900年,她没能通过期末考试,主要是由于数学成绩不佳。她唯一一次谈及爱因斯坦1905年的论文,是在一封给她最好的朋友的信中,而且也只是间接提了一下:“他已经写了很多文章了。”大约四年以后,米列娃又对这位朋友说:“他现在被认为是德语物理学界最杰出的人物,他获得了很多荣誉。看到他的成功我很高兴,因为他的确应该得到这一切。我只是希望这种名声不要对他的人性有不好的影响。”至于有人说,爱因斯坦的成功是和米列娃合作取得的,研究爱因斯坦的学者们均以为不可信,这种说法主要是一些塞尔维亚作者提出来的,也许是出于爱国的考虑吧。

1919年,爱因斯坦曾经坚定地支持杰出的女数学家埃米·诺特留在德国大学任教,从而打破大学教师只能由男性担任的惯例。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爱因斯坦似乎越来越感到,女性不适合学习数学和物理。二十年代,爱因斯坦喜欢上了伯尔尼的一个年轻的女物理学家埃丝特·萨拉曼。她对爱因斯坦说,她可能缺乏理论物理学所需要的创造性。爱因斯坦回答:“有创造性的女性是很少的。我不会让我的女儿去读物理。我很高兴我的妻子不懂任何科学;我的第一个妻子懂。”

但玛丽·居里难道没有创造性吗?萨拉曼疑惑地问。“我和居里一家度过几次假,”爱因斯坦说,“居里夫人从来没有在意过鸟儿的鸣唱!”爱因斯坦在第二个妻子面前则更加直言不讳,说居里夫人“颇具才智,但是感情冷淡,就像一条鱼,她不大通晓快乐与痛苦的艺术。”居里夫人去世后,他公开赞扬她的“品德力量和热忱”,但即使在这个时候也禁不住加了一句:她有“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缓解的少见的严肃。”不过,尽管有这些评价,爱因斯坦还是告诉萨拉曼:“我不大喜欢跟人打交道,对家庭生活也并不热衷。我渴望宁静。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创造这个世界的。”不过,她没有完全相信他的话。她觉得他有一种与人接触的强烈愿望,却又对此感到恐惧。“他的话是对他内心自我的一种掩饰,而不是表白。他对人很友善,但并不与之亲近,甚至对他们缺乏信心。”

在爱因斯坦的一生中,大男子主义的表现并不少见。虽然在他那个时代的大学风气中,这也许很有代表性,但爱因斯坦比他的某些朋友走得更远。《爱因斯坦语录》中收集了他最好的一些评论,在这本颇具启发性的书中,论及“女性”的短短一节却令人泄气。然而,从爱因斯坦的信件和几次恋爱来看,他又显然喜欢女性的陪伴,有时这些友情还很亲密——“爱因斯坦喜欢调情,”这是《爱因斯坦的私生活》一书的作者根据可靠的证据得出的结论。在他认识的女人中,没有一个曾经公开指责过他,尽管在这样的名人身上做文章是有诱惑力的。而且,爱因斯坦最忠实的支持者是一位女性,那就是为他工作了三十多年的秘书海伦·杜卡斯,同时也是他的遗嘱执行人之一,她在爱因斯坦去世之后强烈反对探查他的私生活。总的说来,虽然爱因斯坦对女性的智力有相对较低的评价,但他决不是一个厌恶女人的人。他对女性的态度有些矛盾。但毋庸置疑的是,他对婚姻不太在行,爱因斯坦本人也公开承认过这一点。

1914年,随着爱因斯坦迁居柏林,他的家庭也走到了破裂的边缘,米列娃不久就带着两个儿子回到了苏黎世。爱因斯坦仍然尽可能地与两个儿子保持联系,但这并没有化解双方的痛苦。1918年,在他们的朋友贝索和仓格尔的调解下,米列娃同意了分手,离婚程序启动了。双方订立了一个独特的协议:爱因斯坦要用将来获得的诺贝尔奖金抚养米列娃和两个孩子。显然,她仍然对丈夫的天才保持着原有的信心。至于爱因斯坦,则不得不承认与他人私通。1919年初,也就是在他轰动世界的那一年,他们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几个月以后,爱因斯坦又组建了新的家庭。

爱尔莎·勒温塔尔是她的表姐。她的母亲是爱因斯坦母亲的姐姐,父亲则是爱因斯坦父亲的堂兄。她也离过婚,带着两个女儿伊尔莎和玛戈特住在柏林。爱因斯坦小时候住在南德时就认识她。到了学生时代,当爱因斯坦和喜欢沉思的米列娃结婚时,爱尔莎在他眼中代表着布尔乔亚式的庸俗和贪图安逸,而这些都是他所反对的。“盛年时的她也许会在瓦格纳作品的一个业余水平的制作里饰演一个女武神。”然而,当爱因斯坦1912年访问柏林期间见到她时,却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并开始了与她的一段婚外情。她主要关注的是家庭而不是思想。她虽然爱好文学,在科学方面却完全是个外行。爱因斯坦最终和她结婚,说明母亲保利娜的看法一直都是正确的。从1919年起,直到1936年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去世,爱尔莎将一直是他忠实的伴侣,在他周游世界时陪护左右,毫无顾忌地欣赏着他的名声——给了这个伟人的无数的照片一种戏剧性的荒唐感——也甘愿忍受他与其他女子的风流韵事。

离婚以后,爱因斯坦与第一个妻子的关系后来有了回升,他会定期到苏黎世看望米列娃和孩子们。在她生命的最后二十年里,他们通了上百封信。1948年,米列娃的病久治不愈,在苏黎世孤独地离开了人世。汉斯·阿尔伯特和爱德华是米列娃拉扯大的,不过爱因斯坦很关心他们的教育。但是他的插手并没有给两个孩子带来好的结果。

汉斯·阿尔伯特决定像父亲一样从事科学研究,后来成了一个国际知名的水力工程师。然而,爱因斯坦对应用科学没有任何兴趣。汉斯·阿尔伯特15岁时,他们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吵。“我认为这种想法令人厌恶,”爱因斯坦说。“可我就是要当工程师,”汉斯·阿尔伯特坚持己见。爱因斯坦头也不回地走了,称自己永远也不想再见到他。过了些时候,他冷静了一些,米列娃从中调解,使他们恢复了和气。最后,爱因斯坦终于同意了儿子的选择。但是在汉斯·阿尔伯特的婚姻上,他们又发生了严重的冲突,爱因斯坦喋喋不休地重复着一些他自己的父母反对他的婚姻时所说的话。1938年,汉斯·阿尔伯特一家随父亲和继母一起移居美国,他们最终定居在加利福尼亚的伯克利,离普林斯顿很远。虽然公开的冲突是没有了,但父子之间仍然保持着距离,尽管他们都很喜欢音乐和驾驶帆船出游。在工作中,汉斯·阿尔伯特的姓往往会给他带来尴尬,所以他会尽可能地避免谈及他著名的父亲。

爱德华·爱因斯坦的生活很不幸,甚至充满了悲剧性。爱德华十几岁时就显示出了他父亲的天才,这一点与他的哥哥不同。不过他的才华表现在文学和音乐上,而不是在科学上。起初,爱因斯坦还对他勉励有加,但后来却认为爱德华越来越自命不凡。不久,爱德华迷上了精神病学和弗洛伊德,他的父亲对弗洛伊德知道一点,但并不相信他提出的思想。在苏黎世大学研究精神病学时,爱德华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忧郁症,最终导致精神崩溃。他对自己的父亲提出了严厉的控诉。1932年,他被送往苏黎世的一家精神病院,而这只是对他的精神分裂症进行漫长治疗的开始。贝索和仓格尔敦促爱因斯坦去照料爱德华,但爱因斯坦拒绝了,理由是:这种疾病是从米列娃那里遗传来的,“分泌系统的问题”谁都无能为力。正如他两年前对泰戈尔讲的:“在无机界中多少有所显示的事件的合规律性,难道会因我们的大脑活动而不再有效吗?”对爱因斯坦来说,这种决定论的哲学信念显然使他放弃了对自己生病的儿子担负起个人责任。

爱因斯坦仅在1933年到精神病院看望过爱德华一次,那时距他永远离开欧洲到美国定居还有几个月。此后,爱因斯坦虽然继续为爱德华的治疗提供费用,并为他担心,但甚至连信都没给他写过。1952年,爱因斯坦对爱德华的忠实护理者卡尔·塞利希表示了感谢,其间谈起了爱德华:“他实际上是我唯一放心不下的人。其余的已经解脱了,不是被我,而是被死神之手。”就在爱因斯坦去世的前一年,他为自己没有直接给儿子写信而请求塞利希原谅:“在这后面有一种东西阻挡着我,我无法完全说清楚。但我相信肯定有一个原因是,只要我出现,无论是以什么形式,都会造成他的痛苦。”爱德华比他的父亲多活了十年,1965年在精神病院去世。

在讨论这些个人悲剧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在没有掌握全部事实的情况下就作出断语。当第一次写下关于爱德华的那些话时,爱因斯坦已经病了四年,而且得的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在这个时期,他对家庭很是关心,同时还要照顾他在普林斯顿长期卧病在床的妹妹玛雅。二战结束后,她曾经打算回瑞士,但突如其来的一场中风却使这一切成为了泡影。每天晚上,他的哥哥都读文学作品给她听,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爱因斯坦在她1951年去世后对一个朋友说,“很奇怪,严重的疾病并没有使她神志不清,即使到她最后几乎无法说出话来也是如此。我现在对她的想念难以言表。”在其它方面,爱因斯坦也是极为繁忙的。他每年都要给陌生人提供帮助,对正义的事业作出声援,还发起了一场全球性的运动,以反对政治上的不宽容对国际和平的威胁以及对公民权利的践踏,与此同时,他还继续着关于统一场论的科学研究。

然而,这里仍然存在着一个悖论:爱因斯坦如何可能一方面如此冷淡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又使成千上万的与他素不相识的人对他发生兴趣呢?说到底,爱因斯坦似乎关心人性甚于个别的人。他不信任那些感情。在他的《自述》中,他把这种感情称为“纯粹个人的”东西。

爱因斯坦的情书

——罗伯特·舒尔曼

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是普林斯顿的圣人,但我们了解他的内心情致吗?他可以开诚布公地谈论科学思想和政治思想,但在个人生活方面却并非如此。也许他不会想到,他写给米列娃·玛里奇的秘不示人的情书在他去世后的重见天日,将帮助人们走进他青年时的内心世界。如果我们细细留心,就会发现它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这些情书连同他那时所写的其他书信,共同奏出了其全部感情生活的主旋律。

这些情书不仅使我们领略了一种理智而又浪漫的关系,而且也勾起了我们对话外音的兴趣。诚然,任何通信都不能使我们对关系的深度有透彻的了解,但这些信件确有一些不合常理之处。米列娃只有10封书信保存了下来,而阿尔伯特的却有44封。同样让人好奇的是,他的语气越带有来越强的命令色彩,而她的反应却愈显迟疑不决。通信所用的语言是爱因斯坦的母语——德语,他常以生动的笔触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言语中充满了自信;而米列娃的母语则为塞尔维亚语,她对事情常常轻描淡写,矜持而不愿显露自己。此外,信件的来往也一直此消彼长。1897年,通信正式开始,这时22岁的米列娃是主导,她经常安慰和鼓励那位19岁的同班同学。最重要的是,她加深了阿尔伯特对科学和音乐的感情,尽管米列娃对爱因斯坦1905年的开创性论文有重大贡献的说法并没有得到这些信件的支持。

他们之间产生好感,始于在一起读书、做实验和研究理论,这种关系逐渐发展为一种爱情,这部分得益于音乐的缠绵。他们曾经有一套严格的称谓。1900年以前,米列娃和阿尔伯特都用正式的“您”来称呼对方,在那以后,就都改用了非正式的“你”。他们还彼此发明昵称:她是“Doxerl”,他是“Johonesl”,这些亲昵的小名字大多在咖啡的缕缕浓香中孕育而生。在1901年5月的一封信里,阿尔伯特先是提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实验,是关于用紫外光产生阴极射线的,接着才是他对米列娃怀孕这个惊人消息的反应。这种次序意味深长。爱因斯坦对科学的献身的确要优先于他对感情的付出,这一点在他以后的生活中始终没有改变。

在五年的情意绵绵之后,他们于1903年结了婚。这时,阿尔伯特已经找到了自己理智和情感的立足点,对待米列娃会显得有点盛气凌人。米列娃现在低了一等,原先那种同志般的友爱和逞强消退了。他们曾经对自己的达观和年轻感到自豪,对中产阶级的婚姻嗤之以鼻,但现在这些已经不再能够维系他们。两个从前的玩世不恭者现在面临着婚姻的现实要求,其中包括一项令人伤心的决定:把自己的私生女儿送给别人收养。随着阿尔伯特在专业道路上不断取得成功,这种关系进一步恶化了。1909年,爱因斯坦任苏黎世大学教授,那年冬天,米列娃给她最好的朋友写信说,成功没有使她的丈夫留出时间陪妻子。朋友问她是否“羡妒科学”,她说:“……我能怎么做呢?一个获得的是珍珠,另一个获得的是放珍珠的空盒子。”米列娃心情沮丧,深深地陷入了一种怀旧之情,阿尔伯特则带着几分洞见和复杂的感情,与所有人都保持着距离。

另有一些当时的材料显示,阿尔伯特在同女性的交往中也有一种类似的矛盾心情。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他写给保利娜·温特勒的一封信。信写于1897年春,那时他已经对米列娃产生了好感。阿尔伯特戏剧性地宣布,他必须中断与保利娜的女儿玛丽的友谊,因为只有“紧张的思想工作和对上帝本性的研究才能使我摆脱生活的一切烦恼,那种工作和研究是使人心气平和、神清气爽的天使,尽管它们总显得那样无情冷峻。”虽然这其中无疑包含着某些现实的考虑,但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和米列娃在大学越走越近,阿尔伯特能够使他的感情生活纯化到故意与周围的人保持距离。

爱因斯坦不仅在物理学中坚持决定论,而且也把它用于个人生活。在这方面,他主要是借鉴了哲学家叔本华的思想。他曾经如饥似渴地阅读过他那些格言似的著作,后来也多次引用。在个人道德产生危机的关头,特别是在与女性的关系上,爱因斯坦都是到一种对自由意志、道德主体性以及个人道德责任的哲学否定中寻求庇护。这种态度对后来发生的许多事情都起了关键作用。1919年,他狠下心来同米列娃离了婚。他对两个儿子往往比较冷漠,对于这种作父亲的不负责任,他总是轻描淡写地提及。虽然他接着同爱尔莎结了婚,但又与几个女人有过风流韵事,对此他并没有向爱尔莎隐瞒。1936年,爱尔莎在普林斯顿去世。在那以后,直到1955年去世,爱因斯坦至少又有过两次私通。

临近50岁时,爱因斯坦曾就自己的感情生活作出总结,他试图把他那不牵涉个人感情的献身精神同个人的超然态度协调起来:

我对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的强烈感觉,同我对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显然的淡漠,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人们会清楚地发觉,同别人的相互了解和协调一致是有限度的,但这不足惋惜。这样的人无疑有点失去他的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的心境;但另一方面,他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并且能够不受诱惑要去把他的内心平衡建立在这样一些不可靠的基础之上。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