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无疑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对夫妻而言,是一纸协议的结束,也可能是爱恨情仇的转变;
对孩子而言,是要对“家庭”进行重新定义。
但是,离婚,首先是夫妻双方的大事,其次才是关乎孩子的一件大事。
然而,这个重要次序却被大多数人颠倒了。
丧己式付出的女人是多么可悲
千百年来,男人挣钱养家,女人在家带娃成为中国传统家庭的潜规则。
“你只是带个娃而已,受点气、受点委屈也是正常的”这毒害了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仍烙印在60、70甚至80后的潜意识中。
于是她们逆来顺受,几十年如一日地苦守着饱受折磨的婚姻。
我曾在医院看见过这样一对母女: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因家暴被打断一根肋骨,遍体鳞伤的躺在病床上,她衣着简朴的母亲满含热泪守在床前,怜悯的说:“以后少说几句,多让着他,省的再受这份罪。”
“妈,都这样了,日子还能过吗?”
“还能怎样?你是个女人,又没有工作,再说,你总得为了孩子吧!”
床上的女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和委屈,放声哭了起来。
这不就是失败的婚姻中,多数女人的样子吗?
不断有姑姑婶婶告诉你,你是个女人,你得为了孩子,你得忍受一切!生活不就是这样?忍一忍就过去了……
没错,一辈子,也过的很快,因为我是女人,就要把自己的一辈子都搭进去?
面对家暴或出轨,忍辱负重仿佛是妻子应该履行的责任,而经常听到履行这个责任的借口就是: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而维持的婚姻,是否会对孩子成长造成伤害?
如果一个家庭每天都处在无休无止的争吵打骂或冷战中
如果真是为了孩子好,那请选择离婚吧!
这不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这个家的每一个人!
小艾成长于一个破碎的家庭,从4岁记事起,父母不是争吵就是打架,锅碗瓢盆换了一茬又一茬,童年时的小艾看到他们争吵打架,除了哭也无能为力,每天像只生活在猫窝里的小老鼠,小心翼翼地喘息着。每次踏进家门,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他觉得很自卑,生活中也胆小怕事,而这样的争吵一直持续到他初中毕业才以父母的离婚终止,可十多年的折磨,早已在他心灵中刻下了难以修复的伤害!
那些为了孩子而维持的婚姻,伤害的恰恰是孩子!
因为父母再好的演技,也不可能在孩子面前成功地掩饰他们婚姻关系的虚假,更不可能逼真地表演他们夫妻关系的和谐。
“我爸妈虽然天天吵,但之所以不离婚,都是为了我。我很内疚,像个罪人,我应该为我爸妈的不幸负责,而且我学习还不好……”这是一个六年级学生亲口对我讲过的一番话,她脸色凝重,夹杂着小学生不该有的忧虑和成熟。
中国有太多这样的父母,用一句“都是为了孩子”,把孩子从道德层面死死地捆绑住,岂不知孩子可能用一辈子为父母的不幸以内疚和自责来还债。
但话又说回来,“我是为了孩子而不离婚”真的是单纯的为了孩子吗?
为了孩子而维持的婚姻,究竟苦了谁?
有问题的婚姻中,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就离婚了”“孩子还那么小,等他懂事了就离婚”“如果离婚了,孩子缺少父爱、母爱会很可怜”……
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但细想这些话不难发现,“为了孩子”只不过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深入TA内心,恐怕TA自己都未必相信这是真的。
一个人决定留在婚姻里,往往与孩子无关!
从深层次上讲,是自己放不下婚姻中的某些受益,也许是物质上的,也许是离不开婚姻带给自己的感觉,或是一种已婚的关系状态,亦或是一种家庭氛围,哪怕这个家庭氛围并不好,也有可能害怕回到一个人,害怕孤单寂寞冷!
“再找一个又能怎样?说不定连这个也不如呢!”
于是就这样年复一年的凑合,不放过自己,也不放过对方!
有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名女性求助者,她父亲是一个非常暴力的人,在她的记忆里,父亲经常会打母亲。那时候她一方面特害怕父亲,另一方面却做出各种努力去讨好父亲。在那个时候,她想如果自己表现的好一点,在家多做些家务,学习成绩好一点,变得懂事一点,也许父亲心情会好一点,不会再打妈妈。
现在她也结了婚,有了孩子。她的婚姻用闺蜜的话就特奇葩:老公挣的钱从不给她,抚养孩子的费用也都是她辛辛苦苦省吃俭用省下来的,老公从不尽一个做丈夫、父亲的责任。婚内所有的财产,大多数在她老公名下,她对这也没太多要求。
两年前,老公开始有了外遇,夫妻冲突增多,暴力行为也随之增多。闺蜜都说她太傻,劝她离婚,可她总是说:孩子太小,如果离婚了对孩子影响不好。另外自己也不甘心,不甘心会输给那个小三。自己为了一口气也要努力把婚姻经营好,让丈夫回到自己身边。
之后她明白了之所以留在婚姻里,并不是为了孩子,而是在重复自己讨好的模式和救赎情结,就如当初她想通过自己努力去改变她的爸爸一样,这就是她留在婚姻中的深层次的获益。
如果说是为了孩子,那么一个糟糕、痛苦的婚姻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一点不比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伤害和影响小。
早些年在一部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孩子,一个初三的男孩说道:“我每天看着妈妈处于抑郁状态,那么痛苦,我心里也痛苦极了,我想如果没有我,也许妈妈早就和爸爸离婚了,说不定每天都开开心心的过着,我常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让他们早点离婚,那样他们就都解脱了,我也就解脱了!”
这番话令人心生酸楚,你能说这是孩子懂事?
孩子甚至用结束生命来救赎婚姻中焦灼爸爸妈妈,缓解自己内心的愧疚和无力。所以,爸爸妈妈,你们不离婚,真的是为了孩子吗?
担心你自己吧,别轻看孩子的承受力
我曾在一个小学里做过调查,一个班60个学生,居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离异或重组家庭,其父母多数为80后。有数据显示,80后是离婚主力军,上一代人常责怪现在的年轻人把婚姻当儿戏,却不了解,80后接受的教育程度比以往任何一个年代的人都要高,80成长成家的年代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开放和包容,离婚,并非把婚姻当儿戏,而是更懂得如何生活,尤其是女性更懂得为自己活着。
在一个离异的家庭,如果父母能够不把孩子卷进他们之间的情感冲突与纠葛之中,彼此尊重对方,孩子同样会成长的很优秀。
而那些以“为了孩子”的名义而凑合在一起,彼此充满了攻击、抱怨、伤害、愤怒的夫妻关系,对孩子的伤害会更大,他们连自己内在的负面情感都处理不了,更别说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许多时候还会把愤怒等情绪转嫁发泄到孩子身上,甚至彼此以孩子来报复对方。
一个低质量的婚姻中成长的孩子,怎能得到高品质的父母之爱!
离婚后,最好的状态就是让孩子懂得,我们离婚了,但他还是你的爸爸,我还是你的妈妈,我们依然爱你,并且保持一个良好的联系。
然而在生活中,一些离异的夫妻并不懂此道,或反目、或形同陌路、或纠缠不清,好聚好散的夫妻,即便离婚,也不会给孩子留下太多负面影响,反而会树立一个妥善处理复杂情感的好典范。
那些因离婚而受到心理伤害的孩子,其实早在离婚之前的家庭里,孩子的心理已经潜伏了不利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离婚只不过是孩子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得以显现的导火索而已。
婚姻本身,既不能保证孩子能健康成长,也不能避免孩子不会受伤害。
在谈到离异对孩子的影响时,一位网友说:“初中时父母离婚,之后跟着妈妈生活,没有什么负面影响,感觉父母只是选择自己要过的人生。看到他们的经历,我就觉得,一定要跟爱的人在一起,即便不爱了也希望好来好去。”
另一位网友说:“父母在我幼儿园时期离婚,之后跟随父亲生活成长,节假日或寒暑假回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因为所居城市并不大,所以即便不是节假日,周末有时也会和母亲一起出来逛街吃饭等。我个人目前工作两年,单身状态,谈过恋爱,对恋爱和婚姻都无排斥或者阴影。对我来说,父母离婚并没有多少负面影响;这还是保守的说法,我很想说父母离婚其实挺好的,因为本不合适的两个人勉强在一起只会更不幸福。”
所以,孩子并没有那么脆弱,很多孩子都理解并支持父母的离婚决定。当然,从他们的叙述当中也可以看出,他们一定在之前就拥有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并不担心离婚会改变父母对他们的意义。
所以,如果父母之前做的够好,就别害怕离婚这件事会伤害到孩子,别低估孩子理解生活的能力,如果就之前就对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那也别继续加深这种影响。
别委曲求全自己,别苦苦消磨对方,未来是迷雾中行走,你不走,怎知前方的路途是平坦还是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