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鸟皮鞋 富贵鸟正式退市 鞋王之路为何走“斜”了?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8-17 14:10:51
分享:

经历了3年的停牌之后,港股上市公司富贵鸟将于8月26日,被取消上市公司地位。这家1995年开始生产男鞋,1998年-2012年期间获“首届中国鞋王”“中国真皮鞋王”“中国驰名商标”等众多奖项的老牌鞋业巨头,于2013年在香港上市,可在上市至今的6年时间里,一半时间都在停牌。

  曾经风光无限的老牌鞋王,到底做错了什么,才一步步走到退市边缘?8月24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财经评论员万喆和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做客演播室,深度解析。

  濒临退市富贵鸟做错了什么?

  2019年8月9日,香港联合交易所向富贵鸟发出函件,告知其最后上市日期为2019年8月23日,而股票上市地位将于2019年8月26日上午9时起取消。8月21日、22日,富贵鸟公告称,其已向港交所方面申请复核取消公司上市地位决定;并已于21日收到港交所回复接纳其申请,随后将通知其复核聆讯日期。

  万喆:在资产泡沫中游泳泡沫退了已身无一物

  财经评论员万喆:富贵鸟的经历当中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把资产泡沫当机会并投身其中,等泡沫退去就会发现已身无一物,它投P2P企业的时候,可能觉得收益比较高,实际上是非常盲目的。这个情况不只是富贵鸟有,鞋业,服装、时尚类企业很多都有过类似经历,连宝洁这种企业2008年也曾多领域大举扩张。有过这种选择的企业,后来都可能面临极大困境。

  刘戈:富贵鸟成在坚守本分败在不守本分

  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改革开放初期有很多企业做鞋,包括富贵鸟在内,有一些企业是最早有品牌意识,有质量意识的,在很多企业还在粗制滥造走量的时候,他们就脱颖而出了,这就是坚守本分,因为把产品做好就是本分;但慢慢地一些企业开始走上另一条路,比如说上市了,诉求就多了。

  我查了一下,富贵鸟的法人代表同时也是25家企业的法人代表,福建石狮法院有关金融合同违约的案子,富贵鸟股份和富贵鸟矿业,在五六十项合同纠纷里是共同的被执行人,这不能叫多元发展了,而是过多过滥。那些他们根本不了解,也不擅长的领域,一旦出现环境巨变,就会重创他们自身。

  万喆:富贵鸟翻盘概率极小

  财经评论员万喆:虽然有申诉和复核的机会,但港交所关于退市有严格的规定,停牌时间过长、股票交易量达不到一定量,都可能触发。另外,富贵鸟前后发了三只债券,目前大家普遍认为,基本上算是实质性违约。并且它还有很多关联性的担保,以及一些资金的拆借。这样的话,资金链非常紧张,后续翻盘的机会应该说极小。

  行稳致远企业如何不走“斜”路?

  东吴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纺织服装行业首席分析师马莉:2014年到2018年,整个鞋服行业复合增速大概在百分之五点几,鞋子的增速也差不多,但内部存在差异:偏正装的,比如皮鞋这一部分,市场没有增长,甚至是萎缩的,即便是头部企业,这几年规模都没有太大变化。相反,因为成本费用上涨,利润出现萎缩。这一状况未来2-3年都很难发生变化。

  运动品类的增速则非常快,有接近15%左右的复合增速,头部企业甚至更快,而且消费者在朝龙头品牌集中,看好运动品类在未来2-3年的发展。

  万喆:消费者的需求在升级公司管理更需要升级

  财经评论员万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鞋企都不景气。但我们又看到一个非常潮的现象,就是炒鞋,一双球鞋可能卖到几万块钱,而且还在不断交易。所以,市场是有需求的,但现在这个需求跟鞋企过去的理解和想象已经完全不一致了。消费者、市场的需求变了,企业就应该跟上,我们注意到很多民营的家族企业在产业继承的时候,创始人的理解往往代表了企业的理解,如果个人认知陈旧,企业认知也会出现问题。

  刘戈:企业创品牌难上加难但还得迎难而上

  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电商的爆发式增长,对传统消费品制造企业是一个重大挑战。在服装鞋帽这个领域,原来的品牌,要有很好的设计、广告、橱窗,能够营造出来所谓高端品牌的氛围,然后产生溢价……但这样一条走了很多年的道路,现在看来是走不通了。

  电商冲击之下,对于很多处在奢侈品和便宜货之间的中间企业,要么产品大卖考验初心,还能不能坚持做“笨事情”;要么低价冲击,彻底失去市场。这确实很难,但回过头看,鞋还是刚需,皮鞋一年也还有40多亿双的产量,产业集中度也很低,那脱颖而出靠什么?还是得靠品牌。

  万喆:市场已变企业思维要跟上时代变局

  财经评论员万喆:富贵鸟这样的企业,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后民营企业兴盛的一个代表。从最初几个兄弟一起干到越做越大;从最开始主业还不清楚的旅游品公司,到专注鞋业;从埋头做产品到上市,不乏野蛮生长的意味。但上市是一个重大变化,意味着跟现代治理结构全面对接。另一方面,消费市场的改变是需要花心思研究的,不能想当然地觉得年轻人喜欢什么。

  刘戈:企业衰落可能是本事不够企业崩溃也许是因为“本事太大”

  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市场总是大浪淘沙,本事不够,竞争不过别人就衰落了,也是常有的事。但很多企业崩溃,可能需要警惕的其实是本事太大。

  比如说上市,企业有钱了,它觉得终于有能力干一直想干的事了,但这种信心跟自己真正在从事的、一步步做出来的业务相比,既缺少事实基础,也容易被想象美化,最后搞不好就是一条不归路,很多制造业和实体企业都出过这样的问题。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