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节活动障碍
患肢常呈屈曲状,活动较健侧差,蹬踩力量位于另一侧。髋关节外展受限。
2、患肢短缩
患侧股骨头向后上方脱位,常见相应的下肢短缩。
3、皮纹及会阴部的变化
患儿的臀部以及大腿的内侧皮肤皱褶是不对称的,并且患侧的皮纹较健康侧深陷,且数目增加。而女婴而会出现大阴唇不对称以及会阴部加宽症状。
2 小儿髋关节脱位的表现:幼儿期的表现1、跛行步态:
跛行常是小儿就诊时家长的惟一主诉,一侧脱位时表现为跛行,双侧脱位时则表现为“鸭步”,患儿臀部明显后突,腰前凸增大。患肢短缩畸形:除短缩外,同时有内收畸形。
2、患肢短缩畸形:
除短缩外,同时有内收畸形。
小儿髋关节脱位如何自查首先观察新生儿下肢的外形,可见两侧,臀部增宽,大腿短粗,小腿细长,如为单侧脱位,我们可看到两侧腹股沟的皮纹长短不一,而且患侧臀部及大腿皮纹也会增多、加深,会阴部增宽。如发现上述情况,可再进行以下试验,以进一步确定有无髋关节脱位。
1、新生儿平卧,将其两足齐平,两踝部靠拢,然后屈膝约90°。如发现双膝高低不平,则是由于股骨脱位后上移引起,高侧则为脱位侧。
2、新生儿平卧,使其屈膝、屈髋各90°(成直角),然后握住毛毛双膝外展,如为正常,应双膝外侧能够触及床面。如有脱位,则不能触及床面。有的在外展至75~80°时会突然有一感,以后才触及床面。
4 小儿髋关节脱位治疗1、保守治疗
保守疗法的理论基础是Harris定律,即头臼同心是髋关节发育的基本条件。为了实现复位后髋关节的稳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选择一个维持髋关节稳定的姿势,传统的蛙式位是最理想的姿势,但不利于股骨头的血液供应。
②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选择支具、夹板或石膏固定,要求稳定、舒适、方便、便于尿便管理,最好能使髋关节保持适当活动。
③选择髋关节发育的最适宜的年龄,年龄越小越好,一般以3岁以下为宜。
④头臼比例应相称,如比例失调,则不能维持髋关节的稳定,甚至治疗失败。
⑤复位维持一定的时间,使关节囊回缩至接近正常,去掉固定后可不再脱位。通常需3~6个月的时间,患者年龄越小,固定时间相应越短。
2、手术治疗
(1)Salter骨盆截骨术
Salter手术除了使股骨头复位之外,主要是使异常的髋臼方向变为正常的生理方向,相对增加了髋臼深度,使股骨头与髋臼达到同心。年龄在1~6岁的髋关节脱位者,包括手法复位失败者可采用此术。
(2)Pemberton髋臼成形术
是通过髋臼上缘上1~1.5cm平行髋臼顶斜坡进行截骨,将髋臼端撬起向下,改变髋臼顶的倾斜度,使髋臼充分包容股骨头,使髋臼达到正常形态。年龄超过7岁,或6岁以下髋臼指数超过46°者可选用本术式。
(3)股骨旋转截骨术及股骨短缩截骨术
股骨旋转截骨术适用于前倾角在45°~60°以上者,应与上述手术同时进行。一般于小转子下截骨,通常用线锯,截骨后近截骨端内旋或远截骨端外旋,用4孔钢板固定,但要注意不要过度。
股骨短缩截骨术适于年龄偏大,Ⅲ度脱位,特别是术前牵引未到位者,亦在小转子下截骨,短缩2厘米左右,也可同时矫正前倾过大,然后也用4孔钢板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