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症状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卧不安,异常痛苦,常伴有尿频、尿急及性交痛。具体的症状为:
1、急性期白带增多,白带特征是白色稠厚呈凝乳块或豆渣样。若有外阴炎时外阴可见界限清楚的红斑,并且在大的红斑周围,可见小的卫星病灶,有时可见到外阴部的抓痕或外阴皮肤的皲裂。也有分泌物无味而呈黄白色。环境温暖时,如在床上或空气流通受限时,或患者穿紧身衣裤或合成织物时症状会加重。
2、阴道黏膜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红斑,红斑可延续至子宫颈外口,阴道内分泌物常呈块状黏附于阴道壁,当将块状分泌物擦除后露出红肿的黏膜面。急性期还可见到白色块状物下有受损的糜烂面及表浅的溃疡。
3、有时炎症边缘也有小结节和水泡,如果周围大片组织均已受累,则可见感染区干鳞屑状,边缘清楚(湿疹样变)。裂伤和溃破处常有抓痕。
4、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感染菌属及菌株以及患者的易感性,症状轻者可仅有轻度瘙痒而没有其他的临床症状。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与其他感染细菌不同,酵母菌不会沿宫颈管上升,因此不会引起假丝酵母菌移行相关的继发病症。
5、假丝酵母菌感染常发生在排卵周期的晚黄体期,即月经来潮以前的1周内。
6、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特点是阴道分泌物特别多,几乎所有病例均有严重的外阴瘙痒,且常伴有外阴烧灼感,甚至出现阴道疼痛及刺激感。典型分泌物为乳酪液样。小阴唇多有水肿、红斑,阴道充血明显且常附有白色膜状,剥去白膜,可露出红肿黏膜面。急性期能见到糜烂面或浅表溃疡。
7、对于无症状的阴道寄居及有症状的外阴阴道炎在病原菌及病原菌的特征上无差别。由于假丝酵母菌在无症状的阴道寄居时往往仅见到芽孢而很少见菌丝,故在有症状患者的分泌物中找到芽孢和菌丝即可做出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的诊断。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原因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一种容易复发的妇科炎症,一旦复发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要解决复发的问题,首先就是要了解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复发:
1、治疗不规范:外阴阴道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急性外阴阴道炎治疗不彻底所致,或各种原因造成阴道内环境发生改变时,几句的念珠菌数量增加,并形成菌丝而引起临床再次发作。
2、妊娠期:在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会有所提高,这是因为孕期雌性激素增高,为念珠菌增加了生存的条件。
3、抗生素使用不当:应用抗生素可以造成阴道内菌群失调,给假丝酵母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机会。
4、外阴阴道念珠菌耐药性: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常由非白色念珠菌所致,而大多数非白色念珠菌对咪唑类的敏感性下降。
5、伴侣未治疗:如果女方治疗了而性伴侣未治疗,致使病菌长期潜伏,会通过性生活再次感染女性。
6、糖尿病、免疫减弱或缺乏。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
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关键在于消除诱因,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若有糖尿病应给予积极治疗,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不过因为产后女性群体比较特殊,尤其是还在哺乳期的女性,用药上尤其要遵从医生的建议,不能擅自用药,以免影响宝宝的健康。
1、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可局部用药,也可全身用药,主要以局部短疗程抗真菌药物为主。全身用药与局部用药的疗效相似,治愈率80%~90%。唑类药物的疗效高于制霉菌素。
(1)局部用药:可选用下列药物放于阴道内:
①咪康唑栓剂,每晚1粒(200mg),连用7日;或每晚1粒(400mg),连用3日;或1粒(1200mg),单次用药。
②克霉唑栓剂,每晚1粒(150mg),塞入阴道深部,连用7日;或每日早、晚各1粒(150mg),连用3日;或1粒.(500mg),单次用药。
③制霉菌素栓剂,每晚1粒(10万U),连用10~14日。
(2)全身用药:对不能耐受局部用药者、未婚妇女及不愿采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口服药物。常用药物:氟康唑150mg,顿服。也可选用伊曲康唑每次200mg,每日1次,连用3~5日;或采用1日疗法,400mg分2次口服。
2、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多数患者复发机制不明确。抗真菌治疗分为初始治疗及维持治疗。
(1)初始治疗若为局部治疗,延长治疗时间为7~14日;若口服氟康唑150mg,则第4日、第7日各加服1次。
(2)常用的维持治疗:氟康唑150mg,每周1次,共6个月;或克霉唑栓剂500mg,每周1次,连用6个月;或选用其他局部唑类药物间断应用。
(3)治疗注意事项:在治疗前应作真菌培养确诊。治疗期间定期复查监测疗效及药物副作用,一旦发现副作用,立即停药。
3、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局部治疗为主,7日疗法效果佳,禁用口服唑类药物。
4、性伴侣治疗:无需对性伴侣进行常规治疗。约15%男性与女性患者接触后患有龟头炎,对有症状男性应进行假丝酵母菌检查及治疗,预防女性重复感染。
5、随访:若症状持续存在或诊断后2个月内复发者,需再次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