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趣事
程世平
农历庚子年初春,病毒来袭,疫情蔓延,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人人响应政府号召,自觉“宅”家避风险!
然而,“宅”家未必真闲着,人们自寻其乐,皆有趣事可干,既为抗疫做贡献,又各有所获。光阴没有虚度,可谓一“宅”双得!
以前,我和老伴玩趣味相投,玩性大,好出游,总是经受不住外面世界的诱惑,管不住自己的腿脚,但凡晴好天气,我们不是乘公交坐地铁跑到闹市区逛商场,就是自己驾车跑到近郊游山玩水。一旦小孙女由她外婆接去带上十天半月,我就会趁机鼓捣老伴外出旅游,常常现购车票,说走就走,乘高铁一溜烟跑到外地风景名胜区玩它个心花怒放。
疫情发生以来,小区实行封闭管理,迫使我那浮燥的心和好动的腿脚得以安静下来,老实宅在家里,几天不下楼,十天半月不出小区门。开初那几天,由于过于关注疫情方面的信息,加上手机微信群有关疫情信息狂轰滥炸,真假难辨,搞得我和老伴一度惶恐不安。我看这样下去不利于身心健康,于是及时转移注意力,敦促老伴不再关注手机微信群那些道听途说的信息,更不信不传来自其它方面的谣言,每天侧重收听收看央广央视的新闻报道,一般性了解疫情信息,通过收看精品电视纪录片和优秀电视剧,以缓解恐慌不安的心情。此招真灵,从此我们心情坦然多了.
“宅”家以来,我感觉最大的收获,就是有足够时间,让我静下心来看书,给自己好好充了一回电。我平时喜欢购书,如今家里一大壁书柜重重叠叠地塞满了书籍,多半是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由于玩心大,常在外面跑,在家呆不住,一年四季紧紧张张,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就是没时间静下心来看书。偶尔取下一本翻翻,上厕所时浏览几页,好长时间都看不完一本。我常常扪心自问:时间都去哪儿啦?买来这么多好书,是用来自己读的,还是给人显摆的?庆幸“宅”在家里的这些日子,每天完成一家人一日三餐的饭菜之后,上下午各有一两个小时得以安闲,我坐下来,静下心,认认真真地看一阵书,尤其是路遥那部获奖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我从书店买回存放书柜好几年都没有阅读,这次“宅”家得以把这部佳作认真通读,看得如痴如醉,爱不释手,甚至是一边通读原著,一边收看同名电视剧,看了一遍还嫌不够,反复看了几遍才过足瘾,真让我获益匪浅。借此机会,我还阅读了几本古今中外的散文精品,偶尔有感而发,写了几篇散文随笔,竟然被市内报刊或文学网站采用,心里升腾起一种小有成就的欣慰感!
“宅”家的另外一个意外收获,那就是跟随电视镜头游遍祖国大好河山,过足了旅游瘾。央视花巨资拍摄的《记住乡愁》系列电视纪录片,深受观众喜爱,收视率创新高。以前播放时,我不是下楼散步健身去了,就是串门访友去了,等我回来,这档节目已经播放完了,偶尔看过几集,都是零零散散,断断续续,深感遗憾。“宅”在家里这段时间,恰好央视1频道和4频道正在轮换播放这部百集系列电视纪录片,我喜出望外,坚持每天转换着收看两个频道播放的这档节目,跟片追看,一集不拉,让我足不出户,周游祖国各地的古城古镇,观赏风格各异的古老建筑,了解各有特色的人文地理和历史文化,既过瘾又长见识!
更令我欣慰的是,“宅”家以来,我通过上网请教求学与自学实践相结合,学会了自发自蒸馒头、包子,还学会了揉面做面条、调馅包饺子。我自发自蒸的馒头,又白又软绵,亲友品尝后都为我叫好点赞。我泡制的腊八蒜,酸甜可口,是家人早餐不可少的一道下饭小菜。我蒸的芙蓉鸡蛋羹、炒的西红柿鸡蛋、淹制的咸鸭蛋,很受儿孙们喜爱!
当然,不只是我有长进有收获,我从手机微信圈里,也看到一些亲朋好友利用“宅”家这段时间,也通过网上请教求学,边学边干,学会了做馒头、花卷、包子、饺子和烙饼炸油条等,并纷纷在微信朋友圈里争相晒各自拿手的厨艺,让我和老伴羡慕不已。还有那些平时喜欢叫外卖,不爱下厨房的懒女懒儿们,因外卖店歇业,无奈之下,也只好向爹妈讨教,向网上求学,自己动手煮饭炒菜,居家过起小日子来了。
由此看来,没有新冠病毒来袭,不是为躲避疫情“宅”在家里,哪里有这份闲心学这学那,哪有这等乐趣和收获!我觉得“宅”家这些日子,时光没有虚度,过得有滋有味蛮充实!
如果说有什么失落和遗憾的话,那就是本应在春节期间回老家探望年迈老母,与家人团聚吃团年饭,上山给祖先和已故父亲上坟烧纸的计划,因疫情被迫取消了;还有以前每周一次前往歌乐山养老中心去探望老岳父,因疫情期间养老中心实行封闭管理,我和老伴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上山探望他老人家啦,真有点愧对老人家!当然,这些失落和遗憾都是暂时的,放弃眼前的别离,正是是为了今后更多的团聚!
眼下疫情还未消停,没有硝烟的战争仍在继续,人们还得继续“宅”家,自寻其乐。少出门,不聚集,不聚餐,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这既是为抗击疫情做贡献,也是对前线医护人员的最大关爱!
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温暖的春天已经到来,胜利的曙光已初露,待到春光明媚,山花烂漫时,我们再相约,结伴踏青赏花,游遍祖国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