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读后感摘抄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0-13 13:57:38
分享:

  《东印度公司》是一本由[日] 浅田实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印度公司》精选点评:

  ●日文著作翻译过来都有种浅显易懂的感觉,篇幅挺短,比较简略,算是东印度公司的一个小史吧。

  ●流水账,南海公司那段有点意思。 作者头尾都纠结于怡和洋行,不知为何。

  ●写得太简单、太短了

  ●内容少很多都是直接给结论,中间讲南海公司那两涨有些混乱,主题不明显。另,有几处掉了“万”字

  ●数据蛮翔实的,但数据错误太多,令我这个数学这么差的人都受不了,简直对不起书价。

  ●按时间轴串了一下东印度公司的历史,总体赶紧还行,但是仅仅是串了一下,穿插讲了一下南海公司事件。大概看看还行。但是这本小书太贵了,200页居然定价接近50元,真是想钱想疯了。

  ●只写了个大概齐!不透彻!

  ●又一本被甲骨文坑了的书……草草翻完

  ●其实是一本纯干货,但是实在是太干了,干到令人发指,200多年的事情浓缩到200页,可想而知有多干。 作者大概是通过本书概括性的整理了一下自己关于东印度公司的思路。作为读者,如果在详细了解了东印度公司的历史后,再来翻翻本书,一定会更有收获。

  ●公司流水账 南海泡沫的介绍还可以

  《东印度公司》读后感(一):阐述了东印度公司如何成立及、发展及结束的过程

  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股份公司,本书阐述了股份公司如何形成、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走向结束,及东印度公司与英国政府的关系,实乃英国政府对外经济政治扩张的代言人。本书也阐述了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股票市场如何建立及人们投机股市的疯狂行为,及最早的股市泡沫的起因经过。历次股票泡沫其实都有很多相似点,但往往失去理性和贪婪侥幸心理是最不可控的。

  看完本书,认识到了一点,若能从新旧社会秩序更迭的中抓住机会,你很有可能进入到upper level中,这要看人生的机遇,也看个人的眼光、选择。但历史的大势中渺小的我们都是上帝棋局中的棋子,我们怎么也无法跳出这个棋盘。

  《东印度公司》读后感(二):掠夺

  读书笔记295: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曾经有很多个,法国,荷兰都建立过,最终历史只保留了英国的东印度公司。

  葡萄牙舰队1498年在达伽马的率领下发现了印度,随后西欧商人蜂拥而至,跟随他们而来的舰队击败了阿拉伯人,终于开辟了海上香料航线,摆脱了奥斯曼帝国对欧亚贸易的控制,由此也标志着传统陆地国家的衰落,海洋霸权的崛起。

  葡萄牙人很快被荷兰人击败,海上马车夫在印欧航线上赚的盆满钵满,英国人成立东印度公司,试图分一杯羹,然而荷兰人的坚船利炮让英国佬屡屡受挫。从克伦威尔开始,英荷爆发了三次大战。欧洲人,特别是英国人在完成原始积累之前跟禽兽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虽然他们现在以绅士自居。海军打不过荷兰,那就用海盗,英国人为了击退荷兰,使用了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

  由于地缘政治,注定荷兰,西班牙,法国都无法成为海洋国家,英国和美国则处于天生不败的优越地理位置。英属东印度公司最终的覆灭同英国的衰落是一样的原因,英国试图从海洋国家成为陆地国家,从征服印度开始,成为日不落帝国,最终崩溃,连英伦三岛都岌岌可危。东印度公司则从贸易公司变成统治机构,最终被解散,部分在香港变成了洋行。

  记得,查尔斯兰姆曾在东印度公司干了几十年小职员,一直到退休。

  《东印度公司》读后感(三):时间线整理

  本作的遗憾:

  1.主要叙述的是英属东印度公司,对于其他东印度公司一笔带过,略有遗憾。

  2.按专题的方式写,难免时间上跳去跳回,令读者心生混乱。

  3.篇幅较小,要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浓缩在一本小书中,不少细节丢失,写作难度较大。

  4.关于后记里的怡和洋行,并不应该是东印度公司的延续,只能说是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竞争的产物。

  5.东印度公司和中国之间的联系值得更多篇幅。

  《东印度公司》读后感(四):一本小书

  东印度公司 除了大名鼎鼎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还有法国,德国丹麦一系列的东印度公司,只不过他们太过弱小,或者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在历史上慢慢湮灭了。 荷兰作为一个小国,他的东印度公司却在17世纪早期获得巨大成功,这得益于他的公司制度。当时他的英国对手数量众多,但是资本太少,抗风险能力也很差,在前期始终处于劣势。可见制度是第一生产力。好的制度,会让一切资本要素发挥最大的威力。 南海危机的背后可不是股票投机那么简简单单的事。南海公司和政府以及议员的关系不是一般的深,数十万镑被送给了他那些身居高位的支持者。作为交换,议会通过法案,同意将国债交付给南海公司换取其公司的股票,南海公司还可以用股权向个人支付国债的认购款。在南海泡沫过程中,国王乔治一世曾经担任过公司总裁,并在股票投机中大获其利,现在看起来,这更像一帮权贵割散户韭菜的过程。 在工业革命以前,世界的贸易路线是这样的,金银从美洲开采出来,运往欧洲,欧洲再用这些贵金属向亚洲采购棉织品,茶叶,瓷器,香料等一系列产品。到了工业革命以后,一切都逆转了。东印度公司只是个典型的贸易公司。 东印度公司的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的棉纺织工业依靠机器打败了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这也就逆转了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基础,即欧洲金银流入亚洲,亚洲的棉布等商品进入欧洲。这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贸易格局,英国从此开始为自己的商品在全球寻找市场。在英国国内,工业资本家为了输出商品,打破了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在政治上也压倒了东印度公司。最后由于对1857年印度人民大起义镇压不利,东印度公司被剥夺了对印度的统治权,这宣告了东印度公司的寿终正寝。 挺有意思的一本小书,关于东印度公司我们的历史书也经常提到,但是关于他的信息充斥着意识形态的观点。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了东印度公司的来龙去脉。

  《东印度公司》读后感(五):每本书都应该有所收获

  冲着甲骨文丛书的名头去的,和其他书评说的一样,的确是略有失望。

  翻译质量差,很多日文的直译。

  流水帐。但要将整个跨越三百年历史的国家型组织表述清楚,要在二百页的小书内表达完成,的确有难度。

  此书,最多算是了解东印度公司的入门读物,如果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话,还是要找些其他更详尽的历史书籍来看。

  即使是如此,每本书看了之后,都应该有所收获。

  一、关于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英国的崛起。

  了解香料贸易,英国崛起的历史书籍很多。我对这段历史算不是了解太多。但最近的阅读后发现,包括此书,都揭示了一个主题。大英日不落帝国的崛起并不是必然的。而是无数偶然因素叠加造成的结果。

  在早期的,产生巨大财富的东西方香料贸易中,在英国之前有葡萄牙,有西班牙,有荷兰。不管是国力,还是经济实力,还是前期布局,这些国家都远超过英国。

  譬如说,书中提到,1600年,伊丽莎白一世成立英国东印度公司。但到了1630年,荷兰在香料群岛建立了垄断体系。通过把居民集中到少数岛屿,奴隶化。甚至是把其他岛上的香料铲除掉,以保证香料原料的垄断。在这一体系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几无还手之力。

  这样的情形,差不多持续了一百多年。

  最终是通过战争,通过国力的形式,最终打破了荷兰的垄断。

  对我们的启示在于,一个公司的成功,并没有必然。一定是大量细节累积的结果。

  但当实力聚集到一定的程度,包括在外交联合上起得成果之后,最终的机会到来时,两个公司就能够立即分出胜负。

  以之前的社会发展速度,这样的胜负纷争决胜要上百年。而现在可能就是几年时间。

  二,关于绵布贸易

  早期,东西方贸易的主要来源是香料。但到了后期,变成了绵布为主的贸易。

  这是因为,印度劳动力低廉,气候因素物产因素,都比较适合于廉价棉布的生产。而棉布的相较原来的欧洲的麻娟织物,在性能上更为优越。

  即使后来英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地就业的需要,出台了大量的保护性政策。但最终还是无法抵挡印度棉布的输入。

  我们称之为人性的需要,经济的力量。

  在人的需求前面,再多的技巧,花招都是没有用的。

  而作为一个公司,最基本的东西,也就是要做出符合人性需要的产品。在此基础之上,再谈其他。

  三,技术进步

  1700年,英国颁布了禁止进品棉织物法,1720年颁布了禁止棉织物法。

  但这些法律,都无法抵挡印度棉织物的洪流。

  真正改变这一状态的是,到了1799年,工业革命开始,1820内,英国织物全面进入世界市场。

  更高效,更廉价的英国棉布迅速占领了世界市场。包括原来的出口国印度。

  英国人描述说,在达卡,苏拉特,这些原来印度原来生产棉织物的手工业基地不断衰落,破败。原来十五万的人口,衰落为4万。城镇被树木和疟疾吞噬。

  这只说明一个道理,只有技术,唯有技术才是决胜的跟本。

  到最后,印度棉纺织工人尸骸堆积荒野,但那又如何,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无情。

  四,南海泡沫

  书中的人类历史上的南海泡沫有较长篇幅的描述。

  有机会应该仔细看看,人类是如何在利益前面疯狂的。

  泡沫的起机是法国的成功例子。

  进一步的成功来自于社会名流的加入,包括当时的很多国务大臣,包括国王。

  但是,如果一件事情,本身不产生价值,泡沫到最后是必须破裂。

  历史就是不断是演,今天也是一样。

  五,NABOB

  土豪,财富,惊人的财富

  凡是从印度历险过的英国人,后来有三十多位成为了英国的议员,这些议席都是钱买来的。

  回来后买土地,建庄园。

  这些财富的本源来自于哪里。

  是冒险

  极少有英国人,愿意离开原来的土地,去异国探险

  就算是今天,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印度,更不要说是四五百年前。

  财富的积累的背后逻辑就是如此。今天也是一样。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