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是一本由G•希尔贝克 / N•伊耶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7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哲学史》精选点评:
●全而简略,不如少而精
●老赵看不下去了,开始广撒网吧,就当睡前消遣好了
●作者写得好,翻译得也好。我的教学参考书。
●看了整整三个月。难度对入坑来说还是很友好的 。读的时候甚至有种追剧一般的刺激。哲学史是不断审视的历史。既有理想化的思辨,也有较为悲观的经验论。这其中产生的张力真的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精华。
●有些地方很有启发,入门性的显得不够深入
●是的 我看完了 现在全忘了
●用了一年多终于读完了。 哲学、科学、宗教、艺术等都是人掌控世界的方式,单用其中一个去解释一切、解决一切,要么是迷信,要么就是扯淡。总想借其超越的人们其实早已跪拜在这些人造物之前。 禅宗能否解决现代性危机?很难说。毕竟现在它也成了一个标签,成了人的诸多镜像之一,让他可以得到更多。有点尬。 也没有办法,人很难站在历史之外拥有永恒立场,“超体”也不能。
●上卷五星,下卷四星。当惊险小说一样看都很好
●补标。当个人信念与社会现行体系产生冲突的时候(比如种族歧视),我们如果不愿意接受时该如何处置?诉诸国际人权决议当然是一种方法,或更进一步诉诸某种宗教观念或一些我们认为不证自明的正义原则。但如何才能说服那些具有不同宗教信念或者把其他原则当做不言自明的人呢?知道什么和相信自己知道什么,这两者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区别:一是拥有充足的理由去主张某事是真的、对的,一是并没有这样的理由来做这样的主张。由此,在多大程度上我们可以知道某些规范是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个问题,就成了我们是否拥有充分理由来主张这些规范之普遍性的问题。一个理由假如是有效的,一个使我们有权利声称拥有知识的理由,因而就是一个在批判性检验和相反论据面前站得稳的理由。只有那些经受住持有不同观点的人的自由而公开检验的主张,才称得上是有效的主张。
●所读第一本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一):读哲学是为了寻找一个答案
书本身的内容是很好的,但翻译个人认为就比较一般了,有一些不通顺及比较晦涩的地方,大概是个人理解关系吧。还有错别字,另外,书的英文名是A HISTORY OF WESTERN THOUGHT,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但主要还是哲学方面的。然后怎么没有介绍到叔本华?
如果是第一次看哲学类书籍,则不推荐这本书,因为里面的专业术语都是没有注释的。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二):一本不应该被遗忘的经典
这本书,是大学时候就从一个朋友那接触了的,当时还是一本,然后一拿到手就立刻放不下了。
相对于罗素、撒穆尔、梯利而言这位挪威的哥们明显没那么出名。但是他的书又是最亲近读者的一本。
不是为了枯燥的让人吞不下去的精湛的学术、不是为了让自己的思想找寻一个自由发散的道场。
他是在用人与人的态度分享着自己,感觉上和欧文亚隆文字的味道相似。
值得去细细品味。。。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三):哲学初思
这本书买了有7年,7年前看了一百多页,正值上一个读书计划结束,对民法十分厌烦,因此翻阅此书。
相比于大学时看过的其他哲学史,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居然说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这启示了我,哲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古希腊时期,人类懵懂无知,技术手段又不发达,只能去想想和结构这个世界。当城邦、社会形成时,开始了组织机构的研究,但都是形而上的。漫长的中世界由教会的神学所统治,及至文艺复兴时期,技术进步导致神没了,由此产生了新的哲学体系,延绵至现代。
我个人的理解,哲学就是解决我与我自己,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等几个层面的知识。科技在某种程度上是哲学发展的推动力。一遍看完后,转瞬已经忘了大半。毕竟哲学史只是粗略的介绍哲学人物及基本思想。要想深入学习,还得去学习原著。好在,还是吸收了一些感兴趣的知识。
学习哲学是一辈子的事,我是凡夫俗子,不求有所成就,但求净化自己的灵魂。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四):2个问题
1、一些概念没有解释:
500页倒数第二段提到了“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这2个概念是以 赛亚·伯林 提出来的,这本书中没有解释。知道这2个概念自然可以看懂书,但是不知道的人就肯定看不懂了
2、一些翻译问题:
499页的一句话,我是完全没读懂:“但是那些主动改变和扩展理解视域的人们,也必须从那个通过传统而传递下来的那个理解视域出发才行”。
这句话出现的“视域”是胡塞尔后期 发生现象学 的概念,不是视野、视角的意思,英文是horizon,但是这里为什么要翻译为“视域”?
还有一个错误:735页,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被翻译为《全权主义的起源》,极权主义很容易理解,也非常用,大陆已经翻译出版了这本书,就叫做《极权主义的起源》。但是“全权主义”我是头一次见到,后来去网上查了资料才知道意思。如果翻译为《全权主义的起源》,至少要加一个注释吧,而且《全权主义的起源》与主流的翻译方法不同,我是不喜欢这种翻译方法的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五):西方哲学史
4.10 注定是一次漫长的阅读历程。 先做一个小结。从古希腊到亚里士多德,哲学主要在讨论本体论和认识论。到了中世纪,由于基督教的兴起与壮大,阿奎那对哲学与宗教进行了调和。看起来也是为了权力服务。(为了解决共相与感官经验的矛盾,出现了上帝。个人理解)哲学也从实在论转向了唯名论。从希腊城邦到罗马帝国,关于法律与政治的讨论是关乎人的福祉的,这一时段其实是暗流涌动。
4.19
从自然科学到文艺复兴,神学不再是统治西方世界的主流思想了。自然科学的完胜上人们看到了理性之光,资本主义从君主专制走向私人资本主义。(哲学类书籍看起来很是费事,好多地方不知其所然,本打算做一张哲学主流思想发展的时间表,目前看来很有难度,读完此书,也只能对哲学史的发展了解个大概。其中一些困扰我的问题以现在的积累也只能有个模糊的理解)
4.26
看完了上册,对于知识的来源,经验论与为理论吵来吵去也没有说清楚。反倒是现代科学,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靠谱多了,过去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要批判形而上学,现在看来,或许是它太不着调了。哲学中讨论的关于伦理,法律,政治的问题是值得思考的,关于知识的讨论方法与哲学家们的思想也值得我们思考。有时候一个问题的结果并不重要。看完了上册觉得自己越来越迟钝了,有时候连句子读不懂。看了和没看好像一样,哎。。。
5.9
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
康德知识论核心:主张客体受到主体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所认识的客体是由主体的思维方式和经验方式形成的。
先验哲学的要点:存在着一些可能的条件,它们比经验上或真或假的陈述具有认识论上更为基本的地位。
5.15
伦理道德是哲学领域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形而上学直接讨论的是“善”和“恶”,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冲突又将我们推向了这个问题,法制与道德终究是无法很好的平衡。尼采的虚无主义足以让我们重新反思,然而尼采本人也没有对其理论体系做一完善的表述。回想本书内容,我仿佛也困在了怀疑论与虚无论之中。
5.19
今天终于把全书读完了,尽管还是一脑子浆糊。现在总结一下对“现代性”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