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高徒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100字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0-13 05:11:05
分享: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本由[美]斯蒂芬·金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90元,页数:40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肖申克的救赎》精选点评:

  ●喜欢同名电影和作者

  ●充满希望,好的希望。

  ●哪怕很多人污蔑他是个写通俗小说的文字商人,但在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安迪面前,你无法否认斯蒂芬·金对故事、角色所倾注的感情。光这一点,已堪称优秀作家。再加上精心编排的叙事以及不落窠臼的文笔,他是当之无愧的的小说大师。

  ●仅仅是史蒂芬金的叙述方格,我就不能自拔了,更不论这部剧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此书译者施寄青女士于2015年1月13日,因心肌梗塞在苗栗县家中过世,享龄68岁。

  ●这是安迪的故事,这更是雷德的故事。

  ●废话真多

  ●说实话第一篇肖申克监狱里的还不是蛮震撼我,倒是第二篇纳粹高徒看得我目瞪口呆OTL 想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屌

  ●还是《不同的季节》这个名字比较好

  ●肖申克的救赎是全程压抑,好在在最后一刻见到了光明 ,就像安迪爬过的管道,好在到了出口就有暴雨洗尽污秽赢得自由。而印象最深刻的纳粹高徒 ,则是越看越喘不过气,读完了那一则故事后,就再也不敢去读后面的文章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一):不自由,毋宁死!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一一没有谁能阻止对自由的向往!理想、勇气、智慧、毅力⋯⋯共同构建了通往自由彼岸的桥梁。安迪说: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好东西永远不会消逝的。加油,所有不满足于温饱的生命!我心里燃起点点烛光,在这黎明前的暗夜里,默默地为你们祝福!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二):他的作品,我只喜欢这一篇

  喜欢的书,我会反反复复的看很多遍。看这本书之前我先看的电影,随后买了原版书籍,虽然电影和原著略有偏差,但不失为上上之作,或许我给的评价有些高了,但是真心喜欢。斯蒂芬·金的恐怖小说没敢看,怕被吓到,独爱这一篇也不错。他仿佛是在写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作品虽一直得不到主流文学的认可,但他却一直在坚持,他知道自己终会守得云开见日出。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三):纳粹高徒

  一口气看完了第二篇,我想说点不一样的。

  不知道有没有人觉得,最后在杜士德要死的时候,他想给拖德留字条的那一段。让我觉得杜士德其实对拖德还是有点温情的。最开始拖德闯入他平静的生活,他是讨厌的。慢慢开始习惯了拖德的陪伴,所以扯了保险箱这一个不存在的说辞,一直牵扯着拖德。

  故事的最后,拖德终于爆发了,14岁孩子的好奇,14岁孩子找到的爱好,就这么毁了他自己。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四):呼吸

  个人是这么猜测的,俱乐部的大门打开,表示斯蒂芬的故事世界的打开,俱乐部是教会会员呼吸的地方,斯蒂芬像是一个故事助产士,而会员们艰难地生产自己的故事。

  无头的尸体依然维持着火车头呼吸法,产下一个继承了母亲灰色眼睛的孩子。那么俱乐部里的空间存在于哪里呢,里面的人是不是其实已经是无头的状态呢?维系这样讲故事的生命力从何而来呢?

  受惊的时刻,痛苦的时刻,发出火车头呼吸声的时候,可能意味着即将来到的死亡,也可能意味着即将来到人世的新生。

  嗯,设身处地想一想有点恐怖,但是不知道这样理解是不是太字面了。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五):肖申克的救赎

  人可以养成习惯,而习惯反过来也可以改变一个人。安迪无疑是特别的,他的冷静,他的知识,他泛着希望的目光,都让他拥有了走向自由的可能,但他一样不能掌控一切。对于可能面对的各种意外,他只能怀着无所谓的心情置之不管,因为担心这样一种情绪,在肖申克毫无意义。

  有些鸟儿天生就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太鲜明,歌声太甜美,也太狂野了,所以你只能放他们走,否则哪天你打开笼子喂它们时,它们也会想办法扬长而去。你知道把它们关注是不对的,所以你会为它们感到高兴,但如此一来,你住的地方仍然会因为它们离去而显得暗淡和空虚。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