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时刻观后感 《至暗时刻》的读后感10篇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0-12 08:14:17
分享:

  《至暗时刻》是一本由[新西兰] 安东尼·麦卡滕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至暗时刻》读后感(一):中国的“至暗时刻”是否更让人绝望?

  先看的电影,但因为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人物、形势等都不太了解,所以看的时候不是太入戏。总觉得演员的表演痕迹很重,没有体会到“至暗”、“时刻”。

  看书,相对而言,作者对时代、人物背景介绍的比较完全,对“时刻”的背景信息了解就比较充分。可以对之后的故事有比较好的感受,但前几章的文字渲染有点过了。总觉得开头,作者就“撑在那里”,但不知道是不是可能也是翻译的问题。

  但随着故事的推进,后续慢慢开始吸引了我。

  实际对历史的看法,在事后,往往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事件的优秀“决策者”,因为我们不是当事人,可以基于事后的结果、资料,对当时的人物进行很“轻易”的评论和批判。

  但对于当事人来说,信息的不周全、形势的恶劣、对未来的不确定、党派的倾轧、利益的争夺……等等的一切,都使每一个决断都充满了挣扎和犹豫。书虽然不厚,但将丘吉尔的艰难处境描写的还是比较完整的。

  但作者还是有比较强的倾向性,所以难免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觉得作者的一些看法有点想当然,在客观性上大打折扣。当然,如果这本书要是仅作为一个文学作品,那可能问题还不大。

  同时,丘吉尔的演讲一向为世人所称道,书中对丘吉尔在“至暗时刻”期间做的几次演讲做了简短的分析,还是OK的。

  实际在阅读的时候,一直在想中国的抗战时期。相较于英国及丘吉尔所经历的“至暗时刻”,中国及蒋介石所遭遇的“至暗时刻”更长、更复杂、更严峻、更困难!

  中国人民及蒋介石的绝望感应该更强烈!

  不管后世如何批评蒋介石,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蒋介石始终没有放弃抗日奋争,其在中国的历史上的地位就可位列榜首。

  《至暗时刻》读后感(二):1940年5月的战时内阁

  (以下内容整理自《至暗时刻》一书)

  战时内阁之所以会成立,要从首相张伯伦下台讲起。反对党工党、自由党愿意组建联合政府,前提是保守党的张伯伦必须下台。于是,在经过一番折腾后,保守党人丘吉尔以黑马之姿成为了首相,并着手组建联合政府,还组建了专门应对战争的战时内阁。丘吉尔为了平衡保守党和反对党的势力,在人员挑选上下了一番心思。

  他就任首相后,立刻致信虽为同党却更是政敌的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不止于写信,丘吉尔还清楚,他的战时内阁不可缺少他俩,即所谓亲近朋友,更要亲近对手。倘若两人中任何一个辞任,毋庸置疑,将引发大乱,他也相位难保。鉴于此,张伯伦任枢密院议长并领导下院,哈利法克斯勋爵留任外交大臣。同时,丘吉尔邀工党方克莱门特·艾德礼与阿瑟·格林伍德分别出任掌玺大臣与不管大臣。人马配齐。丘吉尔认为,张伯伦、哈利法克斯会跟自己唱反调,如此安排,可望艾德礼、格林伍德起到平衡制约的作用。在《风云紧急》中,丘吉尔写道,

  自己“在下院与艾德礼、格林伍德相识相知良久。战争爆发前十一年间,在某种程度上,我独立于各党派,与保守党、各届联合政府,与反对党工党、自由党,均有龃龉,但与前两者冲突尤甚。”

  在此关节,丘吉尔想得最多的似乎是他将遇到的抵牾以及谁与他抵牾。根据他任海军大臣时的表现,他从来做不到只安于本职,这让与他打交道的人甚为恼火。他如今又要越俎代庖。为不被人如此指责,他决定伊始便师出有名:新设并自任“国防大臣一职,且不对该职权限做任何说明界定。”他因此有了自由操控国家乃至战事的实权。为进一步巩固权力,他那晚又宣布了三项重大任命:任命亲密盟友安东尼·艾登为陆军大臣,任命工党议员阿尔伯特·维克托·亚历山大为海军大臣,任命自由党领袖阿奇博尔德·辛克莱为空军大臣。

  至此,战时内阁组阁完毕。

  《至暗时刻》读后感(三):回应几条批判性短评

  作者安东尼·麦卡滕有个人专访,大致说来是他在《至暗时刻》剧本上面做了很多历史文献的研究工作,电影能涵盖的东西太少了,而且挖掘史料后他觉得史家和大众对这段历史的某几个点缺乏认识或者说不怎么重视,所以写了这本《至暗时刻》非虚构,归类到历史传记里。具体的可以看另一篇书评《为什么要写〈至暗时刻〉?作者安东尼·麦卡滕采访编译》,编辑编译了他的几篇采访。

1. 这种跟风的坑,出版往往总是晚了一步,看电影就够了

  出一本书耗费的精力不止是改改错别字,出版社都穷,不会有钱到花大价钱买下版权纯粹是为了跟风。编辑在2018年的时候看了电影,电影里丘吉尔有趣的人物形象、人物事件演变发展传达的正能量让人印象深刻,而恰好那时候版代公司传来了编剧写的这本非虚构小传,机缘对上了。

  就出版价值来讲,首先,这两年社会上发生的糟心事多,编辑自己在工作上也碰到困难,大家都需要一点正能量。其次,讲二战史、丘吉尔的书很多,但通常都过于严肃、部头超大,很少有像《至暗时刻》这样关注短短一个月里的关键节点、关注那段时期丘吉尔的战时内阁、关注丘吉尔个人的挣扎和成长(他通常给人一种既定的伟人、斗士形象)的书。丘吉尔这么有趣,可以说是个大IP,值得深挖。最后,说实话我们不是做专业历史书籍的,我们想做的是面向大众的历史、社科读物,《至暗时刻》这本小书比较契合我们的出书方向。

2.至暗时刻”涵盖了1940年关键的四周,从5月丘吉尔任首相一职,到最终引发的6月4日“孤独”的敦刻尔克演讲,据说该演讲将军事灾难视为胜利路上的小挫折并改变了战争的进程。(全文戛然而止了? 完了之后挺失望的,想来算是一本架在丘吉尔演讲修辞术之上的某时段小简史,一本严格意义上不算传记的人物小传,一本演讲实录。里面提到不少人物事件,事件混着演讲分析还时不时夹杂着据X回忆录来补充说明,显得异常松散,还觉得有些混乱无聊,如果想了解这些,去看词条似乎更方便,想体会丘吉尔的演讲术魅力,似乎电影的演绎来的更震撼直接,总之我从中没有体会到多少作者的意图,但至少还是有些有趣的地方,人物的描写介绍还是有点意思…迷人的一段时期,迷人的丘吉尔。(这书似乎有那么不错的一点,能勾起一点阅读二战史的欲望 ”

  《至暗时刻》 深挖了1940年5月7日挪威辩论至1940年6月4日敦刻尔克撤退完成的一段激荡历史,相互抵牾的史料再现了前所未闻的有关战时内阁的一段经历。因为只讲了一个月的事情,“全文戛然而止”的感觉是正常的。作者讲人物事件,当然要用史料啊,要注明回忆录、内阁开会记录等出处啊,不然不就是他瞎掰吗?

  丘吉尔的几篇演讲,实际上是书中的另外一条线,从他5月上台发表第一篇下院演讲,议员和大臣反应冷淡(电影里也有体现),到通过BBC向全国演讲(全国民众的反应又是如何?),再到看似不可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圆满成功那天,他发表了书中最后写到的一篇演讲,整个下院都激动地鼓掌庆贺——这是丘吉尔从不受人待见到赢得民众、大臣信任的转变之线。同时,丘吉尔这个人是极为著名的演说家和作家,他的“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在任何一块滩涂战斗”等演讲家喻户晓,作者麦卡滕是作家出身,自然会被他的语言文字吸引,所以书中才会有这样的篇幅去写丘吉尔的演说。

  的确,读完这本书会“勾起一点阅读二战史的欲望”。多谢肯定。

3. 节选了丘吉尔几段精彩的演讲。单纯的文字让其效果有所折扣,不过也足以吸引我去观看电影。

  回复如上。

4. 体例混乱的演讲汇编,幸亏有豆瓣试读本,不然又花冤枉钱了

  这是我们做试读本的时候疏忽了,想从历史事件、人物演说、人物形象多方面入手,把《至暗时刻》这本书的几个点都说全了。但可能太贪心了吧,人物演说反而最突出,让人误解为演讲汇编。书本身讲的是历史,从丘吉尔上任首相到完成敦刻尔克撤退的那一个月的历史,不是演说汇编。

  后来我们有更新试读本,更新版可能描述更准确,不会让人产生误解。

  《至暗时刻》读后感(四):战胜至暗时刻的丘吉尔

  丘吉尔本人的一生可谓精彩绝伦,不同的身份角色以及翔实的文献记录都使得这位政治家要比同时期的大碗更有书写可能。不同于陈见印象中的政治家,丘吉尔确实要生动可爱得多,而这本书也着力还原了作为普通人的丘吉尔。 丘吉尔夫妇伉俪情深,互相叫唤昵称,他称呼妻子为“小猫”,而妻子叫他“哈巴狗”或“胖猪”。同名电影中,有丘吉尔爬到床底下找小猫的情节,忍俊不禁,以为是又一枚猫奴。在夫妇通信的结尾还要画一只对方昵称的小动物。这对画画很优秀的丘吉尔想来是很拿手的吧。丘吉尔自诩为“半个美国人”,那么因为被嘲讽的利己主义,他也被保守党议员称为了“半个美国种”,活着只为自己。喜欢抽雪茄,甚至是在床上,这也是他本人的经典形象标签。非常热爱洗热水澡,而且喜欢在浴缸里翻跟头,不知当时的浴缸设计有多大,当然是水花四溅,以致溢出的水通过地板渗到楼下。厉害的是,翻跟头洗澡时还要口述演说文稿,想想那已经是个老爷爷的年纪了。由于喜欢穿粉色丝绸睡衣,他倒不介意自己看似“一头非常可爱的猪”。在思考时不停地敲击座椅上的木制扶手,以致于敲掉了扶手上好几层的光漆。感觉是超级自信,特别喜欢比V手势,这也成了他的经典形象标签。如果创作空间允许发挥,丘吉尔大概是能被媒介塑造出好多的插画吧。当然,关于他个人脱离政治家这一角色的印象不胜枚举,丘吉尔本人要比其他政治家有魅力得多。 正如书名,那样的时刻,对于欧洲,对于英国,对于丘吉尔本人都是需要克服度过的黑暗时刻。当世界迎来20世纪时,却并不是所谓的美好新世界,而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时期,几个国家之间相互勾结。法西斯主义甚嚣尘上,德军已经向法国进军,战火很快要烧到家门口。由于战局持续失利,英国政界与民众呼吁无力改变的张伯伦下台,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丘吉尔出任首相。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个位置是烫手的山芋并不好接,国王对于他是不信任的,保守党是持异义的,连好哥们罗斯福都提供不了帮助。对于丘吉尔本人,此时,他既要在滚滚的历史车轮中挽救大英帝国的命运,还要让改变别人对于自己的陈见。所以他选择了力挽狂澜,坚持抗战。 之前看到有讨论过性格分析,奉行绥靖政策的张伯伦本身就非常保守,因为小时候的环境导致了其非常内向的性格,而他对花鸟的博物倒拥有很大兴趣。反之,丘吉尔从小就是冒险主义,喜欢那些小兵人游戏,期盼着自己能亲自上战场立下赫赫军功。这也和他选择坚定抗战到底是有一部分相关原因的。个人觉得这样的选择对于他此前作为一位政坛异类也可以说是一次决定性的博弈。达达尼尔计划的失败,加里波利半岛战役是丘吉尔挥之不去的阴影,这场持续八个月的战斗,伤亡近四十万人。据说,这场失败的战役困扰了他27年,令他很是抬不起头,而每次议会也被党派不断作为耻笑的把柄,丘吉尔也为此辞掉了海军大臣的职位。虽然海军大臣很失败,不过丘吉尔在任期间还是做出了一些实务的,比如他改变用煤炭军舰的为使用石油为燃料,把大炮装到船上,发现了石油作为燃料的重要性,插一句,他还在1938年时使用了坦克作战。在政治生涯的起落中,丘吉尔还任过财政大臣,但这也是无法绕过的败笔。他实施的一项财政政策导致了英国经济衰退,罢工纷起。所以说,丘吉尔在出任首相前的作为一个政治家其实是相当不靠谱的,无怪有那么多恶语,竟然把一个国家交给了整天醉醺醺的酒鬼。 因而这也是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注定要力挽狂澜的一刻,丘吉尔在远离政治时已经做了好多年的“修身养性”。个人倒觉得他的这些爱好也促使了他有力地摆脱了阴郁的“黑狗”时期,他喜欢画画,不像那位油漆匠希特勒只是可看,丘吉尔画画水平还是不错的,还喜欢养宠物,盖房子,游泳等等,热爱生活的人是不会匮乏战斗力的。 除了靠超强的战斗意志显然是不够的,政治家都需要过硬的政治手腕,那么丘吉尔的长袖善舞之处是演说。本书也选录了多篇他的演说文稿,不得不说,演说本身是极具煽动性的。即使是现在,一些国家的大选仍是要通过演说去鼓舞人心。书中的97页左右也专门针对“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toil,tears and sweat”进行了修辞学上的分析。丘吉尔非常懂得利用语词直击人心,粗略阅览,其演说文稿中的“我所能奉献”,“动用全部力量”,“赢得胜利”,“不可征服”,“战斗到底”,“全力以赴”等语词都是极具感情色彩。这些语词通过演说被赋予了一种力量感,达到了话语所形成的“权力”效应,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当然,能够完成一篇篇如此精彩的演说,得益于丘吉尔在文辞上的训练,这和他受到的贵族教育以及早年从事记者经历,甚至下野时仍不忘训练文辞是离不开的。 当然,我和这本书的作者一样,丘吉尔是恰好的人物,他抓住了这样一个时机,在黑暗时刻力挽狂澜。他在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孤注一掷时,拥有了才能恰逢其时的运气,他的演说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政治和历史,他都下对了险棋,这都非常需要胆识。

  《至暗时刻》读后感(五):《至暗时刻》:至暗即光明之始

  《至暗时刻》:至暗即光明之始

  文:张秋 原发于:澎湃新闻app

  前一阵民间流传一段视频,电影《至暗时刻》中丘吉尔在英国国会下议院发表的那次著名演说“我们将战斗到底”,被配上了沪语版“垃圾分类总动员”的台词,让“丘吉尔”也为上海的垃圾分类贡献了一点力量。搞笑之余,也可见这场高潮戏的精彩,乃至电影上映一年多后,它仍然被惦记。言归正传,如今新西兰剧作家安东尼·麦卡滕的非虚构作品《至暗时刻》已正式出版。据作者所述,对演说的痴迷及其力量的探寻,正是他写作本书及电影剧本的动力原点。他曾潜心研读尼赫鲁、列宁、乔治·华盛顿、希特勒、马丁·路德·金等人的演说,叹羡丘吉尔竟在短短三周内撰就三篇不朽的演说,且完全亲力亲为。本书即以1940年6月4日丘吉尔发表最后一次演说作为收尾,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麦卡滕身兼作家、剧作家、电影制作人三职,他的写作游走跨越于虚构和非虚构两端,操刀的《万物理论》《至暗时刻》《波西米亚狂想曲》《教皇》四个电影剧本,均属于人物传记类,产品线清晰,发展前景看好。前三部电影均为奥斯卡获奖片,《万物理论》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奖。预计今年首映的《教皇》和《至暗时刻》一样,由他改编自自己的非虚构作品,《上帝之城》的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执导,两位英国大牌明星乔纳森·普雷斯和安东尼·霍普金斯分饰两位教皇,值得期待。

  《至暗时刻》在写作上一个最明显的特色,如书名所示,是它提取了历史上某一个具有深远影响和决定性意义的特定时刻。具体地说,即1940年丘吉尔出人意料地升任为首相,到英国远征军几乎全部撤离敦刻尔克的这段时期。值得注意的是,书名和片名都没有急于去突出或者说“营销”丘吉尔这个伟人,而是突出了“时刻”、时势。后者通常只是被作为背景,但在本书中它赫然跃居前台,跃居于人之上。作者与之呼应的一句话,颇有见地:“和平年代,丘吉尔绝无用武之地。他的禀赋是危急之秋及如何化险为夷时、需要勇气及如何激发勇气时、面临风险及如何藐视风险时亟需的禀赋。”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至暗时刻,却造就了丘吉尔个人历史上的高光时刻。

  《至暗时刻》的写法,与茨威格的历史特写《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异曲同工。我们从中看到的,是经过“压缩”的“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一起起不同寻常的事件挤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急遽“发作”,使得丘吉尔这头“非常可爱的猪”成为如茨威格所形容的一颗闪耀的星,“普照着暂时的黑夜”。

  如果说,书中突出了黑暗的力量——准确地说是“反力量”,正是黑暗铸就了星辰,那么具体到丘吉尔身上,作者又突出了语言的力量。《至暗时刻》的另一个特色仍可归结为“压缩”,它在将历史压缩到“至暗时刻”的同时,又将这一“时刻”压缩到丘吉尔的演说,其作用,正是借助语言之力振奋人心,撕破黑暗。如书中所言:“手段无他,唯有话语。”作者对丘吉尔的修辞术细加评析,令本书延伸出一个重要的附加值。他通过对希特勒和丘吉尔演说的对比,指出两者之间一个貌似细微却十分核心的差别:在希特勒的演说中“我”字贯穿始终,而丘吉尔则深知“我们”两字的威力。“若要英国民众通过其演说明了他们将要经受的考验,就是两个帝国——一个是民主的为民的帝国,另一个是极权且极其邪恶的帝国——之间势不两立的决战,丘吉尔清楚,‘我们将要’远比‘我将要’有效”,作者的这一精彩洞见,超越了修辞。

  非虚构写作离不开案头功夫。作者不但为本书做足功课,还通过在英国国家档案馆细读战时内阁会议纪要,揭示了一个听上去令人反感的“真相”:丘吉尔曾主动且郑重其事地酝酿过与希特勒媾和。他并不认为这贬低、玷污了伟人的形象,而是恰恰相反。作者将书名所指的“至暗时刻”,解释为丘吉尔经历的上述时刻(当然,广义地去理解也没错),且在跋中分析其心理根源——以往大错连连导致的负罪和自疑。丘吉尔为何最终选择与希特勒死磕到底?英国精神科医生、作家安东尼·斯托尔在《丘吉尔的黑狗》一书中,从丘吉尔长期罹患的忧郁症(他称其为“黑狗”)这一角度,做过专业、独到的分析。历史的“真相”既包含事实真相,也包含相关决策者、当事人的心理真相,它们因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被揭示的往往只是某些局部,所以“真相”如同一幅未完成的拼图。只要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并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史家和其他各路作者都值得钻进去一探究竟,他们的种种发现都值得尊重。人们可以抱着不同的出发点去质疑和鉴别“真相”,但不应以各种理由害怕“真相”。

  人类历史上曾经经历,并仍将经历类似或者不同的“至暗时刻”,有些悲剧还会不停地重演,成为马克思所说的闹剧。然而从大历史的角度看,至暗即光明之始。总会有人出来振臂一呼:“我们将战斗到底。”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张艳

  《至暗时刻》读后感(六):为什么要写《至暗时刻》?作者安东尼·麦卡滕采访编译

  安东尼·麦卡滕是《波西米亚狂想曲》《至暗时刻》《万物理论》的编剧,要说这三部人物电影有什么共同点,他本人在采访中说道:“一个豪情壮志、大胆追梦的个体,这就是我描绘的主人公。” 本文编译了麦卡滕的三篇采访,他就电影《至暗时刻》和同名历史传记的写作谈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电影《至暗时刻》讲述了1940年五月至六月的短短四周的故事。麦卡滕作为编剧,把繁复的史实、立体的人物形象、无与伦比的演说雄辩融汇成了一部跌宕起伏、激励人心的历史作品,特写人类历史上的一段至暗时刻,而这也是丘吉尔陷入深忧与自疑的个人的至暗时刻。

  讲述丘吉尔故事的挑战

  丘吉尔的荧幕形象有很多,但他的许多维度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比如他的智慧、浪漫和自我质疑,我想要补足这些方面。他向我们展示的形象被塑造为一个神话,而不是普通的人类,仿佛他天生就是个抽雪茄的坏脾气的糟老头。我只做了一点研究,便发现他是个“无尽的玩笑”式的男人。他的情绪起伏很大,他的想法很多,但同希特勒媾和绝对不是其中之一。我在研究中发现,1940年5月,他的立场每天都在变,有时甚至后一小时就推翻了前一小时的想法。我觉得这样非常触动人心,因为他突然就变成了三维的人,而不是英国旅游业的特产。

  观众能从电影中体会到语言催生行动、团结众人的力量,并且与今天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能产生共鸣。丘吉尔是一位出色的演说家,有许多精彩的演讲,如何挑选他的话语来刻画这一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是我面对的难题。大约十年前,我就有了讲述丘吉尔的故事的想法,花了6年时间发展成型。丘吉尔是语言大家,我要把写下来的话借丘吉尔之口传达,似乎是太傲慢了。再说,丘吉尔在英国的地位,加重了写作的负担和危险。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认真细致地研究了丘吉尔的演讲和书信,把能挖的材料都挖了一遍,接着,我自动变成了丘吉尔的腹语术表演者。这其中的关键是要尊重历史,兼顾众多人物的多面性,尽可能做到全方位展现。

  拍成电影后,最令你振奋的一点是什么?

  一位出色的演员说出伟大的演说辞,这让我振奋。同样让我振奋的是,我为丘吉尔写的台词经由一位出色的演员之口,补充了我们不知道的丘吉尔的那一面。在Gary Oldman之前,有许多人演过丘吉尔,但只有他才胜任丘吉尔这一角色,把一个全然不同的丘吉尔演得活灵活现。

  写作过程

  我在动笔前就想好了结局,结局是他会就这一关键事件做出决策。我意识到自己有三个支点可以撑起整个框架,它们就是丘吉尔的三篇至伟的演说。

  我的书架总少不了这么些书,书的主题或可概括为“改变世界的演说名篇”。这些书讲的是一个道理,即演说改变世界的作用尽管遭到质疑,但已多次恰逢其时地为史所证:言当时之须言,聚化为符合当时要求的思想,再由时势所呼之干才说出。在这些演说汇编中,我总能读到至少一篇丘吉尔的杰作。通常两到三篇。他的演说读来略显老套,气势凌人,且有玩弄词藻以至于夸夸其谈之嫌,虽则如此,但绝不乏精词妙句,华彩节段,足令纵使是上下千年的听众刻骨铭心。(摘自《至暗时刻》前言)

  有了骨架,接着我只要添加戏剧性的血肉就可以了。历史总是不完整的,某些片段会褪去,而你必须要填补这些空隙,必须全身心投入研究去推测当时发生了什么。如果我们不知道当时他说了什么、有什么感受,那就得推测他可能有什么感受。我就是这么写的。

  你在写作中是否想过,我们现在需要一个丘吉尔式的领袖?

  我觉得我们一直以来都需要伟大的领袖。我的创作在英国脱欧和特朗普上台之前。不论是4年前我在写作时,还是现在,我们都有这样的一个需求,我们需要伟大的领袖。但问题是,什么定义了一个伟大的领袖?希望这部电影可以为这一讨论提供一些想法。

  为什么成书出版?

  因为我做了太多的研究,有太多的东西想要表达,没有办法浓缩进一部电影中。我尝试着做一个历史学家。那段历史和领导力的主题实在是太有趣了。

  访谈原文:

  https://nineteenquestions.com/2016/01/11/anthony-mccarten/

  https://www.awardsdaily.com/2017/10/24/interview-anthony-mccarten-takes-great-winston-churchill-darkest-hour/

  https://www.stuff.co.nz/entertainment/film/100342049/filmmaker-anthony-mccarten-is-the-kiwi-behind-the-blockbusters

  《至暗时刻》读后感(七):沧海横流显本色

  温斯顿·丘吉尔与罗斯福、斯大林无疑是二战同盟国的三大杰出领袖。假如没有丘吉尔,英国在二战中的命运和历史很可能就会改写。他在纳粹的魔爪即将伸向英伦三岛的艰难时刻,临危受命,出任英国首相,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丘吉尔走马上任之后在议会下院发表的第一次演说——“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充分显示了他不屈不饶的斗志与献身精神,因而名垂青史,传诵至今。

  然而,历史的细节与真实远比那些高光时刻隐秘和复杂得多。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至暗时刻》、《万物理论》的编剧安东尼•麦卡滕的历史传记作品《至暗时刻》,抓取了二战中的一个关键时段,即以1940年5月9日英国国会有关挪威事件的辩论至1940年6月4日敦刻尔克大撤退完成的一段激荡历史为中心,从相互抵牾的史料中再现了前所未闻的丘吉尔与英国战时内阁的一段关于战与和、斗与降的博弈经历。麦卡滕独辟蹊径,从历史、心理、语言等角度,把“伟人”丘吉尔拉下神坛,既展现了丘吉尔在危急时刻运筹帷幄、果敢坚定的领袖品质,也如实地呈现他曾有过的犹疑和彷徨。尤其是丘吉尔在此期间两次逆转历史的恢弘演说,让读者一窥这位力挽狂澜的领袖的领导能力与人格魅力。

  丘吉尔出身在一个权贵之家。父亲伦道夫曾任英国财政大臣、下院领袖,是公认的雄辩家。丘吉尔继承了父亲的这一遗传基因,然而他那雄辩滔滔的口才的养成却非一朝一夕之功。14岁那年,他进入名校哈罗公学就读,但学业平平,惟独对英语语言、历史这两门课情有独钟。加入哈罗公学军校预备班后,他参加击剑锦标赛,诗歌背诵比赛频频获奖。不过,为了考取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他考了三次方才被录取。在父亲去世前的一个月,丘吉尔以150名学员名列第八的优异成绩毕业。之后,以中尉军衔加入英军轻骑兵团,先后到古巴、印度、南非服役。在印度服役期间,他深感自己所受的教育还远远不够,于是让母亲寄来大量的历史、哲学、经济等方面的书籍,每天读书四到五个小时,包括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麦考利的《英国通史》,柏拉图的《对话录》、苏格拉底的著作,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论著作,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著作,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诸如此类,遍览无遗。他甚至研读英国议会辩论及立法发展共计27卷的《年鉴》,既是一次严苛的脑力强化训练,也自觉地为将来的天降大任而厉兵秣马,做好准备。

  1900年10月,未满36岁的丘吉尔终于当选为国会下院议员。之后,历任殖民地次长、贸易大臣、内政大臣、海军大臣、殖民地大臣、财政大臣等职务,在英国政坛摸爬滚打,反复锤炼。一战中,担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由于一意孤行,导致英国海军损失惨重,其把控战局的能力遭到新闻界与下院的的猛烈抨击,他只得从海军大臣的岗位上灰溜溜地下台。然而,百折不饶、头脑清醒是丘吉尔难能可贵的品质。纳粹德国崛起之后,他是英国政坛少有的对纳粹的威胁和独裁本性予以揭露和批判的人。二战爆发之前,英国政坛的绥靖主义思潮蔓延,丘吉尔警告:如果任由德国肆意妄行,它觊觎奥地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与罗马尼亚,只是早晚之事。历史的发展证明了丘吉尔的预言具有惊人的准确性。

  丘吉尔受命于危难时刻,于1940年5月9日在国会发表的第一次演讲,表达了与法西斯德国誓不两立、战斗到底的决心——“动用我们全部能量,动用上帝所能给予我们的所有力量,对专制恶魔宣战,这个恶魔犯下了空前黑暗、令人发指的反人类罪行”,他告诉同僚以及全体国民——“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如今,这篇演讲已被视为可与林肯的《在葛地斯堡公墓落成典礼上的演说》相媲美,不过,当时它在国会的收效并不尽如人意,然而,英国的民众却对首相这篇激情洋溢的演说反响热烈,民心大振,《旗帜晚报》刊登的一幅颇具代表意义的漫画《全英国支持你,温斯顿》,就是最好的写照。

  《至暗时刻》用相当的篇幅,钩沉了“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的历史源流,说明丘吉尔的这段名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4年西塞罗的著作《论占卜》、公元前29年李维的《罗马自建成以来的历史》,以及意大利近代独立运动的领袖加里波第在罗马圣彼得广场向被围困的士兵发表的鼓舞士气的演说,其中就有一段话:“我提供不了金钱,提供不了住所,也提供不了食品,我提供的只有饥饿、干渴、被逼无奈的急行军、大大小小小战斗乃至死亡。”显然,丘吉尔从历史和前贤志士的思想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从青少年时代就非常重视演讲的技巧和重要性,深得个中三昧,曾在一篇随笔中写道:“演说家是大众激情的具化。要能以情感染大众。他自己先须情不可遏;要能激起大众的怒火,他自己先须怒火填膺;若能让大众感动流泪,他自己先须涕泗交流;要说服大众,他自己先须坚信不疑。”坚定的信念加上几十年的精研勤习,才成就了反法西斯战争中这篇最激荡人心的演说。

  《至暗时刻》围绕丘吉尔扭转英国二战历史的两次重要演说,浓墨重彩,运用各种史料还原了丘吉尔在这一历史时刻复杂的心路历程。纳粹德国挑起二战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闪电战战术打败波兰,轻取荷兰、比利时,绕过法国人花费了七百亿法郎修筑的马奇诺防线,攻进法兰西。此时,英国的三十多万远征军被迫退到敦刻尔克,岌岌可危;法国的雷诺政府面对战局的失利一筹莫展,悲观失望,任凭丘吉尔反复加油打气也无济于事;而丘吉尔出任首相不久,相位并不稳固,战时内阁矛盾重重,与希特勒签订慕尼黑协议、因推行绥靖主义政策失败而下台的张伯伦并未退出内阁,他与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是主和派的代表,不断地向丘吉尔施加压力。黑云压城,战局严峻,丘吉尔产生了动摇,授权哈利法克斯与意大利驻英大使会谈,希望通过墨索里尼斡旋,促成英国与希特勒的议和,哪怕以损失英国的部分海外领地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尽管这些让相信丘吉尔在二战中从未动摇的人们非常忌讳和反感,但本书作者以史料证明它曾真实地存在过,而这无损于丘吉尔的伟大,因为在历史的重要关头,他毕竟战胜了犹豫和彷徨,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开始实施解救英国远征军的“发电机计划”,于是,就有了震惊世界的敦刻尔克撤退的大功告成,33万名英国远征军将士奇迹般地获救;也有了丘吉尔于“发电机计划”宣告成功之后在国会下院发表的那次振聋发聩的演说——“我们将不惜代价守卫我们的岛国。我们将在任何一块滩涂战斗,我们将在任何一处敌人登陆之地战斗,我们将在让任何一畦田野战斗,任何一条街巷战斗,我们将在任何一座山岗战斗,我们绝不投降……”

  正如本书作者所言,丘吉尔“说出经质疑淬炼而得的坚定话语,选择实该选择的历史正道”。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至暗时刻》读后感(八):战时内阁奇葩绰号大赏

  几位大臣的绰号都挺有个性的,读一读笑一笑。信息来源:《至暗时刻》、《拯救不列颠》(上海人民出版社)和网络。

  “验尸官”张伯伦:一脸阴郁,常穿黑衣,因此有了“验尸官”这一绰号。他因为姑息希特勒、采取绥靖之策而引发下院不满,电影《至暗时刻》的开场一幕就是众人弹劾张伯伦。实际上,当时张伯伦已经确诊身患肠癌,辞职后短短几个月便离世了。

张伯伦

  “圣狐”哈利法克斯:先天没有左手,但残疾未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骑手,也未妨碍他痴迷于猎狐。丘吉尔给他起了“圣狐”这个绰号,一说是由于哈利法克斯为人狡黠,这或许可信。张伯伦辞职后,国王希望哈利法克斯接任首相,他是相位的有力竞争者。丘吉尔拜相后,哈利法克斯成了他的外交大臣,一个主战一个主和,两人曾就是否与希特勒媾和而吵得不可开交,酿成了1940年5月战时内阁的一场危机。

哈利法克斯

  “蛤蜊”艾德礼:克莱门特·艾德礼,工党领袖,身材瘦小、秃顶、说话简洁,偶尔还显得有点拘谨。他虽然外表平平无奇,却是工党有史以来最具悟性、最有效率的一位社会主义者领袖。出身精英,获得了律师资格但从没有开业当过律师,认为自己必须为别人服务,做了许多慈善活动。开会时,艾德礼喜欢用铅笔在纸上涂鸦,不怎么发言,但事无巨细,什么都不会漏掉。在战争期间,他(工党领袖、副首相)曾在丘吉尔外出时代理主持过战时内阁。显然,他主持的内阁会议要比首相亲自主持的更加顺畅、更有效率。

  艾德礼的绰号不少,国王乔治六世称他为clam,这个词意为蛤蜊,也有指一个人嘴紧的意思,并且与他的名字Clement(Clem)拼写相近。“小个子”是工党里的另一位中坚分子休·道尔顿给他起的绰号,在学会赏识艾德礼的本领前,道尔顿时而会在日记里这样轻蔑地称呼艾德礼。乔治·奥威尔描绘他是“一条刚死的鱼,还没变僵”。

艾德礼

  阿瑟·格林伍德:工党第二号人物,起初是一名教师,支持教育改革和工人教育。他在工党内部逐级擢升,几乎跻身高层。他走到哪里烟头就扔到哪里,还酗酒。他的酗酒习惯在战前或许危及了他的职业生涯,否则,他可能早就是工党领袖了。后来十有八九,这一习惯也给他的职业生涯带来了不利影响。不过,这场战争的早期,是阿瑟·格林伍德最辉煌的一个时期。

格林伍德 艾德礼和格林伍德

  绰号太多排不下的温斯顿·丘吉尔

  “温尼”丘吉尔:温尼(Winnie)是对丘吉尔的名字温斯顿的爱称,是的,类似小熊维尼(Winnie-the-Pooh)。但实际上,丘吉尔的夫人克莱门坦喜欢叫他“哈巴狗”“胖猪”;由于丘吉尔私下酷爱穿一身粉色丝绸内衣,他的秘书叫他“粉红猪”。

  丘吉尔前半生战绩惨烈、政绩堪忧,一度受人嘲讽,他是利己主义者,用保守党议员亨利·“齐普斯”·钱农爵士的话说,他这“半个美国种”活着只为自己。可谁能想到,他如今成了一个大IP——有报告称,在英国,三千五百家酒吧酒店、一千五百多座厅堂大楼、二十五条街道用他的名字;啤酒杯托、门垫,几乎所有物件,印有他的头像;更别说美国总统椭圆办公室时不时摆出他的半身塑像。

岁月是把杀猪刀1895年 丘吉尔和他的死对头哈利法克斯丘吉尔和乔治六世

  不是内阁成员但也很有趣的人

  “口吃”英王乔治六世,电影《国王的演讲》就是他的个人宣传片。他的哥哥就是著名的“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爱德华八世,为了娶沃利斯·辛普森——一位离婚的美国女士,甚至不惜放弃王位。一九三六年,德国军队无视战后《凡尔赛条约》及《洛迦诺公约》,强行开进莱茵兰非军事区。但当时爱德华八世的这段婚恋吸引了大多数英国公众眼球,英国人压根不愿想可能会起战事的问题,没有嗅出丝毫危险。

乔治六世

  亨利·“齐普斯”·钱农:热衷于记录政界趣事的日记狂魔。Chips(齐普斯)是钱农爵士的绰号,意为“薯条”,与其大学室友的绰号“炸鱼”相对。该词也有“碎片”之意,他记录当时政要轶闻的日记汇编《碎片日记》也由此得名。因该词在《至暗时刻》全书中有以上双重含义,所以书里取了音译,便于称呼。

行走的八卦机

  《至暗时刻》读后感(九):在表扬声中长大的孩子更易成才?你不知道丘吉尔的爸爸多凶残

  酷暑中选择阅读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至暗时刻》,是因为设计成旧报纸模样的封面,特别是显得有些老迈的丘吉尔叼着雪茄的侧影,让我想起年初看过的电影《至暗时刻》。没有什么比人类互相残杀的两次世界大战更能让人毛骨悚然的了,我想通过文本重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丘吉尔是怎么带领英国人冲出至暗时刻的,从而在冷静的回望中忘记蒸腾的暑气。

  没有想到,却有意外收获。这意外收获,足以颠覆前一阵子在各大新媒体上甚嚣尘上的论调:在表扬声中长大的孩子更易成才。

一、你不知道丘吉尔的爸爸又多凶残

  同为贵族出身,丘吉尔在伦敦将被破城的千钧一发之际顶替张伯伦成为英国首相之前,个人履历与差一点先他做了张伯伦接班人的圣狐哈利法斯特不能比。后者虽天生缺陷没有左手,却以成长过程中的出色成绩被当时的英国朝野称作贵族中的贵族。温斯顿·丘吉尔呢?是寄宿学生差班的学生,进入哈罗公学以后表现也差强人意。你说是因为丘吉尔不适合寄宿生生活?那好,想要就读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可是丘吉尔自己的选择!可他,竟然连考三次才如愿以偿。1892年7月,温斯顿·丘吉尔第一次报考该军事学院,学院的录取分数为6457分,可怜的温斯顿·丘吉尔得了多少分?5100!

  所以,第三次报考该校总算中的后,丘吉尔会高兴得迅速鸿雁传书一封给亲爱的父亲。

作家丘吉尔在书房里

  得知儿子久经考场终于如愿以偿后,伦道夫·丘吉尔是不是喜极而泣了?我们来读一读老邱吉尔的回信吧:

一八九三年八月九日 亲爱的温斯顿: 你名登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录取榜,为此,你过喜近狂,为我始料不及。应试成功之道有二:一种值得称赞,一种反之。可惜你属后者,然而,你竟因凭此道成功而喜形于外…… 你享有优势,愚妄地自以为有禀赋但实为家族关系所赐;为使你生活轻松舒适,为使你不至于因重负压抑而厌倦学业,家人殚精竭虑。基于此,你方有你所认为的荣光,其实也不过二三等成绩而已,仅够格服役于骑兵团……写此信直接明了嘱你下述诸事,于你有益。万勿认为,我会每每因此劳神动笔长信劝诫。我绝不会再次信谈此类问题。另,你不必烦神回复此此[原文如此]信以下所言,因为不论你列出什么成就功绩,我都不以为然。我的态度,你务必服膺,即,你在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若不痛改前非,依旧懒散马虎,只知玩乐,鲁莽冒失……我将终止为父之责;你将自食其力,以期维持最低颜面的生活。我如此告诫,理据是,我可以肯定,你如果不戒除不求上进、浑浑噩噩、一事无成的恶习,此恶习在你上学期间及之后数月暴露无遗,公学不乏劣品,你势必将与他们为伍,变成社会不齿之人。如此,你势必堕落为渣滓,谈何幸福成就。果如是,人生实为不幸,你本人罪咎难辞。望你扪心自问,回顾清点家人为你所付出的心血,这样才能知道自己为何有无可比拟的机遇;你若非丘吉尔家族苗裔,又何来得此机遇?你唯有扪心自问,方能回顾清点自己如何失于言行而荒废了如此机遇。 望你业已振作,开启新程。切记代我们就去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应做何准备咨询詹姆斯上尉。你母亲嘱我转达其爱。 爱你的父亲 伦道夫·斯·丘

  “伦纳达的文才了得,可惜被他用作了一把无情剑,直刺儿子的内心——温斯顿一辈子没消除这种伤痛”,《至暗时刻》的作者安东尼·麦卡滕的点评,破折号前跟我们一样,对这样一个父亲表示不解和怨怼;破折号后则是呈现了一个事实:温斯顿·丘吉尔实在父母特别是父亲的苛责中长大的。

  那么,这位在批评声中长大的英国人,是不是如那些鸡汤文所言成了粗暴的家庭教育牺牲品?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二、在表扬声中长大的孩子更易成才,这是真的吗?哈利法克斯(左)迎接从慕尼黑“凯旋”的张伯伦

  或许是一出生就残疾的缘故?外号圣狐的哈利法克斯自幼就生活在一片赞扬声中。哈利法克斯的负笈之路也极为顺畅,先伊顿公学,后牛津大学,且一路好评相伴,所以,哈利法克斯一毕业就进入了政坛。

  原以为顺利走上政坛以后能一马平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哈利法克斯加入约克郡龙骑兵队,带兵参加了佛德兰的战斗。在人间地狱般的佛德兰,哈利法克斯目睹许多朋友战死。阴森的气氛,惨重的伤亡,让哈利法克斯深切感受到,原来世间并不如他幼年、少年和青年时所亲身体验的那样,鲜花盛开、鸟语花香。就像安东尼·麦卡滕在这本书里所判断的那样。佛德兰的从军经历“让他一生不得安宁,也影响了他的为政之道”。

  过于顺利的成长之路,以及踏上政坛不久就遭遇挫折,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哈利法克斯,怯懦又软弱。他是主张绥靖希特勒的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得力助手,在张伯伦首相职位不保时,“众人希望他担纲领袖,他却在紧要关头拒绝承担如此重任”。

  该怎样对在赞扬声中长大、国难当头却难当大任的哈利法克斯做出恰如其分的心理诊断?

  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做过一项有意思又有意义的实验。德韦克女士和她的团队选择了纽约不同学校的400名五年级学生让他们做他们力所能及的智力拼图,请注意,此项实验的关注点不在智力拼图的难易度,德韦克女士的团队确认每一个参加实验的孩子一定能完成拼图。实验的关键是在每一位参加者在完成测试后,实验人员告诉他们成绩的同时,会分别给出一句不一样的结论:

第一组得到的结论: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第二组得到的结论: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的很出色。

  显然,第一组学生得到的是赞扬,第二组学生得到的是鼓励。对每一个个体而言,赞扬与鼓励之间的差异就是他们在智力拼图上能力的差距。

  现在,第二轮测试开始了。这一轮测试,提供给参加者两组难度不同的智力拼图。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被鼓励那组的孩子,有90%选择了难度大的拼图人物,而被表扬那组的学生,大部分选择了相对简单的拼图任务。

卡罗尔·德韦克女士和她的团队的结论是: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为了保持自己很聪明的样子,总是想方设法避免出丑的风险。

  毋庸置疑,在铺满鲜花的道路上一路顺利成长的哈利法克斯,遭遇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佛德兰战斗的挫折后,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无法支撑他承担战时一个英国首相的重任了,虽然从各方面条件而言,哈利法克斯似乎更像一个英国首相。

三、越挫越勇的丘吉尔带领英国走出了至暗时刻丘吉尔示以V字胜利手势

  与哈利法克斯相比像个丑小鸭的温斯顿·丘吉尔,考取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后被父亲奚落一番,只是他一生中所遭遇的挫折中的某一次。

  以优异成绩从皇家军事学院毕业后,快要21岁的丘吉尔前往古巴效力西班牙人,一个月后,丘吉尔带着对报道前线战事的兴趣而不是军人的荣耀回国。

  1987年春,已经在印度驻扎2年温斯顿·丘吉尔萌发了想当议员的念头,匆匆往返英国和印度之间发表人生首次政治演说,难以想象的舟车劳顿却没有帮助他如愿。

  1899年,一位下院议员去世,温斯顿·丘吉尔使出浑身解数想替补成功,却终告失败。

  第二次英布战争爆发后,丘吉尔置身炮火连天的战场,不幸成了布尔人的俘虏。若不是自己冒险逃出比勒陀利亚战俘营后顶着毒日头徒步数小时见到铁轨后跳上一列火车,有没有后来举世皆知的温斯顿·丘吉尔,就真不可知了。

  1900年10月,温斯顿·丘吉尔终于以保守党人身份当选了议员。那么,这个看上去霉运不断的英国人是否从此就鸿运高照了?1915年被赶下了海军大臣的职位,相比这以后的数次倒霉经历,作为海军大臣指挥的加里波利战役的失败,是丘吉尔一生的心理隐痛。

  那么,除了挫折不断帮助丘吉尔越挫越勇终成一代名相外,走麦城时的丘吉尔还做了什么保证了自己日后能东山再起?

温斯顿早有隐忧:自己所受教育不够,是明显劣势。在印度期间,这种忧虑更甚,促使他开始丰富深厚自己的知识。他“决定博览历史、哲学、经济等书”,于是,“请母亲寄这些闻而未读的书籍。母亲欣然应承,立刻搜集,之后,每月大包寄来我认为堪称经典的著作”。他在《我的早年生活》里记述了接下来如何“踏上瑰丽壮观的奇妙之旅[其一生对文献史籍的挚爱],以及……借劲风,挂满帆,向前航行”。 一八九六年十一月至一八九七年五月,他每天读书四到五个小时,内容涵括历史、哲学、诗歌、散文、传记与经典文章,如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麦考利的《英国历史》,柏拉图的《对话录》,苏格拉底的著作,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叔本华悲观主义论著作,马尔萨斯人口论著作,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诸如此类,通览无遗。他甚至研读关于英国议会辩论及立法发展共计二十七卷的《年鉴》。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自我精进,一次严苛的脑力强化训练,也是在自觉为将来承担大任秣马厉兵:他将是一位领袖,且是一位英明领袖,既浸淫于史上伟大人物的伟大思想,又洞悉人性及其痛苦。己欲影响人——换而言之——首先须愿被人影响。演说家丘吉尔的演讲总是能振奋人心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