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月
中国女作家残雪,入围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上,她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并列第四名,是获奖的热门人选。
很多人看到这个名字,第一反应是问:“她是谁?”
也许残雪在国内很小众,但在国外,她是被翻译出版最多的女作家,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突围表演》《黄泥街》等。
美国知名作家苏珊⋅桑塔格对她的评价是:“如果要我说出谁是中国最好的作家,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残雪’。虽然,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的中国人听说过她。”
对于自己的入选,残雪显得云淡风轻。她说,只是入围,不必都来找我。
诺贝尔文学奖也于昨晚揭晓,今年是双黄蛋,获奖者是两位国外作家,残雪落选。
残雪就像是少林寺的“扫地僧”,面对突如其来的曝光度,依旧保持低调淡然。
这位并不为大众熟知的作家,一直以自己的节奏生活,活得肆意丰盛。
成功的关键,是体内不息的冲动残雪原名邓小华,生于1953年,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被安排在郊区劳教,一家八口人挤在简陋的房子里,虽然过得苦一点,但她的记忆里,还是愉快的。
从小她就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上幼儿园时父母要她表演一个节目,她死活不愿意跳舞,憋到大哭,扫了全家人的兴。
上学之后,她也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学生,尤其不爱发言,如果被老师叫到了,就会涨红了脸,声音细如蚊蝇。
唯一擅长的事情是阅读。为了从熟人那里借到一本小说,她可以一天跑30里路。上午看完,下午去还书。一本好书反复阅读、抄写,甚至可以蒙着透明纸把插画描摹起来。
对书痴迷如此,她回忆自己是:
“一本好书可以使我连续一个月生活在白日梦当中。那种梦就如同电视连续剧的回放,就连角色对话的语气之精微都能全盘保留,当然也被浓浓的自我的色彩所浸透。”
十六岁那年,她的父亲挨批斗,母亲被下放,兄弟姐妹也被下放到农村,只剩她一个人留在城里。
之后,残雪进入一家街道工厂当铣工,做了整整八年,在底层社会的磨砺,成了她文学上的一份养料。
她的哥哥邓晓芒说:
“那八年时间对她来说恐怕既是不堪回首的地狱,但同时也是洋溢着生命之光的天堂……她的文学灵感有很多源于八年街办工厂对她的熏陶。”
26岁,因为结婚生子失了业,做了几年的全职母亲,生活苦闷。她决定和丈夫一起自学缝纫,养家糊口。
和丈夫熬夜几个月琢磨缝纫技巧,在家里的旧缝纫机上反复练习,终于慢慢接到了第一单生意,然后带了几个徒弟,日子慢慢好过了。
残雪心里仍放不下自己酷爱的文学,代表作《黄泥街》就是在做裁缝时写下的。
白天量体裁衣,带小孩,有灵感时就随手记下,晚上点灯,整理好白天的思路,一点点扩充文章。
兜兜转转,她还是拾起了内心最热爱的事情,这让人想起了余华,做了几年牙医,还是熄不掉内心想创作的欲望。
残雪在博客里写道:
“我成功了,并不完全是俗话说的’有志者,事竞成’。关键的关键是你体内那不息的冲动,以及顽强的意志力。
一个人如果能始终忠实于自己的冲动,不为外界的蝇头小利所动摇,他总会达到某种自由的境界。”
好的生活,是按自己的方式过一生
哥哥邓晓芒曾对年轻时的残雪痴迷学英语颇为不解,每天边带孩子,还边听英语广播。
直到残雪发表了论卡夫卡的书《灵魂的城堡》,才发现残雪的功夫没有白下,她对外国文学的钻研领悟颇深。
多年来,残雪一直坚持阅读大量外语原版书,与外国人对话毫无障碍,可以与国外文学评论家自如地讨论文学问题。
残雪曾经有一次受邀参加赴美的学术活动,在和国外顶尖文学评论家交流后,她发现自己在哲学上的匮乏,回国后“恶补”哲学,一年多的时间里,竟看完了400多万字艰深的哲学书籍。
如果说成为作家需要一点点天赋的话,入了作家这个门,比的就是谁付出的心力更多。
文学需要灵感的迸发,而背后是长久不断的积蓄和坚持。
如今的残雪过着非常清简的生活。66岁的她住在西双版纳,过着深居浅出的生活,每天花固定的时间写作、阅读、跑步,保持简单的社交。
早在十几年,她就想清楚了自己此生要过的生活。三十岁开始写作,写作是为了内心的认可,而非外界的承认。
“我当然也同常人一样喜欢出名,但我一定要以我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出名。时至今日,只有写作是最适合我的方式。任何别的方式我都认为毫无意义。”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找不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30岁之后的人生,变成了无限重复过往的自己。
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其实是一生的事业。只有很少数的幸运儿,在年轻时就明确了一生的目标,为之不断努力。
大多数人都是走着、看着、摸索着、观望着,在一次次踌躇不定和选择中调整自己的方向。
没关系,边走边看,边尝试边选择,当你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时,就活出了自己的人生自主性。
在你的人生舞台上,尽情展现着独属于自己的生命力。
生活没办法比较,更无需竞争
有一则视频短片曾在微博上很火。很多人说,这是今年听过的最打动人心的演讲。
视频中,校长对着一群高中生做演讲,他在台上规划学生未来的生活,要读好大学,进入好公司,找到一个好的伴侣结婚生子……似乎这样的人生才完美无憾。
有一位年轻教师反驳他:“有人没上过大学,却在18岁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有人拥有好工作,赚很多钱,却一点都不开心。
有人遥遥领先你,有人落后于你。生活,没办法比较,更无需竞争。”
前阵子在《小欢喜》里饰演刘静的咏梅,终于火了一把。49岁,是一个女演员非常尴尬的年龄,咏梅却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影后。
曾经,她有四年没有接下任何工作,周围人都替她着急,但她不急。
《地久天长》的本子寄到家中,读完后她推掉其他一切剧本,坚定地选择这部电影。
她等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色,也获得了作为演员能获得的最高荣耀。
很多事情急不得,对自己耐心一点,也对生活耐心一点,人生的每一件事其实都取决于自己的时间。
并不是每一件算得出来的事,都有意义,也不是每一件有意义的事都能够被算出来。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节奏生活。像残雪、像咏梅一样,追寻自己的人生,只要是适合自己的,都是好的人生。
本文参考残雪博客、邓晓芒《于天上看见深渊》跋。◆◆ ◆◆
推荐阅读?:那些能掌控自己命运的人,都有这3点特质
上篇文章?:45岁贾静雯首夺视后:真正的强大,是做自己的拯救者
《生活的哲学》
教你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过一生点击下方小程序收听本书精华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