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是一部由西尔扎提·亚合甫执导,胡军 / 袁泉 / 别里克·艾特占诺夫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音乐家》观后感(一):《音乐家》观感
《黄河大合唱》是近代中国伟大音乐作品之一,音乐家冼星海在一种国破家散,流落异乡的困顿状态下,完成了这部作品。思乡心切,生活无着,命运坎坷,沉重的压力下激起音乐家巨大潜能,背井离乡的痛苦也使他对祖国的思念,民族强盛的渴望得以升华,最终促成伟大作品的诞生,电影《音乐家》完整地讲述了这一故事。
《音乐家》观后感(二):对冼星海先生的再次认知
一个值得父母带小孩去看的电影,冼星海先生不再只是音乐教室高高挂起的名誉,而是把他变成我们身边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叔叔!感谢片中对家国提及的重要性,当先生站在边境向回望的时候,那是对我的国,我的家深深地眷恋,可怜其最后的几年离别故乡,让他永永远远的被我们铭记!今日,他被重新铭记,希望,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的人民还是以您为榜样,学习进步发展!
《音乐家》观后感(三):为了袁泉而去看的
电影很写实,冼星海跪在祖国边疆时,深刻的体会了绝望,从前看到类似的剧情都会很气,甚至愤怒,但慢慢自己的心态改变了,在他乡流浪,心里思念故土的滋味很难受,由于是改编于现实,所以他最终没能回国,但对中哈两国的贡献是历史性的,整部影片带着严肃的心态看完,让人念念不忘。除此之外,带给人惊喜的是异国的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带来的帮助与其姐姐建立的深厚的感情。
《音乐家》观后感(四):苦难和纯粹是那个时代的绝响
看完半个多小时了,还沉浸在电影的情绪里,上一次看电影哭成稀里哗啦还是看印度的那个《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的时候,巧了,音乐家里也有一对儿催泪的萝莉和大叔,只不过咱家这大叔比他们那个逼格要高很多,而且除了萝莉大叔以外,里边还有悲怆的时代和离散的家国。冼星海,之前对我而言只是个名字,《音乐家》让这个名字变得特别的真实而有张力,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特殊年代特有的纯粹和苦难,而这或许是他能写出黄河大合唱这样的作品背后的源泉吧。
《音乐家》观后感(五):音乐家
《音乐家》根据冼星海在阿拉木图的经历改编,赞颂人民音乐家在异国他乡遭受苦难却仍心系祖国的伟大精神。战时艰苦,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隐姓埋名,却不忘寻找机会回到祖国。同时他的音乐《黄河大合唱》在遥远的延安时刻鼓舞着艰苦抗战的人民,激励无数有志青年为祖国顽强斗争。而在阿拉木图,他的音乐才华使他结识了当地音乐家拜卡达莫夫。两人建立了深厚友谊,正是他的音乐让不同的民族凝聚在一起,共同克服困难。他所作的《阿曼盖尔德》便是这样文化互相影响包容后的一个成果,对当地人民产生深刻影响,为两国的友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音乐家》观后感(六):音乐家
偏冷色调,可能音乐家内心是蓝色的吧。胡军演绎的冼星海,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他的容貌跟历史书冼星海本人相左^_^,本人也被称为硬汉代表,百度百科说的:)我是很能接受的。哈萨克斯坦的女演员阿鲁赞·加佐别可娃真的好美好美好美,蓝裙子非常想求同款(我好俗哦。
情感基调很赞,剪辑...个人觉得差点儿意思)
看完后我想的最多的是 我真的真的好想学俄语,从17年到现在,咋整。还有就是,历史真的要从方方面面去了解,结果摆在那里,不同的人呈现出来的方面完全不一样,我又学到新的东西了。看完泪目。啥时候能拍个新闻界历史,邵飘萍成舍我...我一定在电影院哭死
非常不成熟的观后乱七八糟感想,打扰了^_^!!
《音乐家》观后感(七):“感谢有史以来音乐带给人们的启迪”(天津大剧院音乐厅原标语)
我要想批评却总是被感性冲昏了头脑。 这部电影的剧照师谢浩和我认识好些年了,他喊我叫兄弟,喊我爸爸叫“老人家”又是也喊“局长”,我既认识这部片子的导演西尔扎提,当然,也是为了谢浩兄给他捧个场。 作品的苏联/北方风格是极为明显的,总是在下着雪,可能是为了突出冼星海漂泊在异国他乡的不易,影片中我从未看到过哈萨克斯坦的夏天(当然诸如很多拍俄罗斯的宣传片也总是拍大雪纷飞、拍新疆的宣传片总是拍戈壁胡杨一般,这个时代传媒的宣传也犹如戏曲一般有脸谱化的问题)。 有人扒出来冼星海其实有好几段婚姻,其中就有是他在哈萨克斯坦结的,这对一些好追求历史真实感的观众老说肯定是一个巨大的八卦和槽点,但是我认为这属于可以接受范围内的艺术改动。 有关于艺术与真实的话题,我自己经历过,也见过听过太多的讨论了,在此不再赘述。 尚飨!
《音乐家》观后感(八):艺术是属于人民的
第9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第一场观影本届开幕影片《音乐家》。本片由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合拍,取材自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在苏联的故事,片中采用了很多音乐名曲,其中国家专业合唱团表演的《黄河大合唱》在以战争为背景的大荧幕里,让观众的血液瞬间沸腾,家国情怀高涨。艺术是属于人民的,越困难的时期,艺术越能激发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勇气。一直到现代,因为音乐和电影等艺术,我们的灵魂更加有趣,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映后主创人员起身,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点可惜的是女神袁泉没有来。Anyway,第一场很精彩,下一场继续。
《音乐家》观后感(九):短评已不可见,那就做篇长评
这部影片实际是哈、中、俄三国合拍的俄语片,俄语对白占全部对白的95%左右。
影片基本架构中规中矩,但细节处理到位,战争场景等特效很出色,特别是融入了不少近年来新出现的无人机航拍等增强现实技术,因而在技术层面达到了这个时代所应具有的高度。
这部片子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文献意义,把以往鲜为人知的冼星海生命中最后几年的经历展现给了世人。此外,本片能在这个时代问世,也同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挖掘民族文化的积极努力分不开,片中特别提到了冼星海在困难的条件下为发掘整理哈萨克民族音乐做出的积极贡献。
需要指出的是,传记类影片并不如完全虚构的剧情片那样可以天马行空地进行创作,而是需要依托于史实,是一种“戴着镣铐的舞蹈”。而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在于对几组重要关系的刻画做到了既表现充分又合理平衡,包括冼星海对音乐的热爱,苏联各族音乐人以及冼星海对卫国战争的付出,冼星海对祖国的热爱,冼星海对于哈萨克民族文化的贡献,以及冼星海和哈萨克家庭的亲情爱情等。
《音乐家》观后感(十):人生不停,激情无限
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还是批评啊。 这部电影总体观感还是不错的,在脉脉温情中流淌出的是主人公身上,或者说是那个时代革命先烈的一种家国情愫,这一点在《黄河大合唱》这个不朽的作品响起的镜头感受最为深刻。有些细节做得也挺好的,比如男主人公抓雪其实是想抓祖国的土的镜头。色调也比较让人觉得舒服。说说演员,男主人公在胡兵叔叔的演绎下也显得很真诚。不知道演员说那个哈萨克斯坦语是不是配音?感觉说得很吃力,感觉应该应该是演员原音吧,有点磕磕巴巴,这里就显得演员的敬业和真诚了,很有质朴的感觉了。胡兵叔叔把冼星海前辈的那种质朴演得很好呀,有点傻傻的。然后让人惊喜的就是小女孩和她妈妈的演绎,很有灵性(原谅我没记住名字)。 最后想批评的是,关于这部电影叫,“音乐家”,但是男主人公的形象太过单薄,不够鲜明,立体吧。还说说演员的演技吧,男主表现的冼星海先生的关于音乐的激情有些欠缺吧。最后演绎冼星海先生最后一场演唱的时候,很抱歉,我觉得演的张力不够,没有那种燃烧的激情的感觉。 而且情节和故事我觉得有些太单薄了。 本来只想打三颗星的,给中国不断进步的电影事业加一颗星,希望它越来越好。好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