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越来越幽默》是一本由莫言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4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师傅越来越幽默》精选点评:
●莫言的作品最喜欢这部中篇,力度刚刚好,没有反胃感。
●最近对一二战及解放年代的故事很着迷,看了莫言的几个中篇,几乎都是根据身边的人事展开,果然经历很有用。这样的平铺直叙和故事背景让阅读很愉快。
●社会就是这样,有什么办法?
●讲的是一个正经了一辈子的下岗工人,面对生活困难,不得不开了个“小旅馆”,实际就是供男女幽会搞破鞋的场所。
●在手机上看的啊,不是太有感觉,我的Kindle啊,你快回来...
●I247.57/*8646
●比起早期的流畅多了,一些手法让我想起博尔赫斯。
●行吧。
●读了好失望 感觉莫言不会有比檀香刑更出众的作品了
●莫言对文革那段时间的揭露不想其他作家那样激烈,也许是因为他出身的原因吧。这本书写的挺真诚的,没有特意的炫技,尤为难得。
《师傅越来越幽默》读后感(一):很莫言
《师傅越来越幽默》,莫言的中篇集。莫言小说里的主人公都不是凡人,也不是神人,是那种介于凡人和神人之间的人,一个个都牛逼闪闪。他喜欢把“我”安排在小说中,但大部分时候“我”都是小角色,就像一些导演喜欢在自己的电影里演一个小角色一样,只是为了好玩儿。莫言的小说好在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和酣畅淋漓的文字,更好在小说就是纯粹的小说。他喜欢写右派和知青,但只是为了把小说写得更好玩儿。这一本的特点是“幽默”,我好几次笑出了声。
《师傅越来越幽默》读后感(二):乡土生活的真实记录
落叶归根。在城市化的大浪潮之下,越来越的农民洗澡进城。《师傅越来越幽默》这本散文集里,更多的是部分80后的那一代人的共同的回忆。
那一代人对牛是有感情的,近乎于宝贝。《牛》的描述中,看似是在写牛,可很多的是写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底层人民。正如这《师傅越来越幽默》中的丁师傅,对于厂长,副厂长,市长,描述虽然简略的却包含着满满的讽刺,与临近退休却被迫下岗鲜明的对照。生活不也是这样,你啃窝窝头,贪官的狗都吃香喝辣地比你好,活在底层,便是活在那个时代,烙上了时代的烙印。《野骡子》同样满满地心酸,近五年不吃肉,只为了争口气。当自己的男人突然出现,嚎嚎大哭以后,总归想归于的家庭的母亲。果然女人都是水做的。另一面也看到了,时代的进步。
《三十年的长跑》这是八十年代与现如今的精神对照,口号里喊的是消除阶级,可是现实当中阶级无处不在,虚实的梦幻里,熟假熟真?呵呵。
《我们的七叔》,死者悲壮………………
(未完待续)
《师傅越来越幽默》读后感(三):读《师傅越来越幽默》随感
这本作品集一共包含了九个中篇小说作品,有《牛》,《我们的七叔》,《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师傅越来越幽默》,《野骡子》,《司令的女人》,《藏宝图》,《扫帚星》,《变》。 小时候接触过一些莫言的短篇小说集,总是觉得十分粗俗不礼貌,以致后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还很困惑不解。近日有缘得以再读莫言的作品,许是长大了不少,阅历也多了不少,发现莫言的作品其实很深刻而有内涵,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更有奇妙的手法,神秘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莫言的作品看起来很真实,基本上是农村的事情,却寥寥数笔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上世纪的那个年代,一起同小说主角经历甘苦。 还有就是初次了解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内涵,像《师傅越来越幽默》中的一对情侣最后像鬼一样莫名失踪的结局,像《我们的七叔》中押解七叔前往公社时一次又一次超越却一次又一次遇见的一老一少一牛,我认为正是魔幻现实的小小体现。他将现实的故事,对现实的思考用神鬼寓言的笔法写了出来,让我们见识到了上世纪那样一个中国,那样一个几乎被我们遗忘的农民世界。 跟随这故事,我们看到了那样一个善与恶,美与丑交集的时代。
《师傅越来越幽默》读后感(四):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平庸”人生
“小胡,师傅跟着你撒了一泡高级尿°” ‘‘师傅,您这叫幽默!” “我欠你一元钱,明天还你°” “师傅,您越来越幽默!”
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想着,这也许是高中语文阅读题的点题点?
初读这本书 感觉并不是很吸引人 讲述着与我们并不遥远却又看不真切的事实 平日里看多了打着“高甜”的浪漫轻小说 看着这位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的另类幽默的文字总是像夏日里燥热的正午一样懒懒散散的总是提不起兴趣 但是好在也没有十分一眼都看不下去的厌恶感 也就这样在睡眼惺忪 昏头昏脑的时刻有一搭没一搭的看下去
故事的主人公多是在“特殊年代”前后中不平凡的普通人 他们都有在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中能让人高看一眼 能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能力 有的受人尊敬 也有的人遭人嫌弃 但是在那个不分黑白的时代里 有能力有知识并不代表你能生活的很好 (现在也不尽然) 在这里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语言功底 用着一个普通人的视角 大白话的语言 却又透出了深深的讽刺与鄙夷 比如 在我们村里 右 派 是能干的代名词 我们一遇见难题就去找右派 如此这般 普通的民众纵然有颠倒是非的主 在插科打诨之余多是些家长里短的小事 当然 在那个精神极度匮乏的年代 村头巷里 谁又穿了谁家的破鞋 谁家的小子又搞大了谁的肚子成为大家最关心的事 大家天天都翘首盼望能出个大事情 好以挨过这聒噪无趣的时间 这一点在“我们的七叔”那一章就可以体现 人民“却说无情却有情” 例如七叔 例如“茶壶盖子”
书可以说有趣也可以说无趣 我们都是大时代里的小浪花 毕竟那个时代的事情 对了谁的口味 谁知道呢
《师傅越来越幽默》读后感(五):师傅越来越幽默
因为我是潍坊人,看莫言的小说笔下的事情就如我奶奶在给我讲故事一样,一样的精彩神秘,一样的言外之意,一样的终究思考。想来我奶奶若是有文化一定是个文豪。读罢此书,略做评论,留下些印记,以免明天便忘记。 第一篇《牛》总令我想起我的高中同桌,也是我高中看书的朋友。他写过一篇文章《牛》,还拿了语文报杯的大奖。《牛》借文革时公社牛的命运来反映时代,牛的命运扣动人心,读来偏于传统,结构手法都可圈可点,可谓通俗易读,应该是非常切合大众市场吧。但是莫言终究是真挚的,言语之处皆少年之语,今朝不可能不被和谐。 第二篇《我们的七叔》可谓真正水平的绝唱之一。结构安排上出神入化,借一个七叔,将时代、个人命运、生活、传奇水乳交融了一起去。大家都说莫言是魔幻现实主义,到就我而言,莫言笔下的所谓魔幻,其实很多都是我亲耳听过的故事,这篇里面便可见一斑,七叔的所谓神人相助之云。总之,此篇所含之内容,所用之手法,皆大成之作。 第三篇《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也是非常神奇的一篇,全篇着重刻画朱老师。以一场传奇的开端,精彩的过程,难以琢磨的结尾。颇具意境。 《师傅越来越幽默》是这本书的题目,也是我觉得本书最媚俗的一篇。可能当初是求巧吧,改革开放初下岗的老实有望的工人,竟然做起了难以启齿的生意,最终以荒诞结尾。这毫无疑问是成功的,丰富了不少内容。 《野骡子》是真挚的反映人性的一篇。写了主角的父母价值观南辕北辙,各具特色。父亲性情中人,风流能干,却带着野骡子私奔走了。母亲卧薪尝胆,吝啬持家。野骡子死了,母亲和我隐忍成功了,父亲都有了私生女了,当一切的矛盾线索发展到顶峰时,父亲心态崩了,母亲也……泪水可觉溯然而下。真具感染力,可谓大成之绝唱。 《司令的女人》相较于《野骡子》,时空度更长。也是真挚之绝唱。其中的四字诙谐的写法可谓一绝。但当我那种情事初遇和司令最后那……反正我是笑不出来,我眼泪都在肚子里打转。这篇情感不似《野骡子》那么集中崩裂,但喻情于谐,在不知不觉的欢笑中泪已成行,步步至巅峰! 《藏宝图》可以说是莫言的尝试吧,荒谬不羁,似博尔赫斯、卡夫卡之作,却又是中国那奇特故事。所言所语,亦真亦幻,谁又能说哪个是真,哪个是幻呢! 《扫帚星》是长篇之流产作,很多铺垫都无边际。但既然没有流产发了出来,必有可观之处。内容涉及至变性、日本遗民、狼孩之云,单纯的故事也足够传奇。 《变》作者自云“似乎是个终结,但也含有开端的意思”。我姑妄言之,终结是因为这篇是作者在坦诚无所保留的讲自己的故事讲出来。因为这篇是应国外所求反映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文章。本篇自传一样的文章,真诚的娓娓道来,可能本身也是突破和开端。我觉得这真的是赤子之心所现之中国,直面任何问题,不以所谓仁义道德居,对于自己的丑陋直视不疑。非常伟大,每想到《平凡的世界》之流竟被称作经典,便觉恶心。《平》固然精彩,但诚然只是个社会主义电视剧,对于问题视而不见,避而不谈,也确诚然是个境界。但我还是更佩服《变》这样的,因为人生而为人在于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