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菲女士的日记 韦护》是一本由丁玲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1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莎菲女士的日记 韦护》精选点评:
●看了丁玲的传记,来瞅瞅。看来我不适合看女人写的小说……(中图,五折)
●其实很有意思的,虽然不好看
●评分这么低,why?个人读《韦护》十分欣赏,也十分享受。这是一篇被归结为“革命加恋爱”的作品,韦护以早期共产党领袖瞿秋白为原型,这一人物形象的内涵可参读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其中有专章论到瞿秋白他在时代中形成的“堂吉诃德性”以及他根深蒂固的“哈姆雷特性”。这是其一。丽嘉与珊珊两位出色的女性人物,同中有异,她们的才情、个性丁玲描写起来真是得心应手。追求非凡的那股年轻人的劲儿超越了当时的时代,让我想起了台湾女作家朱天心的作品《击壤歌》。这是其二。丽嘉和韦护热恋的过程十分真实到位,在我读过的小说里可以排第一(包括很多当代流行的所谓的“青春小说”,当然这是十分主观的体验。这是其三。
●《韦护》真是一篇信息量很大的小说,仔细琢磨的话会很有意思,不论在文本自身的意义上,还是把它看作一份较为忠实的自传。它上承《莎菲》中的精神危机,也可看作是瞿秋白《多余的话》中“二重”矛盾症结的一个前兆。夏志清看轻丁玲的小说,这个判断是太草率了。
●不算好看。
●韦护这篇真的给夏志清说中,丁玲连通顺的句子都不会写一句。整个故事都说不好,非常做作。一个始乱终弃的故事要写成这个样子真是坑人。一颗星。莎菲女士的日记三颗星,总评两颗星
●#書友集记录# @書友集 小说文字平实,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日记书信则更多体现了丁玲这个人的性格变化,从早年的热血,到晚年的沉郁思考,都是很有价值的。这个版本排版太差劲,章节划分不清,多处错漏字,看着难受。
●太反复了。
●不喜欢莎菲这样自恋做作工于心计却又显得天真直率甚至怪罪社会,但我也找不到实际批评的理由
●韦护与丽嘉
《莎菲女士的日记 韦护》读后感(一):《韦护》中爱情+事业的失败
《韦护》是革命+恋爱的失败模式,个人觉得这两者是像韦护这样典型的青年人很难平衡的事物,韦护有思想、有知识、对人生有独立见解,为人也算温文尔雅(不算他对雯)的无力。而丽嘉也是同等完美的人儿,美丽可爱、天真活泼、知识女性也通情达理。
但是终究韦护不能兼顾爱情与革命,和丽嘉炽烈的爱情严重阻碍了他的事业,这种矛盾和冲突带给他无尽的痛苦,最终他不堪旁人对他的鄙薄而选择割舍爱情,踏着信念寻找未来。
因爱情的冲击太过猛烈使得无心工作,真是一代青年人的悲哀。
《莎菲女士的日记 韦护》读后感(二):艺术技巧
个人认为,这本书的艺术技巧最大的亮点就在于人物塑造和心理刻画描写方面。首先,在人物塑造方面,女主人公丽嘉的形象塑造得很成功。丽嘉是一个年轻美丽、单纯可爱的女孩子,她被韦护所吸引,却强作矜持,不愿屈服,但最终她还是公然地与韦护同居了,表现出她敢爱敢恨的性格。在她与韦护坠入爱河后,两人如胶似漆,恨不得每天每小时每分每秒都黏在一起。但她终究还是通情达理识大体的女孩子,尽管不了解韦护的事业,还是依旧支持他。在韦护离开后,她也并没有像莎菲女士那样,“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而是振作奋发,等待她的爱恋。相比之下,韦护的形象塑造得倒稍显不足,因为缺少韦护离开的纠结与矛盾心理的笔墨,于是离开显得有些突兀。其次,在刻画描写方面,心理描写丝丝入扣,尤其是将恋爱中的两个小青年的甜蜜、忐忑、苦恼、喜悦等诸多内心的波澜起伏表现得淋漓尽致。连对家具陈设、室内环境等的描写也那么生动感人,将恋爱的气氛烘托得十分完美。
《莎菲女士的日记 韦护》读后感(三):这世上可有长久且纯粹的爱情?
看韦护,是一点点地看迷了进去。
太久不看描写男女爱情的小说,就算有,也都是安妮宝贝一类的清新忧伤的文字,不说不好看,只是过于做作,太像橱柜上的花瓶,碰不得的。而这种几十年前的爱情,倒有一种极端热情的美,呐喊着哭叫着抒发爱意,别有一种动人心魂在里面.
看完这爱情,我是有不解,为什么韦护能这样狠心地一走了之,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了他做这个决定.也看了一些评论,说到瞿秋白与王剑虹的故事,说到了革命与爱情的不可同时进行.但我想,对于这篇评论来说,我不愿去分析什么原因,也不愿去考查什么历史,我只想说说感情,两个人的爱情.
也许每个人看到韦护和丽嘉的故事都会有不同的感触,我想不过是和每个人不同的感情经历有关,想到自己也曾是韦护是丽嘉,也曾那样挚烈地爱过一个人,分分秒秒地不愿分开.
我想,丁玲肯定是爱过的,就算不了解她那丰富而令人惊奇的感情经历,从她前期的小说中都很能看出,她是甜蜜且热烈的爱过的.要不然写不出这样饱满充沛的感情.我们看到韦护和丽嘉是怎样终日厮混在那精致的小房子里,花几个小时互诉爱意,或者仅仅地瞪大眼睛津津有味地听爱人讲话,时间就飞快地流过.
我深深记得丽嘉问韦护以后可还会写诗,韦护给出了我曾从一个男人口中亲耳听到的一个回答,他拥着丽嘉在怀里说,我的世界就已经是诗了,我为什么还要费劲再写呢.
这样美满激烈的感情,不被外人看好,甚至为世人所不容,我想也许就是放在现在,放在一个没有革命没有事业的社会里,也未必能长久的走下去.
那时的革命与运动,与现在的种种现实,不是如出一辙?
爱情终究只能被封锁在一个小房间里,两个人卿卿我我,海誓山盟,不被外人打扰,不为外界所纷扰,就像不食人间烟火的小龙女,爱情最好的出路,就是和她的过儿永远的待在活死人墓.但不甘心如过儿,或如我们每个人,如同爱情本身,都不能甘于永远待在甜蜜的温柔乡,而这爱情只要一踏出门,不到多久,外面的花花世界就要将这朵爱之花凋谢.
我想了这么久,爱情无一例外.
经过最初的狂热,隔离一切的激情,最后都会淡默,只不过有的人接受了这淡默,有的人直接丢弃了.
世上可有长久且纯粹的爱情?
我想是没有的吧
《莎菲女士的日记 韦护》读后感(四):五四一代
《莎菲女士日记》这本小书,也是在偶然间淘到的。我一向面对小说都是以看书期间的调剂来看待,除了美剧,还有小说也是在巨大的精神压力的一种解脱。若要刻意追求什么书单,未免流于功利,也少了几分闲情逸致,多了许多批判。这书评的味道又要另当别论了。
若是要按专业的文学评论来写,失于严肃,而一篇小小的读后记录倒是颇有“这是豆瓣书评”的架势。生活本是闲适的,这书也是闲适的,虽然丁玲女士必在九泉之下愤恨我以这样的方式看待她的大作,但是,选对了立场也好让我开始发话的角度。
无论是女性写作还是女权主义、女性主义,无外乎对于女性身份的认同或者是对于女人自身的意识状态的剖析。这本书收录的两篇中篇小说都是以这样的状态呈现出五四之后女性的状态。诚如一切文学中的女性无不是在爱情中燃烧自己,然后最终把自己也燃烧成为时代的一部分,莎菲女士和丽嘉便也是这样的受到时代精神感召的女性。打破传统婚姻的束缚是一代女性反抗旧有体制的方式。这种套语式的评论我们倒可以暂且放放,陈词滥调听多了也无意于我们切入小说德中的生活和当时的人的生活来揣摩了体味这个中的情趣。如果硬是要搬用叙事学这种话语形态来分析小说,第一人称受限视角(视角这一词是当下被用烂也最无意于分析的一词。到不如我们可以换一个说法,感知域,这样能够很好的解决多种感觉的呈现与内心独白的融合。)莎菲女士那爆裂的情绪和混乱的思绪大概是抱病在床的女人所共有的情绪。但是诸位是否有看到一个细节,莎菲女士自己承认,这场病本是一场戏,是做给诸位不爱她的人看的。生病的缘由大概不仅仅是身体羸弱这么简单,也有在空虚寂寞中需要找到一个外化的关注点减缓自己的孤独,然后以这样的方式让周围的人关注到她自身的存在。基于这样的假定,我们便不难理解,她的一切的思绪了。她爱,她恨也不过是一个女人生命中不能够承受的孤独带来的内心折磨的外化,对于自身的不理解,对于自身自恋般的需求以及女人一切的希求,便是这个在病床中躺着的女人内心的写照了。因为病了,她便有理由要挟那些爱她的人来关注她,因为病了,她便可以耍赖,可以肆意的放任自己的情绪。有谁不愿意做个病人呢?毕竟这样也能够博得很多同情与眼泪。爱情呢?这也是顺理成章了。
作为五四一代的人,固有的观念认为五四一代的青年必有热血必有对于传统的反抗,也是时代精神使然。然我们反观五四一代人,是否在考察个体的时候才能够更好的考察一代人的作为。作为莎菲女士,她必也是五四精神感召下的个体,那么对于这样的内心状态又如何做出合理的解释呢?难道,她并不解放,依然是个受到传统思想影响的个体么?倒不如暂且搁置这个问题,看看《韦护》中的丽嘉和韦护之间的关系,看看浮生和雯之间的关系,看看姗姗又是如何一般的人物,我们再去定夺。
丽嘉必是受五四精神影响的人,她也曾是一个小团体的号召人,年轻人的一切热血和一切激情她都有,彼时的她是个领袖,拥护着,照顾着,孤独的症状并不严重。韦护介入她的生命是个偶然也是必然。必然的是她必定要遭受爱情与分离以及孤独的打击,必然的是她要承受住自身的否定和找到自己的力量的源泉。承受住了,她便是一场蜕变之后的秋瑾,不能承受,大概便是莎菲女士的演进版本。然,我愿意把她推理成为蜕变前的秋瑾,她有这样的气魄也有这样的能耐,只是她缺少一次转机,一次历练,让她深切的感受到对于他者的依赖往往终是要落空的。徒然的以为自身可以借助爱情转移自身的激情与热血以及在背后推动这一情绪一步步高涨的孤独与愤懑,丽嘉还是面对了自身的极限,知道了这人生大抵是谁也靠不住,必要自己起身,建立自己的灵魂。然小说亦不曾单单的写丽嘉,还有姗姗。这个女人大概是在受了丽嘉感召以后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归属,找到了自己的前路,然后奋然的开始了自己的人生。而韦护呢?可以这样作结,这样一个享受着优越的物质的男人必然也是一个灵魂的空壳,当另一个温度满满的灵魂想要到这个空壳里居住的时候,这个早已经习惯了孤独和冷却的人逃离了自己的灵魂,便又去寻找一个空洞的灵魂。正是那些空洞存在在那里,他的灵魂才可以被那些所谓的主义填满,才可以忍受自己的感受和自身的境况分离。这样的灵魂也是病态的。面对丽嘉的呼唤,他本可以摆正自己的状态,工作,然后养活一大家子。但是,孤独的人总是习惯着孤独并最终与孤独相伴,她无法接受女性,也可能正如他自己所说,是受到了他的父母的影响,害怕再次失去一种温度。与其失去,患得患失,不如自己来个了断。于是乎,这一出人间爱情剧便成为了人间喜剧。
五四一代,以一种近乎于激情的方式掀起了中华文明自身的变革。但是我更愿意这样看待,是这个古老的民族的年轻人再也无法承受激情的折磨,最终把这全部的激情投入到了对于这个社会的放抗中。激情过后又是如何便是建国之后的问题,也已经完全超出了我的讨论范畴。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正是在激情的作用下,这个时代的风起云涌便以各种内心的独白和对于爱情与革命的追求伴生而来。但是,正如同革命与爱情是年轻人的专利,爱情的结局往往也是对于革命的隐喻,毕竟他们同是激情的孩子,必然有着相同的命运。也可以这样说,先是爱情有了革命,才会让革命也有了爱情。
但是,青年的激情也是如同星星之火一般,把整个草原就这样燃烧全无,全然也没有思考这草根深在何处,他们要的不过是眼前的纵欲,也就是说,革命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行为,毋宁说不过是一场闹剧。盘旋在这一时代的人留下的可能远远超出与其自身所能够想象的力量。因为所有牧人读知道,唯有放火烧过的草原,来年的牧草才更加鲜美。
《莎菲女士的日记 韦护》读后感(五):「补标」五四一代
这是我之前注销的账号的一篇书评,难得被找回来了...此前很多科塔萨尔的书评就这样没有了....2333
《莎菲女士日记》这本小书,也是在偶然间淘到的。我一向面对小说都是以看书期间的调剂来看待,除了美剧,还有小说也是在巨大的精神压力的一种解脱。若要刻意追求什么书单,未免流于功利,也少了几分闲情逸致,多了许多批判。这书评的味道又要另当别论了。
若是要按专业的文学评论来写,失于严肃,而一篇小小的读后记录倒是颇有“这是豆瓣书评”的架势。生活本是闲适的,这书也是闲适的,虽然丁玲女士必在九泉之下愤恨我以这样的方式看待她的大作,但是,选对了立场也好让我开始发话的角度。
无论是女性写作还是女权主义、女性主义,无外乎对于女性身份的认同或者是对于女人自身的意识状态的剖析。这本书收录的两篇中篇小说都是以这样的状态呈现出五四之后女性的状态。诚如一切文学中的女性无不是在爱情中燃烧自己,然后最终把自己也燃烧成为时代的一部分,莎菲女士和丽嘉便也是这样的受到时代精神感召的女性。打破传统婚姻的束缚是一代女性反抗旧有体制的方式。这种套语式的评论我们倒可以暂且放放,陈词滥调听多了也无意于我们切入小说德中的生活和当时的人的生活来揣摩了体味这个中的情趣。如果硬是要搬用叙事学这种话语形态来分析小说,第一人称受限视角(视角这一词是当下被用烂也最无意于分析的一词。到不如我们可以换一个说法,感知域,这样能够很好的解决多种感觉的呈现与内心独白的融合。)莎菲女士那爆裂的情绪和混乱的思绪大概是抱病在床的女人所共有的情绪。但是诸位是否有看到一个细节,莎菲女士自己承认,这场病本是一场戏,是做给诸位不爱她的人看的。生病的缘由大概不仅仅是身体羸弱这么简单,也有在空虚寂寞中需要找到一个外化的关注点减缓自己的孤独,然后以这样的方式让周围的人关注到她自身的存在。基于这样的假定,我们便不难理解,她的一切的思绪了。她爱,她恨也不过是一个女人生命中不能够承受的孤独带来的内心折磨的外化,对于自身的不理解,对于自身自恋般的需求以及女人一切的希求,便是这个在病床中躺着的女人内心的写照了。因为病了,她便有理由要挟那些爱她的人来关注她,因为病了,她便可以耍赖,可以肆意的放任自己的情绪。有谁不愿意做个病人呢?毕竟这样也能够博得很多同情与眼泪。爱情呢?这也是顺理成章了。
作为五四一代的人,固有的观念认为五四一代的青年必有热血必有对于传统的反抗,也是时代精神使然。然我们反观五四一代人,是否在考察个体的时候才能够更好的考察一代人的作为。作为莎菲女士,她必也是五四精神感召下的个体,那么对于这样的内心状态又如何做出合理的解释呢?难道,她并不解放,依然是个受到传统思想影响的个体么?倒不如暂且搁置这个问题,看看《韦护》中的丽嘉和韦护之间的关系,看看浮生和雯之间的关系,看看姗姗又是如何一般的人物,我们再去定夺。
丽嘉必是受五四精神影响的人,她也曾是一个小团体的号召人,年轻人的一切热血和一切激情她都有,彼时的她是个领袖,拥护着,照顾着,孤独的症状并不严重。韦护介入她的生命是个偶然也是必然。必然的是她必定要遭受爱情与分离以及孤独的打击,必然的是她要承受住自身的否定和找到自己的力量的源泉。承受住了,她便是一场蜕变之后的秋瑾,不能承受,大概便是莎菲女士的演进版本。然,我愿意把她推理成为蜕变前的秋瑾,她有这样的气魄也有这样的能耐,只是她缺少一次转机,一次历练,让她深切的感受到对于他者的依赖往往终是要落空的。徒然的以为自身可以借助爱情转移自身的激情与热血以及在背后推动这一情绪一步步高涨的孤独与愤懑,丽嘉还是面对了自身的极限,知道了这人生大抵是谁也靠不住,必要自己起身,建立自己的灵魂。然小说亦不曾单单的写丽嘉,还有姗姗。这个女人大概是在受了丽嘉感召以后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归属,找到了自己的前路,然后奋然的开始了自己的人生。而韦护呢?可以这样作结,这样一个享受着优越的物质的男人必然也是一个灵魂的空壳,当另一个温度满满的灵魂想要到这个空壳里居住的时候,这个早已经习惯了孤独和冷却的人逃离了自己的灵魂,便又去寻找一个空洞的灵魂。正是那些空洞存在在那里,他的灵魂才可以被那些所谓的主义填满,才可以忍受自己的感受和自身的境况分离。这样的灵魂也是病态的。面对丽嘉的呼唤,他本可以摆正自己的状态,工作,然后养活一大家子。但是,孤独的人总是习惯着孤独并最终与孤独相伴,她无法接受女性,也可能正如他自己所说,是受到了他的父母的影响,害怕再次失去一种温度。与其失去,患得患失,不如自己来个了断。于是乎,这一出人间爱情剧便成为了人间喜剧。
五四一代,以一种近乎于激情的方式掀起了中华文明自身的变革。但是我更愿意这样看待,是这个古老的民族的年轻人再也无法承受激情的折磨,最终把这全部的激情投入到了对于这个社会的放抗中。激情过后又是如何便是建国之后的问题,也已经完全超出了我的讨论范畴。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正是在激情的作用下,这个时代的风起云涌便以各种内心的独白和对于爱情与革命的追求伴生而来。但是,正如同革命与爱情是年轻人的专利,爱情的结局往往也是对于革命的隐喻,毕竟他们同是激情的孩子,必然有着相同的命运。也可以这样说,先是爱情有了革命,才会让革命也有了爱情。
但是,青年的激情也是如同星星之火一般,把整个草原就这样燃烧全无,全然也没有思考这草根深在何处,他们要的不过是眼前的纵欲,也就是说,革命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行为,毋宁说不过是一场闹剧。盘旋在这一时代的人留下的可能远远超出与其自身所能够想象的力量。因为所有牧人读知道,唯有放火烧过的草原,来年的牧草才更加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