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大街25号》是一部由伊斯特凡·萨博执导,卢茜娜·温尼斯卡 / Margit Makay / Károly Kovács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消防大街25号》精选点评:
●有段时间睡不着的时候总看一小段 很像以前和爸妈入睡前看电影的氛围 摄影机移的好梦幻
●很意识流。
●苦难的记忆令人着迷又发狂
●历史大锤抡圆了, 大国小家碎成渣, 凌厉长镜如流水, 众生随波类转蓬
●记忆中这是第一次看匈牙利电影。其表现手法非常特别,而观赏性更是大大高出我的预期。一个炎热的夏夜,一段苦难的匈牙利人的集体记忆。
●萨博的这部电影被低估了,应该和贝拉塔尔的撒旦探戈、福尔曼的消防员舞会、库斯图里卡的地下,是一个级别。
●每当你对萨博有点期待的时候,他就仿佛在说,“我想你也有些日子没见过我无聊的样子了”
●牛棚观影夜
●
●噩梦
《消防大街25号》观后感(一):无题
在苏联帮助下,匈共成功解放祖国。人民“不愿回忆也不愿回去”。但是,导演还是片断式地组织起对那段历史的一个记忆。在一个固定空间里极致地渲染气氛。流动式的镜头考验着演员和导演,他们做得很好……
《消防大街25号》观后感(二):《消防大街25号》历史的记录者,平民历史30载
题记:
我们的房子是历史的碎片,这里的人生活在一个混乱的记忆里
――――卡夫卡·陆(KavkaLu)
[img] http://1.com/d/uploads/2020/10/11/u4iyb5gv5oa.jpg [/img]
在布达佩斯的一幢待拆的公寓里住着不同背景的市民,他们作为邻居一起度过了艰难的时世,本片以意识流的手法富裕的玛利亚夫人一家以及他们邻居的生活片断串连起来集体记忆,影片的真实时间长度只是夏日的一天,然导演通过这些居民的梦境和想象让观众看到的时间跨度却是从二战到苏联入侵匈牙利为止30年风雨跌宕的历史,导演以他对于时代的认知为观众勾勒出一幅伤感的市井生活画卷,是他意念里对于匈牙利历史的一次祭奠,以大量象征、对比的镜头让观众反思匈牙利事件的真相,显示了导演的现实主义立场。旧贵族对于昔日奢华的记忆,有着充满人情味的婚礼,有着战场赴死的伤感,也有着俄军进入后的改变,而这一切将随着楼宇被拆而不复存在,电影最后镜头结束在大楼所有居民望着将拆大楼上,显示了导演留存记忆的自觉。
这部萨博的早期影片,由一连串隐喻的意象和超现实画面组成的,梦境、回忆和意念组成的画面反映了匈牙利特定历史时期的风貌,相互镜像的画面有着深刻的外延而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片中有些镜头寓意昔日贵族梦幻般的生活以芭蕾舞和圣诞树表现、荡着秋千的少女和收旧货看到的空秋千架的话题对应,被纳粹占领的面包房和解放后玛利亚一家主动的上交的话题对应,老医生在一个铺着干草的屋子里看着孩子嬉闹和少年长大后狂热、无私的政治热情对照,这些镜头具有强烈的政治象征意义。而少年们从家里拿出东西捐献的镜头代表着政治教化的直接结果,特别是其中一个孩子拖着耶稣神像的镜头和一棵凋谢的圣诞树都代表着意识形态的转变,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神像被取下后孩子祈祷的对象竟然变成斯大林,表达了新的“偶像”的诞生,在影片里导演有着多处的不露声色的反讽完全以镜头语言展现,年轻的萨博已经具备了敏锐的洞察能力。导演利用大量移动摄影表现着人物的情绪交流和时间流失中的记存,场景转化衔接娴熟,摄影机忠实记录了这些平常人的喜怒哀乐,充当了介入事件的眼睛,以人物内心世界的旁白表现了匈牙利在被苏俄占领后布达佩斯一座公寓里各色人等的想法和追忆,他们对着镜头诉说着他们对于逝去岁月的缅怀和失去亲人的苦痛。电影以淡出淡入的画面将历史和存在有机结合,将集中营事件梦魇般出现在观众面前,特别是远景里的大烟囱让人产生了惨痛的联想,在叙事上导演非常简练,二次大战结束导演仅以一个打开老虎窗的镜头表示人民的胜利。而影片以旧楼和拆楼的铁球象征时代变革的必然, 影片中那些被讨空的钟有着历史时间纬度重叠的伤感,没有时间的存在往事就成为了意念的牌局,那个收破烂的老人无疑象征历史进程的伤感,当镜头停留在那张有些年头的全家福上时你必然可以感知岁月沧桑和无奈,当大楼居民向他们的大楼最后一望时,他们目光和你的心灵相接触,让你会意你关联着的世界。影片在1974年获得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豹奖、人道主义精神奖。
2006年3月11日 星期六下午13时45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消防大街25号》观后感(三):《消防大街25号》
4月14日尚书吧观影《消防大街25号》。
看片的一个半小时,我备受煎熬,先后看了四次时间,恨不能片子早点结束。从这一点上,我想导演的目的达到了,他不就是想告诉观者有些心惊肉跳跌宕起伏不由自主的生活不值得过吗?或者说,他不就是想表明,那些个体无从把握只能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的生活就跟噩梦一样只会让人盼着早点结束它吗?看片时,我的生理反应就是萨特第一部小说的名字《恶心》,身体里翻江倒海,强忍着呕吐感,一时都不知道怎么用言语去梳理梳理影片的脉络。我不清楚“间离”是什么概念,但当我看到一群长得跟鸽子一样没有什么分别的人在晃动的镜头下喋喋不休的时候,我只感觉到那些跟昆虫一样渺小的生命在历史的大剧情下是怎样可悲的命运。
一定有些人会为那些压抑人性的年代唱赞歌或者饱含深情的去回忆过往旌旗飘扬的日子,可以想象这会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可能是那种特定年代的既得利益者,也可能是现实社会中的落魄者,当人在现实社会找不到了出路,他可能会在幻想着回到另一个迥异的社会环境下去怎样的如鱼得水。当然,也一定有更多的人会痛恨那些他们曾亲身经历的专制的和动荡的年代,原因不言自明。匈牙利这样的小国,夹杂在两个互不相容的巨无霸之间,国家都难逃被随意蹂躏和践踏的命运,在这个屋檐下的人当然就只有听凭宰割的份儿。一个富裕的家庭内部怎么专制怎么非人性化好歹还有条活路,但是三天两头被两伙强盗你来我往的反复洗劫,而且有时还被作为战斗的桥头阵地被强盗你争我夺变成杀戮的战场,那种境地下生活着的人们的际遇的反差足以让人绝望透顶。人是习惯的动物,再苦的日子,只要习惯了,也没有什么难过的,总可以苦中求乐,但这个不能有好日子垫底,一个人由富裕无可救药的一步步走向贫穷是最让人难以承受的,因为这样的日子人要想活下去就只能日趋一日的接受他所不愿接受的事实,就好像一个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身体在一截截的烂掉却始终无能为力一样让人不堪忍受。
我以为,所有的创作都具有某种现实意义。我说的这个现实意义是指,创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历史不能被假设,但历史可以被回忆、书写和再现。一般说来,当一个人还未从历史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时候,其态度往往是谴责性的,而且这种谴责有为了谴责而谴责也就是纯粹发泄的味道。对于历史的谴责,当然也有其现实意义。这是为了人们能正视历史的真相,为了不再重复历史的悲情,为了表明对过往历史的义正言辞的态度,为了追求现实中美好的生活。剖开伤口是为了能查明病因采取行动治愈它,如果剖开伤口仅是为了使伤口变成一个方便乞讨的工具,那这种解剖虽然也无可非议,但并不容易让人从里面找到什么美好的或者叫做希望的东西。认清和否定历史只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但只有否定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匈牙利导演在1973年就能拍出这样一部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已经很不容易,这在我们国家的同时代根本无法想象,但现在再去看这部片子,总会觉得这部片子里面缺少了一些什么东西。
片子的开首,楼房爆破时所卷起的滚滚浓烟,让我想起了《和平阳光的年代》的开首那辆行驶在茫茫荒野中的火车,伴随着缓慢低沉的哀乐,火车呼哧呼哧的喘息着,也是滚滚的白烟弥漫开来。穿插在剧情中的那个大铁球几次在晃动中敲击着摇摇欲坠的墙壁,和片尾所有的角色汇聚在消防大街25号门前的告别,它们都像在隐喻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有些结束是苦难的终结,也是一个新生活的开始,开始在哪儿呢?我很想从里面找到哪怕一点的蛛丝马迹。我很不愿意相信,人生只有这种悲观的宿命。
最后说点题外话。我打定主意要坚持每个周末都去尚书吧看片,已经看了两回了,两回都看得心里很不舒坦。心里很不舒坦,却还要接着看下去,是为的什么?我想到了这么一个问题,就是,生活就跟看得这些片子一样,未见得个个都是美好的温馨的感人的,或者说未见得都是我想要的和想追求的想得到的那些,如果看电影是我的爱好,如果我热爱生活,那就像我无法拒绝生活中曾经的那些平庸那些不美好和那些丑陋一样,抛开个人的局限性不说,所有的东西我都得尝试着客观面对它,并进而尝试着从这些局部中找出哪怕一点能让我受益的让我感到有趣的或者是有意义的东西来。如果我拒绝那些我不喜欢和我看不懂的片子,那我就一定会错过那些好的,看片子和生活一样,我不能只拣我想过的日子过,我也不能只选我喜欢看的片子看。这也有点像写字,明明写的字歪歪倒倒,比如说这篇,但如果不坚持写下去,那永远也不能写出好的文字。
2007-4-15
《消防大街25号》观后感(四):《消防大街25号》鱼骨,以及韩国电影人的启示
[img]http://img.news.yahoo.co.kr/picture/b6/20060203/2006020311185373633_1.jpg[/img]
烧碟坛小韩帖了一张照片,是关于韩国电影人抗议『韩国在美国压力下把每年必须放映韩国电影的天数从146天减半到73天』美国人永远是单边主义的思维,另一种的强盗逻辑,正如小韩说『韩国电影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 ,完全是靠着自身的努力和对政府的不妥协态度』。美国电影特别是好莱坞电影的目标是政治宣传,他和哈哈哈异曲同工。没有文化尊严的国家肯定没有文化的将来。
辨识是生命的认知过程,同道也是慢慢发现的,壹零柒的豆瓣已经有了28人,这我自己也没有想到。
关于东欧电影我们看到的是知识分子的良知,而我们的当下依旧是清代以及更糟僵尸的天下,这种导向非常可怖。
萨伯在题词里如此表述:我们的房子是历史的碎片,这里的人生活在一个混乱的记忆里,战争年代他们不得不作出最困难得决定,当他们的人性经受严峻的考验,很可能在这个晚上他们会离开他们的房子和以前的一切。
人性的问题只在危难和险恶里才会展现,在常态里人民的生活有如梦幻,不是不思考而是不愿思考或者是坚定相信政府,昨天央台的节目里濮存晰提到了食指的诗歌《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当理想主义在这个年代被当成老朽和笑话来讲的时候,当人民不再阅读诗歌的时候,我不寒而栗。大多数电视台的节目搞笑而低俗,这是谁的责任?人民吗?我们责任民众的无知吗?不,我看到的是一种很邪恶的手腕,我们只要对比一下上一世纪80年代全民的哲学热(大多数文学青年都有《存在与虚无》坦诚的讲至今于我是牌位和《存在与时间》),是那个时代人的素质(哈哈大革命刚刚结束不久,百废待兴)高于此代人吗?非也,这是一个政府的导向…
中国古人这样教导我们:饱暖思淫欲。我们可再比较一下美国汽车文化(富庶的开始)的兴起和麦卡西主义的关系。
人,特别是男人,不是政治(权利欲望)作为泄口就是异性(性交的欲望)作为泄口,权杖和阳具异曲同工。憋着的结果往往就是火山。
在《消防大街25号》里有个在水中的超现实主义梦境的画面让我想到了此后的多部电影,而21世纪之后一些所谓的当代艺术工匠进行多媒体的创造这些数十年以前的电影成为投机取巧的工具。
这部电影反映了导演对于当年政治经济的思考,他通过剧中老奶奶说出了这样的话语:不知道感恩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里也会被人抛弃,家庭就是你唯一的避风港。
当局势无法左右,家就承当了彼岸的角色,就像那些知青的飞鸿传书里暗藏的心酸,但是,我们决不能以今天的立场去曲解他们的理想主义。
这部电影总是让我想起《俄罗斯方舟》,镜头在人面和门里的穿越。同样《铁皮鼓》旗鼓相当。这部萨博的影片可谓行云流水,梦想和存在完美的结合,而导演所有的控诉是克制的,二战他只是一数具尸体(草草埋葬)楼梯上年轻兵士的阵亡(战争的残酷),众人身后的高耸烟囱…
【关于国民性】
不要拿奥斯卡说事,它只是代表电影工业的一种平衡,和艺术没有什么关系,顺便说一句奥斯卡的品味和看肥皂剧的人差不多。
中国人没有志气,奥斯卡管我们P事
金球还是奥斯卡,金球是什么一般记者和娱乐共谋的娱乐活动而已,奥斯卡是工业,倘若你有资金这个组的评论就可以主导言论。
电影萧条如此和这些P奖项有着直接关系。
电影奖和艺术的关系远远弱于和政治的关系。
中国人和韩国电影人相比可谓天壤之别,不要说无奈我们去读读焦雄屏关于新浪潮的书就明白。文化是可以成为特例的,毛哈哈年代的文化志气是可圈可点的,今夜听到耿宝昌老先生谈论民族尊严,为人处世,受益匪浅。
而同是央台10套,那个香港电影的新年专题简直惨不忍睹,电影真的是量积过程。
责任是生命的必须。在同样的压力下中国电影人做的不够,奥斯卡再怎样是别人园子里的热闹。
一个没有自尊的民族是不会在文化上站起来的,
2006年2月4日 星期六 上午04时07分云间 寒鸦精舍 卡夫卡·陆KavkaLu
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
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