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大家大讲堂》是一本由钱穆 / 胡适 / 金庸 / 余英时 / 白先勇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明报·大家大讲堂》精选点评:
●垃圾校对
●和大师们一比,显而易见金庸、王蒙之流的俗气,还好意思放在一起。。。
●某几篇人物访谈倒是蛮出彩。
●都写上采访日期就好了,有的年代太久远,看着晕
●信息量真丰富。一时之盛。可惜没标明原载的时间。能结合当时的背景就更好了。一天一篇,一个月终于逐字逐句读完。很长见识,有这些知识分子真好。
●各行各业的人浮光掠影地谈了点体会,适合初中生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很多乱码是故意的么
●胡金铨那部分错的非常多,感觉是网上直接摘的文字,缺了半个字导致很多字错乱!
●印象最深的是胡金铨的两篇谈话,这厮的人生经历很有趣,在美国之音做过播音员,写过关于老舍的文学批评,当导演拍武侠片还不忘考据古人如何驾驭缰绳。PS:书的内容不错,但新星出版社的校对应该打屁股,至少有五六处细节错误。
●最喜李泽厚谈性,谈家庭,同性恋一节,谈的极有预见性。语谈最后,李泽厚嘱咐新加坡学人为妻购买增肥丸,“是体弱的瘦”,寥寥数语和一个小动作,流露了一个丈夫对爱妻的深切关怀。
《明报·大家大讲堂》读后感(一):明报·大家大讲堂
《明报·大家大讲堂》,新星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明报月刊经典访谈,时间跨度极大。因为明报的原因借了来看,但主题过于散杂,看过印象极浅。明报月刊经典访谈,时间跨度极大。因为明报的原因借了来看,但主题过于散杂,看过印象极浅。
《明报·大家大讲堂》读后感(二):爱妻的李泽厚
余英时谈学术自由和知识分子,李约瑟谈“李约瑟难题”,胡金铨谈古装片,谈的精要,吴清源谈棋,饶宗颐谈书画,余光中谈翻译,傅雷谈音乐,都是贯之一生的生命之学,谈的用情。最喜李泽厚谈性,谈家庭,同性恋一节,谈的极有预见性。语谈最后,李泽厚嘱咐新加坡学人为妻购买增肥丸,“是体弱的瘦”,寥寥数语和一个小动作,流露了一个丈夫对爱妻的深切关怀。
读的是电子版,倒未有纸质版之错漏
《明报·大家大讲堂》读后感(三):读书和旅游
当初知道金庸的武侠创作是从《明报》上的连载开始的时候,联想起香港的八卦娱乐杂志,未免就把两者扯到一块儿去了,真是可笑啊!
《大家大讲堂》是《明报月刊》中谈话录的汇集。看这类访谈录似的文章,让我联想起旅游来。名人访谈录好比各旅行社的精品旅游路线,各个景点都各有特色,但众口难调,未免各有所好。若不是饱读诗书,胸藏万卷,不出门而天下事皆在腹内,那么出去游玩一番,就免不了走马观花的遗憾。谈话录,有主谈者,有陪谈者,有访谈者,好比导游,自然有优劣之分,有时未免辜负了这大好风景。
我觉得“大家大讲堂”的这条旅游路线虽然不是那么热门,但也很有些趣味。香港得天独厚的地位,恰似链接台湾大陆香港乃至海外的一座桥梁,各地文化同根同源,然而又开出了不同的花朵,这种丰富多彩和桥梁纽带在书中可见一斑。很多访谈录的内容和重点与当时的政治、文化气氛有关,今日重读,有印证,有承担,有远见,有眼界,有胸怀,读之,不亦乐乎?至于能否汲取养料,开拓胸怀,还要看准备工作做的足不足,我是走马观花,在这条风景线上看了些热闹罢了。
《明报·大家大讲堂》读后感(四):金庸的《明报》,我们的书
1959年5月,金庸离开长城电影公司创办《明报》,报纸名取“光明正大,光明磊落,明察是非,明明白白”的意思。《明报》正式创刊之时,曾经有人预言,这报纸不出一年半载就会关门大吉,然而,金庸硬是凭着他的一支笔和坚定毅力,凭着自己的《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连载小说和指点江山的社论,让《明报》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当时给他写稿子的还有卫斯理、张小娴等人,因为经费紧张,金庸把稿费都给他们开的很低,前者数次要求提高稿费,均被金庸苦言劝回,张小娴更是专门写文章挖苦,金庸这里拿到文章,阅后,批示:稿子照发,稿费坚决不提。
现在回过头看这些事情,连金庸本人都只会当作笑谈,一笑带过。大陆读过金庸武侠小说者甚众,这类事情却不见得有多少人知道。金庸把发展《明报》放在了武侠之上,正如他自己所言,《明报》才是他毕生的事业与声誉。五十年后,在给这套书写总序的时候,提到刚创办《明报》的事情,以及在日本的书店里为《明报月刊》寻找合适的插图的场景,虽然记忆里全是寂寥和落寞,但笔调里却是有点骄傲的感情在的。
现在无疑《明报》已成为华语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明报集团也早于1991年就在香港上市,主编也从金庸换到了胡菊人、董桥等,作者更是集合了当下最具实力的各界知识分子代表。《明报月刊》在海内外知识分子和普通读者心目中也已经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新星出版社现在推出的这套“《明报月刊》文丛”,分类集合了《明报月刊》近四十年各栏目的精华内容,给我们一个系统了解《明报》的契机,起码为我们省去了拿Google、百度检索的麻烦。先推出的两本是《明报•大家大讲堂》和《明报•出入山河》,作者阵容从钱穆、胡适、金庸、张恨水、余光中、林海音、白先勇、杨振宁、高行健、余英时到王蒙、舒婷、北岛等。前者是一本谈话录,分“国家与知识分子”“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笑游大观园”“铿锵人物”四卷,高行健的两个访谈,一个在诺贝尔之前,一个之后,分别讲话剧和中国文化;余英时则从历史的角度来谈知识分子与国家的命运;金庸与王蒙两篇谈话是关于《红楼梦》……内容横跨文学、文化,历史、哲学、音乐、电影等领域,涉及国家与知识分子、中国文化与现代化、文学与政治、香港电影等方方面面。仅大致翻阅,都能亲身体会到那种争鸣的氛围,不管是做学术研究还是闲来阅读,百家之言,都能有个参考和借鉴作用。
《明报•出入山河》是一本游记合集,按国外和国内分作两部分,一篇一篇读下来,都别有味道。不过因为个人偏好,我更喜欢第二部分,在那里更多看到的是我们祖国山河的壮阔,和身处各地的华夏儿女对我们祖国的感情。BBC出了个很美的片子,叫《美丽中国》,对,美丽中国,我看到的就是这个。
两本书的内容都是首次在内地公开,不论是从版本本身的角度还是从内容,是把这么一套书买来摆在柜子里,还是放在手头,闲来翻阅一两篇,都会是不错的选择。
《明报·大家大讲堂》读后感(五):都让他们给说了
我看《明报•大家大讲堂》这本书,心里总在想,怎么他们什么都知道?怎么道理都让他们给说了?当然,我是不能跟这本书里接受访问的那些名家、大家相提并论的,而我也并不畏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于是阅读这本书便像吃美味一样,成了一段极其愉快的经历。
首先必须说明一点,这本书并不是纯粹请了一帮各占山头的权威们来讲道理的,它是访谈体,甚至是聊天儿式的;所谈内容方方面面,但都离不开文化的范畴,只是说话的人在谈及某个问题时,都有自己极其明晰、系统化的见解。这些大人物还谈到了自己的经历,或者交际,给了读者探一探话语背后的大人物的个人生活的机会,而这些东西,也是他们的想法、说法的部分来源或者证据。这样就形成了我们上学时学过的一个所谓“夹叙夹议”的形式。这些能成为大家的人不只有专业领域的独到的领悟,其个人经历往往也是丰富的,读起来就轻松了许多。但是,如果你对他们所谈的东西真正有兴趣的话,真正有魅力的,倒还不是这些个人经历。
大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各类媒介通过对各专业领域,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名家、大家的访谈来进行相关的知识普及问题探讨的做法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甚至形成了一个愈显簇拥的趋势,电视、报刊、网络的访谈内容,往往又会结集出版,使形成更大的影响。与此相类的,还有某些电视台及各个名校的“讲坛”、“讲堂”,其所讲内容,往往也通过出版,吸引、影响了更多的受众。我觉得,不管所有这些人物所讲的内容是否“正确”,至少它起到了一个诱媒的作用,使更多的人来关注我们的文化,并产生更深一步了解的兴趣,从而可以促进良好的文化环境的形成。而争论,也是必须的。所谓的名家、大家,不只可以作为老师,更可以成为靶子,只要受众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明报•大家大讲堂》是金庸先生所创办的《明报月刊》的文化访谈文集,内容谈得很大,古代读书人所谓的“心怀天下”在这里体现得十分充分,像“国家与知识分子”、“中国文化与现代化”这样的分类就是。这里,我尤其佩服的是余英时和金耀基两位先生,所论十分透彻、入理,往往又能与大众所熟知的文化内容相结合来谈,软硬兼施,读起来非常有意思。给我的感觉是,说话要有魅力,不只要分析得有条有理,适当地讲讲故事也是有必要的。大的话题而外,还有“笑游大观园”和“铿锵人物”这样的分类,主要从个人经验角度来谈某个具体的文化类别,如胡金铨谈香港电影,吴清源谈围棋,余光中谈翻译,朱光潜谈美学,萧乾谈报业,从他们在某个事业当中的探索经历,往往也可见出整个华人文化发展与变迁的轨迹。一本书读完,颇费时日,却也收获甚丰,既拓展了视界,也加深了对某些事物的理解,更延展了个人思考的疆界。
我一直有个偏见,总觉得报刊的访谈,应是比电视访谈要深一些的,因为习惯于看书报的人比之习惯于看电视的,对较为专业的内容的理解力相对要强一些(这似乎也是个偏见),还因为电视上的话语是一闪既逝的,而报刊可以拿在手中反复阅读,反复思考。那么,这本《明报•大家大讲堂》适合阅读的人群,应该是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的,并且不分文、理专业,都可以看一看,虽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一代不如一代,稍稍窥其端倪,了解一下别人为在国际上振兴它,为在历史上延续它所做的个人探索,至少对于自己的个人修养,是不无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