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的故事 《四渡赤水》经典观后感1000字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0-11 16:01:32
分享:

  《四渡赤水》是一部由谷德显 (Dexian Gu) / 蔡继渭 (Jiwei Cai执导,古月 / 苏林 / 刘怀正主演的一部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渡赤水》精选点评:

  ● 被单位威逼看完得这部片子。。。对于这么老的片子,真的不想给太低分。条件所限,演员有些做,动作有些假,但古月版的毛爷爷神情很到位。可我还是睡着了一会儿。

  ●补标

  ●

  ●一次乱七八糟,误打误撞的战役被神化到如此绝妙,中国的军事家也死光了。

  ●因为我爱毛主席,所以给你三颗星

  ●借着这次学习强国看的,居然看进去了,而且还蛮好看!

  ●革命题材,一般没有连续的故事情节,都是片段组合,片段之间缺乏关联,而细节的刻意却近于造作。这种创作方法,影响了几代人,包括改革开放后的大导演。少儿时在家乡大队看的露天电影:分盐巴,沉大炮,“杀他一个回马枪”,敌人见到红军后招呼着“来了来了”逃跑。现在看,主席形象的最大特点是抽烟。

  ●都是大场景啊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

  《四渡赤水》观后感(一):无比珍贵的80年代大片

  2016年10月11日晚上CCTV6上偶然看到这个电影,只看了后半部分逐渐被影片吸引,越看越觉得珍贵无比;原因:1、在当今这个烂片泛滥的年代,很难有诚意之作,四渡赤水算是诚意之作,当年是没有电脑特效的,群众演员非常庞大,动作一致、组织、调度都是考验;2、影片反映了80年代演员的精气神,影片里面除了朱老总有点点发福,其它演员均是瘦瘦的身材,但每个演员的精气神都非常好,远远不是当今这个浮躁、臃肿、追求奢靡之风的社会所折射出来的那种庸俗之气;3、由于拍摄于80年代初,那时的中国大地山清水秀任何污染也没有,特别是影片里涉及的城镇,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古民居的特色,看不到任何现代农村那种杂乱无章的农民房;4、对于喜欢毛主席的观众来说,80年代初的古月演出了毛主席的气度不凡,其实后来的唐国强版的毛主席根本就是个怨妇形象,丝毫看不出一个领袖应有的气度。5、国军将领也是气度不凡,表现出了专业军人应有的气质。所以,这个电影是难得的诚意之作,和当今所有的战争片有明显的区别。

  《四渡赤水》观后感(二):浅谈四渡赤水观后感

  今天偶然之间在CCTV6看到的,是高清修复过的,那电影画风一出来,那红军一出来,哎!有意思!就这么跟老爷子看了起来,老爷子当过兵,对于那个红色年代他始终带有别样感情,就这么跟我有一句没一句的边看边聊了起来,别说,两个多小时一老一少就在电视机前没挪过位置。

  估计是修复过,电影里航拍中国贵州那些大山时,那是真的壮观又带有那个时代的色彩,尤其是毛和周的演员,光站在那里,那气度,扮演毛的演员,那说话口音听着就亲切,虽说不是很地道,但比起动不动就现在说官腔,至少人家真实,那个年代大家说话多多少少带点口音(老爷子说的),现在的总觉得有些像演话剧一样,虽好但工匠气质太重,不接地气。

  演红军的演员们的精气神是真的足,看着就精神,最后字幕一出来,我俩恍然大悟,怪不得,人家直接把解放军拉过来了,还有电影里拍的实景全都是当地政府支持的。

  对于那个年代我和老爷子不一样,我只能从课本上知道,电影拍的只能说年代感很强,接地气,比起肆意夸大虚构的抗日神剧,而显得诚意满满,而他作为亲历者,更多的是缅怀与感叹……

  《四渡赤水》观后感(三):摩西与四渡赤水的神性

  考试前熬夜不睡觉,四渡赤水观影后记←_← 西方评价长征为东方版的出埃及记,四渡赤水则和摩西渡红海一样魔幻。渡过赤水是神来之笔,也是绝境逢生的无奈,但它无疑为毛本人赋予了先知的神性。长征是一个现代型政党有组织的战略转移,再考虑到蒋本人的战略野心(借剿匪之名在西南扩充影响力)以及军阀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它的成功其实是有保证的。 可是问题在于,我们站在事后的角度能够看到这些,时人心中却必定是迷茫的。 根据地尽失、部队损失惨重、前路茫茫,稍有不慎便会军心涣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个时候急需一个神启、一个超人的出现。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但朴素的人民群众是喜欢造神的,中国历来便有把伟人神化的传统(而神化的进一个后果便是妖魔化)。上世纪共运有一个不好的传统,就是喜欢把领导者塑造为哲学王这种高大全的形象。中国的这个传统便从四渡赤水开始了。 但无论如何,在长征中,这个先知的形象的确起到了它的历史作用。党内从不缺乏智慧,士兵也富于纪律性,只需一个凝结核便可成云致雨。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可把握时势。四渡赤水后,用拉康的话说:作为心理的弱势方,这支队伍便集体对毛产生了移情和依恋,产生了情感的正转移。毛成为了一个摩西一样的人物,又渐渐成为了主义本身,这也蕴藏了日后悲剧的根源。

  :四星中三星是给历史事件的,电影不好看,you deserve better.

  《四渡赤水》观后感(四):回味四渡赤水的经典细节

  四渡赤水是长征中的传奇之战,此战之前三万红军处于四十万敌军的合围之中,险象环生,危如累卵,此战之后,红军掌握了主动权,渡过金沙江,甩开了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创造了军事史的奇迹。

  下面着重想提的是其中两段格外精彩的对话,我认为是够得上教科书水平的,所以不怕费劲地记下来,回味揣摩,并分享给其他喜欢本片和党史的朋友。

  第一段是毛泽东和两位团级干部的对话。

  当时红军准备二夺遵义城,国民党军也在向遵义增援打算让红军顿兵于坚城之下。红军的策略就是要力争在国民党援军到来之前,打下遵义城。所以阻击援兵争取时间成为最紧要的事情。当时毛泽东打算把阻击乌江方面敌军增援的任务交给瑞金团,并亲自来到瑞金团向团长和政委下达命令。

  电影中的场景是瑞金团正在按照总部命令睡觉休息。团长高翔(以下简称高)和政委靠着大树讨论着战局,打算穿插到敌人后面,打掉当面之敌的指挥部。毛泽东(以下简称毛)从他们后面走过来,和他们打招呼。以下是他们对话的大概意思。

  毛:刚才你们说想插到哪里去?

  高:我们想穿插到十八里外的敌人指挥部去。

  毛笑了:我也正想和你们商量这个问题,看是穿插十八里好呢,还是八十里好

  高:八十里?。。。。。。抢占乌江渡口,来个关门打狗!

  毛:对啊!

  高团长和政委都露出惊喜的表情。

  高:把任务交给我们吧!

  毛:说说看,你们想怎么完成这个任务呢?

  高:一率轻装、直插乌江渡口毁掉桥梁,切断两岸敌军联系,然后全团展开,从敌后发起突然攻击。

  毛露出肯定的神色,然后问:如果路上遇敌怎么办?

  高:避开,或者以乱对乱。

  毛立即追问:如果遇到有利的战机呢?

  高:绝不因小失大

  毛追问:遇到敌人指挥部呢?

  高:交给后续部队收拾

  此时毛神色终于放松了下来,点了点头。

  然后转过头问政委:政委同志,你还有什么补充啊?

  政委(大意):会尽量实现进攻的突然性

  毛点点头并再次强调:关键是时间,记住争取时间就是胜利。

  而最终,高团长果然按预定计划夺取了乌江渡口,完成了任务,途中也放弃了对己有利的战机。红军二占遵义,杀败了川军8个团,中央军两个师,缴获大量物资,取得了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的两年来首个大胜仗,部队士气为之大振。

  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想起了另一位我非常崇敬的人,那就是千百年来被称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诸葛亮一生令人惋惜的不仅是在五丈原鞠躬尽瘁,最痛心的莫过于一出祁山时在形势一片大好时失街亭,痛失北伐成功的绝佳机会。如果诸葛亮在派马谡守街亭之时,也有毛泽东这样一番对话,也许就能直捣长安,就不会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叹了。

  可见,想取得胜利,仅仅有正确的策略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完全彻底地执行。此战关键是高团能舍小利而顾大局,而如果大局失去了,红军将全军覆灭,必然也包括高团在内。近年来却反有一种倾向,宣扬跋扈将军、个性将军,比如宣扬亮剑李云龙式的得便宜就占的打法,应当是小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世界观的一种体现,是成不了大事的。

  第二段对话是关于周恩来的

  是遵义会议刚结束,红军就在土城遭遇强敌战况不利,于是放弃硬拼撤离了战斗。转战之中就到了春节,大雪纷纷,天寒地冻,中央筹集了些稻草给战士御寒。周恩来来到瑞金团,见到战士们正在打草鞋,于是借机和一个红小鬼(小红军)交谈了起来。这段对话体现出周恩来谦和平易、和蔼可亲的风范、以及出神入化的交流艺术

  周首先弯腰坐下,然后抬起头问:小鬼,你打了几双草鞋啊(周公之风,不耻下问,不仅说的是思想态度,还包括身体的姿态,以下问上。古人云:世能祖祖,鲜能下下,祖祖为尊,下下为亲)

  小红军:连脚上这双补好的,一共四双了,就是打的歪歪扭扭的

  周:打的不错嘛!

  然后看了看,说:小鬼呀,这里可以打得松一点,这里着力,应该尽量打紧哪.

  小红军:你也会打草鞋呀

  周:对呀!你打这么多草鞋干什么?(了解士兵思想状况,了解中央的策略是否能在士兵中获得认可)

  小红军:打运动战哪!

  周立即呈现出一副惊讶的表情,然后瞪大眼睛看这小红军:噢?你是这样想的?(再此确认士兵思想,一个士兵的认识深度超过了周的想象,除了赞许,他还想知道为什么)

  小红军:不是,是我们老高说的

  周:老高?

  小红军:他到前面执勤去了,他还编了个草鞋歌呢

  周:这个歌好,你唱一遍给我听听好吗?

  然后小红军就唱,然后引出要求全军传唱草鞋歌鼓舞士气,并任命高翔为团长的剧情。

  周恩来这段对话,体现了如何开展有效的调查研究的方法。想了解真实情况,必须谦虚,从对方兴趣和注意力所在选取话题,拉近心理距离,从回话中判断沟通效果,心理距离是否拉近,然后深入话题,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而只有掌握了真实的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周恩来的境界足以让如今那些走马观花搞调研、搞形式走过场的领导自惭形秽。

  �另外,《四渡赤水》这部电影让我喜欢的地方非常多。比如色调很美,红军服装的灰衣和红领章红星,是偏暖的色调,这是八十年代之前比较普遍的比如《闪闪的红星》《红色娘子军》《梅岭星火》等,而相比之下,近年来影视作品中的红军色调开始变得昏暗,比如《血战湘江》。还有演员的表演,领导人方言很有魅力,我认为《西安事变》中毛泽东的方言是最好听的,本片也可以,语速要是再快点就好了,还有贵州山水城镇原汁原味的面貌。影片还表达了红军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干部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即使事实上定然会比电影里残酷,但我相信电影表现的仍然是主流,而不完全是宣传手法,否则长征不可能完成,一只没有精神的军队不可能转战万里而不垮掉,这些政治层面的东西是不可忽视的,打仗从来都不仅是军事指挥的问题,当前的历史片或抗日片把战争和谍战这些都呈现成了技术问题,是在愚弄观众的智商。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