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结束这一切》是一本由[加]伊恩·里德著作,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想结束这一切》读后感(一):正常的异常,惊悚的手段
惊悚、恐怖、猎奇、怪诞……一直是人们用以寻求精神刺激的手段。铃木光司曾经说过:“恐惧作为人类的正常感情之一,麻木掉的话是不会对人的正常生活有正面影响的”,因此,在安全的环境下体验危机心理激起,能让人们获得大脑皮层触电般的快感。
激发肾上腺素分泌的元素,粗暴点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以血浆、暴力为主的视觉冲击,以及相对内敛得多的心理干预。前者有久负盛名的《电锯惊魂》《致命弯道》等,后者则倾向于《闪灵》《致命ID》等。
对电影电视剧而言,前者是相对保险的处理手法,只要有不错的化妆技巧和几袋糖浆,就算在影史上排不上号,也有被归入cult片的机会。但小说无法产生直观的视觉刺激,想要达到令人头皮发麻的效果,就不得不往心理钢丝绳上挪步。
真正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总不能脱离“真实”,只有越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越看似“正常”,才越容易埋下惊悚的种子。
《无证之罪》里,李丰田让人倍感怪异和恐怖,不是因为他长得青面獠牙,而是因为他身上那几个“看似正常”的细节:装束、香烟、草莓环保袋——都是很普通的东西,但李丰田穿着上世纪的军靴、反着抽烟、用环保袋装从黑社会老大那儿要来的钱。是这些“正常”里的“异常”,塑造了一个似乎每个人身边都有,但却格外危险的人物。
惊悚,源于对近在咫尺的正常生活里的异常的恐慌。
同样,《我想结束这一切》也立足于“看似正常”。一开篇,一对情侣驾车前往男方父母居住的农场,两人在车里各有所思,讨论着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时不时的走神、小争执、无视某个令自己不太愉快的话题、藏着某个小秘密……完全是情侣间再正常不过的相处模式。但从这时开始,伊恩·里德就已经埋下了“异常”。
那个不断骚扰“我”的电话,是最明显的异常。但随着“我”和杰克的不断交流及哲学思考,这个异常永远会被正常的对话压下去,只在读者心里埋下一个种子,一个直到最后才会发芽的种子。
到文章后半部分,“我”和杰克抵达农场,异常之处才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让“我”时常感到不舒服。但这一切,仍然是在看似正常的情况下进行。“我”和杰克参观农场,与他的父母交谈、用餐,虽然处处透着异常感,但又并不能让“我”立刻感到危机并拔腿逃跑。
读者和“我”一样,或者说,在前半部分略显冗长细腻的笔触里,读者的大脑已经安于正常的哲学思辨所带来的宁静,即便是看到不寻常的细节,也不会马上惊慌失措。这是很聪明的手段,当读者认为整部作品只是一种带着错位感的平铺直叙后,“我”和杰克来到了异常集中爆发的学校。
在这里,“我”和杰克不再是一对普通的情侣,“我”看到了一些诡异的状况、看到了一些非常正常但却让“我”倍感慌乱的东西——本该陌生但却熟悉的走廊、教室、校工……最后,“我”终于带着读者意识到了所有异常的源头,并选择结束一切。
整部作品没有夸张的渲染,没有浓墨重彩地去描述一个模样狰狞可怖的杀人狂,甚至没有血,唯一和血相关的鲜红刺目的东西,只是一桶被打翻的油漆。但其惊悚氛围,却跃然纸上,以至于即便浸淫恐怖元素多年,在深夜细读的时候,还会毛骨悚然。
或许《我想结束这一切》算不上一本恐怖小说,它没有《盗墓笔记》《鬼吹灯》的灵神鬼怪、危机四伏,只有几个人和一些正常里的异常。每个人都可能遇见一个永远能侃侃而谈的异性、一对有些貌合神离的夫妇、几个总是不知道为什么发笑的服务员、一个瘦小无助的女孩儿、一个默默无闻的校工……这些生活中总会接触到的元素,让人在自认“安全”下一步步跨进了作者构建的异常环境里,从而感到浓云般的压抑。
当然,作为伊恩·里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想结束这一切》更跃然纸上的,是他被短篇小说掩盖的缺陷。作品有其哲学和心理两相结合的亮点,也有主次略显混乱、部分内容冗余的失败处。
人格分裂一直是心理类惊悚小说的首选素材,它极强的可塑性和只要变更写法就能达到烧脑效果的特质,让无数作者用以成就自己惊悚作品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那一部。但同样,珠玉在前,想要超越就必须更精雕细琢。
《我想结束这一切》或许是个尝试之作,无论篇幅还是角度。
《我想结束这一切》读后感(二):(重度剧透)在我的解读中,文中的“我”会被写成“她”,那么--《我想结束这一切》就是······
“我想结束这一切。”
把这句话单独拿出来,不是被人用作解释由抓狂引发的任性便是精心筹谋后的决绝。
而这样的心情,一个人的一生中会有多少次?又是什么样的情绪和场景,会让忍不住要一直默念这句话的女子,最后反而迎来别人“想结束这一切”,便要强加给她的结局?
她是许多时候,运气好才没遇上一个无出路结局的“我”。而这个“我”,正是许多女孩半吞半吐地询问别人解决方法时,口中常用的“她”。那么,“她”--
是一直无法相信长期亲密关系的建立,即使答应和男友杰克回老家,拜访他的父母,仍在头脑中要一再给自己的不安的暗示的那个“我”吗--哪怕两人初相见就话题多多,亲密程度一拍即合,在明明是两人独处好机会的长途自驾途中,她还要心存吊诡“满怀忧愁”,说话不着边际,既不兴奋紧张,也不打算以后把男友杰克也介绍给自己的父母,却又自始至终没有真正说出终止或者拒绝将这次见面进行下去的话,没能依照她所想的“结束这一切”;
是幼年时光被人窥视,多年后仍感到忍无可忍的那个“我”吗--男人高大的黑色剪影在心头阴魂不散,多年后,在男友杰克声称在车窗外看到了窥探的人,负气下车称要去理论一去不回时,她鼓足勇气去寻找,心头仍盘旋着会被捕猎的不安;
是多年前努力地想在汲取知识和技能(哪怕只是学开车)的时候,也为了借此摆脱孤独和萦绕不去的恐惧感,干脆想用不可理喻的冲动行为“以毒攻毒”的“我”吗--男友杰克不想听她像行为艺术似的小故事,甚至不让她把话说完,只是用自己看似更严谨的认知举例、反驳她,最后也只是把问题讲的更加不知所云,还拐上论辩中涉及的题外话,洋洋自得地说上一句“什么时候需要找人修篱笆尽管找我”,就又“男友力满满”又生硬地强行结束了对话(面对这样的对话,一般人的想法也都会是“我想结束这一切”吧,因为再聊下去,总觉得就不是在和恋人增进感情,而是在伤感情了),她也乐得不再去和男友杰克争辩他的聪明和他眼下更为烦躁行为的明显对比;
是在看到男友杰克的父母前言不搭后语行为总是不合常理、住宅阴郁设计奇怪、屋中的摆设和自己的从前甚至可能有所关联时,正好借机急忙告辞想回家求得安静的那个“我”吗--如果所有的这一切能就此与自己再无关联,她其实也并不需要再担心什么,毕竟只是见到对方父母,并无实质承诺,过去的事,对未来不会产生影响的,通常说明不了什么,于是,离开男友杰克的家离开男友杰克的父母,对她来说,已经是一个“结束了”的事件了,即使偶然得知,杰克有个哥哥,和他一样优秀,却又更加饱受磨难,工作和生活处境都不容乐观······好吧,那么,就算她刚才在杰克家里的行为也说不上都多么合乎礼仪,但她又没故意招惹杰克的那个哥哥,她的“胡思乱想”也不会被杰克的哥哥揣度到,哪怕杰克会被哥哥的举动困扰,短时间内也不至于和她马上有真正的正面接触;
是男友杰克要补偿给她吃甜品的机会,DQ店的第三个女孩强忍不适服务时,听到“替你害怕”这样的言论还不曾明白的那个“我”吗--在回家的路上,她反而心存愧疚,觉得是不是自己凭一个“我想结束这一切”的念头就开口结束一段关系太过分?进而想到,如果对方也在等一个同样的机会告诉自己类似的话,她是会自然接受还是会难过追悔没能及时问清楚男友杰克的心意呢······
更多的时候,她头脑清醒,对自己喜欢什么的直觉一向十分认定。可是,她又时常会被温暖的小细节感动到,所以,只要男友杰克把药片包裹的很细心她就会推迟分手的决定;习惯了两个人的状态,她就会努力说服自己,“这是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机会”;对方表现的十分独特,就足够让她因为好奇,而放下心中时刻的警惕,在丧失“一个人自由地认识自我”的选择前犹豫不定,不知该不该坚持到踏入婚姻。至此,故事的前四分之三看起来都如此零散温吞,即使关注的问题和地点,能从快速坠入爱河去见对方完全与想象中不一样的父母的尴尬到幼童被潜在的窥探跟踪留下的心理阴影,从“恋人相处话题无聊榜精选”到“如何加快女朋友想结束这一切谈话和关系”,从行动完全不打招呼地由兴头到亲热时喊着别人的名字,场景从漫漫公路到儿时旧居,从驾校到杰克父母的居所,从DQ店到杰克执意要去找其附近的垃圾桶扔甜品杯的旧学校,就算琐碎甚至时而想让人骂两句,但生活本身总是这样,似乎没什么不对劲儿的。
偏偏在最后五十页,气氛剧变。为了设置悬疑,故事里常要凸显无法解释、超越常人认知的“灵异”,而故事如果不能把一个人的精神问题合情合理地安放给“多个人格争先想表现自己存在感”的主题上,开头读者预判的多人谋杀会瞬间反转成对作者文字功力的群嘲。分裂和扭曲,群体和个人,偶尔夹杂以哥特式的“招魂”--如果看本书之前,自己心中尚且没有一点定见,就算把这本书反复读上三遍,可能还是找不到“凶手是谁死者被杀为何”的标准答案。封闭的空间,无尽的黑暗,得不到回应的呼唤,被辨认出的自己儿时的衣衫,记得用他温柔时教授的躲避技巧试图逃避心头阴影具象化的靠近,“男友杰克”和杰克在心头的影像重叠又纷乱直至归零······就此伊恩·里德给出了恐怖小说的另一种可能,就是让人感到:真正的恐惧场景出现在眼前,以往相处的细节全都会变为“细思恐极”,不用别人动手,“我”早就变成了甚至不想得知自己结局的“她”。而别人事后的对话能给出的蛛丝马迹,也尽可见仁见智--所以是因为这些,我们才开始恐惧于去爱了吗?怕自己因为爱而盲目,轻易地选择相信,怕自己有朝一日的幸福记忆,在幸福表象破碎之后,都变成了他人预示悬疑的笔触,和云淡风轻地谈论一场变故时仅存的时间线证据。
《我想结束这一切》一书,就像个多棱镜,许多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知道的东西,也能看到许多自己大概能猜到、或者“自己的认知足够辨别这是什么”的东西,但是想因此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仍然很难,之于我,算得上一本真正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书--因为即使我写了上述的这些文字,我仍感到自己的解读如此有限,也希望能看到其他人给出的更多解读,给出一些总感觉距离我不远却仍需要点拨才能获得的、能让我情愿摆脱继续陷入解读这本书魔力的漩涡、获得坚定说出“我想结束这一切”七个字力量的答案。
《我想结束这一切》读后感(三):私人灾难
We did not wish anything to happen.
We understood the private catastrophe,
The personal loss, the general misery,
Living and partly living;
——Murder in the Cathedral BY T. S. Eliot
《我想结束这一切》这本书于我而言就是表达私人灾难的书。
书的剧情就不多透露了,毕竟这本书靠剧情推进。自杀的方法千千万万种,常见的就是上吊,开枪,吃安眠药(或者别的毒药),跳楼,跳海……你绝对想不到这本书主人公的自杀方式。看到文字描述我都要哭了,感受到了那种疼痛和绝望。对这个世界和自己要有多绝望才会想要结束这一切?
书中对二人亲密关系(拿爱情举例)的长久性也做了相当大篇幅的探讨。“正是无处不在的小事维系着我们的关系,虽小却举足轻重。” 书中男主杰克为女友带药,用纸巾包着,还给她多带了一片,这样的细节让女主一直没有说出分手。想想我们生活中也是这样啊,小小的一件事能延缓甚至取消很多灾难的发生。取消了很多龙卷风。这么说来,我们生活里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蝴蝶。你永远想不到哪只蝴蝶会改变你的人生。
书中还有一个有趣的观点,“然而思维举足轻重,它是真实的,行为才可能作假。” 行为可以作假,思想无法作假。比如你不想去上课,但你依然去上课了。别人以你的行为判断你(他人永远无法视察我们的精密思想),以为你喜欢上课,至少不抗拒。其实不是这样。我不用说这样的不一致带给我们多少痛苦。生活不就是让你学会在矛盾和冲突中妥协并苟延残喘吗?
“我们因局限和需求而疯狂。人类充满局限性,脆弱易碎。你无法完全独处,每样事物都有着轻盈和笨拙两面。有那么多依赖他人的方面,有那么多令人害怕的事物,有那么多的需求。”
“人们总是讨论忍耐力。为了前进,为了变强,忍受任何事物。但若想拥有忍耐力,你就不能只是一个人。你需要和他人保持亲密关系,这始终是构建生活的基础。孤独只会演变成一种缺乏忍耐力的挣扎。”
摘抄这两段是想说,我们多么可悲。我们为了继续生活,必须依赖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但是亲密关系非常脆弱(以及不可能)。亲密关系的每次破碎,只会让我们以更加可悲的面目进入生活这个恶循环。孤独,挣扎,想要陪伴,寻求亲密关系,建立亲密关系,破碎,又孤身一人,挣扎……
也许正是因为生活的艰难,书中主人公“我想结束这一切” 并真的结束了。
“当一件事物有失去的可能时,你就真的会失去它。” 所以我引用艾略特的那节诗:
我们并不希望发生什么。
我们懂得私人灾难,
个人的失去,普遍的痛苦,
活着,部分活着。
We did not wish anything to happen.
We understood the private catastrophe,
The personal loss, the general misery,
Living and partly living.
我们总是一遍遍回想那些失去。如果当时我没那么冲动说出那些伤人的话就好了,如果当时我能多陪陪家人就好了,如果当时我能勇敢一些给那个女孩电话号码就好了……有些东西的存在有如空气,无法引起你的注意。它只能用失去引起你内心的波动。人只会在意水平线之下的为负数的东西啊。我们如何能战胜那些已失去的,以致于不用在巨大的冲突悔恨中结束自己?失去的不可战胜。你无法战胜死人。失去的东西全都死了。
最后再说一下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这书是爱情+哲思+恐怖悬疑。我已经很久没读推理悬疑了,一下让我想起看柯南,读江户川乱步,爱伦坡的日子。阅读体验很好,一口气读完。有阅读障碍的同学最近可以试试这本。
《我想结束这一切》读后感(四):唯有死亡,才是结束?——深度解读《我想结束这一切》
思维往往比行为更真实、更现实。你可以说给别人听,做给别人看,却无法伪装自己的所思所想。——杰克
文|轻禅
前几年,有本书特别火,这本书就是《24个比利》,在这本书里,比利分裂为24种人格,最终成为杀人犯。如果这只是一本小说,也许并不稀奇,但这不只是一本小说,而是根据现实真实人物所改编,这也就意味着,人格分裂是存在的,它的危害性不可估量。
人格由人的思维决定,人的思维又最难控制,你越是想控制它,它偏偏越发活跃,萦绕在你心头。如果这种思维具有破坏性,那么它爆发出来,就会导致无法想象的后果。但如果它无法排解,最终导致是就是个体的死亡。是不是,唯有死亡,才是结束?
《我想结束这一切》这部小说就是讲述这样一个人格分裂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以女性角色“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我想结束与男友杰克的关系,却因无法说出口跟杰克去见了他的父母。这去杰克家的途中,“我”试图掩藏“我”的秘密,却在拜见杰克父母之后,“我”发现了杰克的秘密。故事的高潮发生在回来途中,杰克因为“我”和他的亲热被人发现,愤然去找那人,“我”因为等不及也跟着走出去。偌大的学校,“我”始终找不到杰克,危险也渐渐逼近,恐怖的气氛笼罩着整栋楼……
“我”去寻找杰克,为什么始终找不到?故事高潮,带给人的阅读感是恐怖,这种恐怖并非作者刻意制造,却让人不由的屏住呼吸,仿佛身上每一个细胞都跟着紧张起来。这种恐怖,如果真的解读起来,我想说,这是“我”自我挣扎的过程,这是一个既痛苦又恐怖的过程,因为“我”已然分裂成不同的人格。“我”想找回自己,可却一直找不到,最终“我”找到了杰克妈妈给“我”的画像,这人不是女性的“我”,正是杰克。
如果再仔细分析,关于人格的分裂还是有处可寻的。
回到故事最开始,“我”想和杰克结束关系,却为什么一直说不出口?这是因为“我”就是杰克思维的一部分,“我”想挣脱,挣脱的只能是思维,不能是身体,无论如何努力,终究是徒劳。
再一点,“我”和杰克回村庄途中“我”的想法,“我”觉得自己和杰克不合适,想找一个与自己合得来的人,这其实是人内心最真实的写照。从杰克思维分离出来的“我”无法控制杰克的整个思维,那就只能逃脱。另一种解读就是,“我”只爱自己的一部分,也就是分离出来的“我”,不爱具有杰克思维的杰克。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是自恋的,人终究爱的是自己,可又不是全部的自己,是优秀的自己,排除掉讨厌的自己。
至于故事高潮处,杰克的逃离,“我”的找寻,我是这样理解的:当“我”身体的杰克试图逃脱,“我”又离不开他,我知道自己应该逃离却不能。于是,开始了恐怖的寻找之路,在寻找过程中,“我”害怕,恐惧,在整栋楼里寻找躲避的地方,可终究是无法躲避,他最终还是会出现……这也就意味着“我”身体里分裂出来的人格,终究是无法一个个分离。
当然,故事里的“我”并不是只分裂出两种人格,除了“我”和杰克,还有另外两个,那就是给“我”发消息对“我”十分了解的那个他,杰克想象出来的哥哥。
为什么会有一个“他”对我如此了解?那就是他=“我”,他是“我”的一部分。
“我”=杰克,又是为什么?这一点从杰克父母对“我”的态度可以印证,他们过于热情,他们给“我”照片,似乎是发现了人格分裂的杰克的秘密。
杰克=他哥哥,这是因为“我”窥探到了杰克的秘密,他是没有哥哥的,他是人格分裂的。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知,故事里的“我”就是杰克,这一次去探望父母,回归的过程,是杰克试图将分裂的自己合为一体的过程,可这对杰克来说,是困难的,是做不到的。最终,才导致了他的自杀……
是不是,唯有死亡,才是结束?
关于这一点,我不得而知,对于人格分裂的人来说,的确是痛苦的,时而这个人是自己,时而又不是。但不管怎么说,这并不影响《我想结束这一切》这本书的精彩。这本书试图为人格分裂的杰克找到一个完整的他,但又找不到合适的途径。从现实角度来讲,这个故事向人呈现出人格分裂患者的精神状态,内心的挣扎,终究是无法解脱。
是不是有办法,可以救治他们?是不是唯有死亡,才是结束?这或许需要未来的医生与心理学家来解答了。
《我想结束这一切》读后感(五):结束、新生
真相在字里行间一点点揭示…… “我”坐在车上,听着收音机流淌出来的老歌,感受汽车颠簸在乡村的泥土公路上,回忆着我和杰克相识相知的点滴,想象着见到杰克父母后的温馨情景,和任何一个初见公婆的小女孩一样,“我”有不安,有憧憬,也有退却……这本是再平常不过的恋爱情节,却因为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我想结束这一切”的念想而变得扑朔迷离。 作者不曾刻意渲染,但一字一句,都令人毛骨悚然。 一切都是有预谋的。窗户外的默默注视的男人,一遍又一遍相同的语音留言,萦绕在意识深处的“我想结束这一切”。“我”并不确定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我”了解杰克,可能比任何人都了解,“我”以为杰克对此一无所知,但事实上,杰克却对此了如指掌。 “人可以说给别人听,做给别人看,却无法伪装自己的所思所想”,我想从杰克发现秘密的那一刻,他也有恐慌过,挣扎过,抗争过,却始终无力逃脱,唯有结束这一切,他才能自由。最终,一切都结束了,和“我”预期的一样。当“我”躺在血泊里,当鲜血从身体里喷涌而出,当冰冷一阵阵向“我”袭来,“我”终于不再是“我们”。生命终结,一切便都结束了,纵有遗憾,却终而释怀,唯有坦然面对,才终有战胜的希望。即使战胜的代价如此之大。 不禁的想到《搏击俱乐部》里的情节,当“杰克”(好巧,男主也叫杰克)最终将枪口对准自己,当枪声响起,“泰勒”死去了,而“杰克”活下来了,因为“泰勒”最终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一场幻境罢了,如同一切都回到原点。 “我认识一个美丽的女孩儿,她总是喝很多杜松子酒”。 “你们干得很不错”。 如果那一夜,杰克把电话放进女孩儿的口袋,一切都会不一样吗?也许吧,但我想并不会,对现实的逃避和退却,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世界本没有绝对的公平,不是每个人,都有“杰克”(《搏击俱乐部》)和“比利”(《24个比利》)的幸运,在理想人生和残酷现实的抉择中,总有人迷失在对“我是谁”的探寻中,即使人性的本质帮助我们活下来,却再也看不透“我是谁”,那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从你翻开小说的第一页,便再也不忍放下,跌宕起伏的情节,让人永远猜不透的下一秒?为“我”担心,为杰克着急,为哥哥遗憾,为爸爸心疼,为妈妈悲伤……当真相最终揭示,在恍然大悟之时,之前的种种也随之扑面而来:那是关于“我们”的,关于杰克父母的,关于DQ店女孩儿的,关于维尔太太的……当最终合上书的一瞬间,我们开始为“我”叹息,为“杰克”扼腕,感慨于作者精准的前情铺垫,震惊于那些细思极恐的细节描写。
生命不易,生命的坚强往往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但生命的维度,却不仅仅只有一条,只想说:纵然我们都是向死而生,但依旧有生存的权利,珍惜我们已拥有的一切,愿我们身边每一个人都能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我想结束这一切》读后感(六):而雷·布拉德伯里的柠檬水孤零零地被忘在了月光下
关于戏剧情节,契诃夫老师曾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大意是说写一出戏剧时,如果第一幕出现了一支挂在墙上的上膛的枪,那么这支枪在后面一定要开火,否则不如不写它。很多年来,大多数作家都奉行契诃夫老师的原则,尤其是惊悚小说中,哪怕背景设定再天马行空,细节的连贯性能帮助作品建立起可以让读者信赖的逻辑。
以雷·布拉德伯里为例,如果他让笔下的角色在故事开始时拿着一杯冰镇柠檬水喝了三分之一搁在屋前长廊扶手上(《整个小镇已安眠》),在接下来的故事发展中,必然会安排另一个人拿起那杯已经微温的柠檬水喝掉剩下的三分之二(《六月夜半》)。
又比如H.P.洛夫克拉夫特总爱在他的小说里穿插进一本阿卜杜拉·阿尔哈萨德的《死灵之书》,尽管这本书只是出自他自己的杜撰,但在作者煞有介事地重复N次之后,只要这本书一出现,读者的脑中必然自行奏响飘渺诡异的提示音乐,召唤出惊悚的氛围。
老派的作家不会忘记自己随手安排的任何一个线索,或者说,在他们的笔下,根本没有随随便便一说,墙上挂的每一支枪,廊前放的每一杯水,对于屋子陈设的每一次描绘,均出自精心编织,无一闲笔。
这种老派的戏剧理论,放到在今天的惊悚小说中常常就不大适用了。
最初发现这种规律是看美剧,追了好几年《迷失》,编剧在前几季中埋下了无数的可能性:飞行舱和外星人有关系?不规则的数列重复多年是超自然的神力?黑烟和白烟指涉撒旦和天使(大魔王和救世主)?穿越时空是因为平行空间?——第六季终了,《生活大爆炸》里的Leonard代表很多观众感叹:“Sarted out great,and turns out just a big old waste of time.(开篇极佳,追到结尾才发现就是在浪费生命。)”普遍认为,编剧在前面挖得坑太大,没法一一填回去,只能选择了最最便捷的一个方法,跳出来告诉你:他们都死了。——死者的世界会遵循什么逻辑呢?此前的一切都能说通了。
看美剧的时候,会认为这是一种虎头蛇尾的偷懒做法,但是后来发现现代很多惊悚作家喜欢刻意选择这样一种方法来写作,有时候还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尤其是做编剧出身的作家,他们驾轻就熟地故意在前面情节里漫撒了很多最后并未获得解决或者解释的线索,作用就是干扰和误导你的判断,渲染心理惊悚的氛围。
加拿大作家伊恩·里德的长篇处女作《我想结束这一切》就是这样。小说开篇是一对年轻情侣行驶在公路上,男主人公杰克邀请讲述者“我”去一个偏远的农场见他的父母。虽然路途遥远,虽然“我”暗下决心等不情不愿的“见父母”环节结束就和男朋友分手,但一切尚算正常,可是随着旅程继续,夜晚的路途渐渐就有点诡异起来:
废弃了十年的农场前立着崭新的秋千架、童年记忆中半夜醒来看到的窗前诡异身影、手机上浮现出自己的号码……就好像,这车开着开着开进了一个一切失序的巨大梦魇,逻辑出现断裂,铁板一块的现实出现轻微裂痕,虽然不至于影响主线走向,但刚好让你怀疑,究竟哪里、出现了什么问题——
起初,我们会怀疑,问题肯定出在这个梦魇缠身的“我”身上,后来随着情节的发展,又觉得有问题的多半是那个貌似理性正常的男朋友杰克,再后来又会把怀疑指向诡异的农场,然后,随着“我”在农场的所见所闻铺展开又让人怀疑相片上的陌生面孔和地窖里空房间的主人才是问题所在(有没有可能,杰克有一个自我认同出现障碍的邪恶兄弟?或者其实是人格分裂?)……阅读的过程就像在看一部烧脑悬疑片,我们引以为傲的推理能力被作者牢牢地攥在手心里,伊恩·里德在鬼影重重的黑森林里东一点西一点地扔下面包屑,我们以为是汉斯和格蕾特在标示路径,最后发现其实是女巫在引我们入歧途,不知不觉,就随着那些可疑的面包屑陷入了一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恐怖情境:无休无止的长廊,插翅难飞的逃亡。
伊恩·里德选择了美剧式的便捷做法来结尾,包袱抖出来,他和她以及他们的那段旅途都只是宅男笔下的幻想,一只渴望触碰而最终缩回来的手给自己编织了一段故事,企图慰藉心灵,最终却指向混乱和悲剧。
契诃夫的枪好好地挂在墙上,没有人去扣动扳机;H.P.洛夫克拉夫特的《死灵之书》随手扔在墙角蒙尘;而雷·布拉德伯里的柠檬水孤零零地被忘在了月光下。与此同时,伊恩·里德说服我们相信,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人写出的任何逻辑混乱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脑子有病。
《我想结束这一切》读后感(七):NPR专访加拿大天才小说家:你很害怕,甚至忍不住发抖,可你不知道为什么。这就是伊恩•里德长篇处女作的魔力
采访人:Linda Wertheimer
R:伊恩•里德写了一部令人毛骨悚然同时欲罢不能的小说,《我想结束这一切》。严格来讲这是一本心理惊悚小说,会让读者猜不停。开篇是一对年轻情侣,男主人公杰克邀请女朋友——也就是本书的讲述者——去见他的父母。他的父母生活在加拿大一个偏远的农场。虽然路途遥远,不过一路上还算惬意,看起来也没有异样。
直到他们路过一个烧成废墟的农场,事情开始变得诡异了。杰克说大火发生在十年前,可是女主人公亲眼所见农场的前院有一个崭新的秋千。她问男友新秋千如何解释,杰克避而不谈,问她:“你冷么?”伊恩•里德说,这里的灵感产生于他在父母的农场生活的那段时间。那个农场同样地处偏僻,在安大略省的一个偏远地区。
伊恩: 这本小说我大概构思快十年了,那段时间我总有种冲动要把它写出来。于是我想是时候了,我准备好了。你知道,我之前的两本书(《一只鸟的选择》和《幸运的真相》)都是偏温情、抚慰的。他们讲述的都是一些我经历过的美好的事物和感受。但是这本书我想尝试一些孑然不同的,一些会令读者不安,挑战他们舒适极限的。
R: 在这类书里,你有喜欢的作家么?比如斯蒂芬•金,或者爱伦•坡?
伊恩:当然。但是这本书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恐怖小说。如果类比的话,我真的觉得它更像多丽丝•莱辛的《第五个孩子》和米歇尔•法柏的《皮囊之下》。至少我自己在读这些书的时候是真的很不安,无法预知故事的走向。我的这本小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恐怖小说,它甚至直接跳过了恐惧,讲了一个边缘的、失控的疯子。
R:就像有一个声音告诉你:不要打开那扇门,但你又控制不住好奇心。
伊恩:是的。这也是本书的阅读乐趣所在。不过讲真话,我认为自己写的还是比较慢热的,因为我在情节中注入了一些哲学层面的探讨。为此我甚至研究了哲学和莎士比亚。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不想还好,一旦深思就变得恐怖起来。。
R:现在我们来聊聊杰克。 我发现在这本书中,他是唯一有名字的人。可是就算是这本书的讲述者,杰克的女朋友,也就是书中的“我”,都无名无姓,更别说杰克的父母和DQ的三个女孩了。你为什么这么安排?
伊恩:我想有些人一旦开始阅读这本书就会开始思考杰克和他女朋友正在思考、探讨的那些问题。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质疑和焦虑的。你越执着故事发生了什么,就越难确定它到底讲了些什么。
R:你在调动读者的参与感,尽管你知道这会让他们困惑。你一直有留下线索。然后一件我认为很有意思的事就是,你让全书笼罩在一种不祥的气氛中,这种气氛营造加快了本书节奏。故事变得越来越诡异了,但意义指向却越来越模糊了。所我想有很多读者,比如我,一定特别想知道“我猜对了么?”所以,我猜对了么?
伊恩:面对这种提问,我从来不会给出完全肯定或否定的答复。我认为,所有的读者都有权利基于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对这本书讲了什么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果我的朋友在跟我交流同一本书的读后感时,我们的想法有不同,甚至冲突,是一件非常令人的兴奋的事。我喜欢那样。所以,如果有读者对这本书的理解与众不同,我非常欢迎。当然,我也有自己的理解,对于这本书讲了什么我有自己的解释,不过,这不意味着这解释适用于所有人。
《我想结束这一切》读后感(八):没有意义的虚构现实,终究会让我离去
未读试读书评。
人格分裂向来是影视和小说家们热爱的题材,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够猎奇,够惊悚。前有著名的《24个比利》,这次,是加拿大小说家伊恩·里德的小说《我想结束这一切》。
加拿大天才小说家的首部长篇小说,分裂扭曲哥特风,小说可谓噱头十足,于是一向热爱心理悬疑类的我,毫不犹豫申请了试读。
书的篇幅不长,一晚上便可读完,但评价这本小说对我来说有点困难。
作为一本悬疑恐怖小说,在营造气氛方面,它是完全合格的。作者用第一人称描述了女主角在与男朋友前去见男友家人的路上,心中想着如何分手,眼中却看到种种怪异的景象。奇怪的农场、男友父母的反常举止、冰淇淋店里起疹子的女服务员、荒野校舍里出现的陌生男人、一去不回的男友,对于每个场景的细节描述都很是到位,尤其是在夜晚读来,确实有一种恐怖片既视感。读者的胃口会随着女主角的疑惑和恐惧逐渐被吊起来,悬疑感会督促着你手不释卷地读完。
然而,此书成败都在此。毕竟,胃口被吊得有多高,最终就有多容易失望。当我迫不及待地读到最后,发现一切的解释就是,主角人格分裂,一切都是他(或她,反正太多人格)那个不太正常的大脑里左右互搏发生的事,突然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整本书中那些奇怪的不合逻辑的部分,最后告诉你说,这些都是一个精神病人的想象。故事初期要讨论的亲密关系,爱情与了解的关系等等,戛然而止,仿佛这些都只是随口一提。亚马逊上原版书目下的一篇短评标题精准地概括了这种感觉:“Enjoyable, Interesting, Creepy, Weird, but Ultimately: "Well wtf was that?”
写过编剧经典教材的麦基说过:“当观众意识到故事正在飘向令其感到沉闷乏味或没有意义的虚构现实时,便会产生一种疏离感并进而真正离去”。此书并不沉闷乏味,却最终飘向了没有意义的虚构现实。你本以为这个人格分裂的主人公,会与现实发生些什么碰撞,但是没有;你本以为那些事件,尽管可能是想象,但应该会有些什么意义,但是没有;你以为是不是作者想讨论下主人公的前世今生和人格分裂的来龙去脉,但是也没有。
事实上,即便不是人格分裂,每个人的脑子里也都会有些稀奇古怪的幻想,至少,每个人都曾经做过梦,古怪而离奇的梦,仅仅把这些写出来,是不足以满足读者的呀。古往今来,能被人记住,反复念叨的小说,不一定惊世骇俗,却一定有值得讨论的意义感。
很遗憾,此书在形式上做到了十足,却因为内涵上的巨大差距,沦为了一本三流小说。可以读,但不用期待过高,这是我对它的最终评价。
.S:不过说真的,我也一直怀疑是不是自己智商不够用没看太懂,可惜翻了一圈书评也没看到能解释我心中疑惑的,期待之后能有解答:)
《我想结束这一切》读后感(九):一开始我可能没有读懂它
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有点犹豫。作为一个读者,没有完全读明白一个故事,可能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
而我的确没有像往常读小说一样,得到明确的答案。所以,不得不在读完小说之后,去找更多关于这本书的信息。
直到看到这本书的作者伊恩说:“我想有些人一旦开始阅读这本书,就会开始思考杰克和他女朋友正在思考、探讨的那些问题。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质疑和焦虑的。你越执着故事发生了什么,就越难确定它到底讲了些什么。”
好吧,我成了那个执着于故事发生了什么的人。
怎么说这本书呢?它是一本心理惊悚小说,但前半部分我并没有感觉出来。一开始的平铺直叙,就是普通情侣之间的对话,两个人驱车去男生家里,在车上相互讨论一点“深奥”的问题,比如宇宙、人会变老等等。当然,也有很琐碎的问题,比如女主的驾驶教练,她讲了自己的故事。
作者摊开了一个很大的平面,所有人都在上面活动,而作为读者的我不知道他们活动的用意。
最让我觉得不适的地方,可能就是女主那个总是她自己号码打来的电话。我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到小说结束,我才知道是为什么。
当然,这本书中古怪的地方才刚刚开始,等她和男友杰克抵达农场之后,男主带着她没先回家,而是参观了整个农场,像是故地重游。而迟迟不出现的杰克家人也留足了悬念。等到后面,她误入的画室,听到男主父母的对话和争吵,都令人匪夷所思。
我被一连串的问题困扰,好像个菜鸟警探打开了一个没有头绪的案件,根本不知道如何破案。到最后可能会把自己困进去。
作者也没有打算轻易放过我,他小说的口子开始慢慢收紧了。杰克和女主吃过饭后,决定离开,他们驱车路上下起了雪,这是惊悚小说绝佳的犯罪场景,天气的变化,对话的变化,情绪的变化,以及他们行程的变化,都引起了一种微妙的恐怖感。
我讨厌这种变化,生理上的不舒服,但我又被吸引着,不得不读下去。等到后来,我发现了更多异常,故事中也有人跟我一样发现了异常,比如那个冰淇淋店里的店员。
而这时,正如一部电影的高潮,最令人痴迷和恐惧的情节终于来了。
男女主临时改变路线,决定到一个不熟悉的学校,这里部分的心理描写和环境铺垫,都让我感觉到作者功底。
这一段是最深入我内心的。好像我在梦里经历过类似的情景,在楼道里被人追,又躲在教室的角落里。它跟梦一样黑,一样没有尽头,只有坠落才能醒来。
等我后来找了更多书评,看到更多人的解读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其中有如此多的东西。人物本身的古怪,谈话内容的古怪,见到的人的古怪,后面自杀的古怪。
我们都跟自己撕扯过,但可能没有杰克那么强烈。以至于,他分离出那么多个自己,他已经不再是自说自话,而到了想要结束某个人,成为某个人的阶段了。
这让我想起《致命ID》里,一个一个被杀死的人格。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小,像是一个完整的人,有来处也有去处,但电影没有播放到后面的时候,我无论如何都没有猜到是这样一个设置。
伊恩这本书也给了我类似的感受,当然,读完之后,你就会知道故事中的人到底想结束的一切是什么了。
如果对整体的感受并不清晰的话,细节的描写和情绪的把握也值得一读。
《我想结束这一切》读后感(十):继续 影响
要是被问起最后怎么结束的 不知道;死了吗 不知道不记得啊…………………………省略号之前的都不是我一直想说的,
我没有爱不释手可以随看随停,但是不影响奇妙不奇怪,你在等什么?你知道的 你知道,我有好几个本。
你看过的颐和园最记得的是?如果是纵shen跳跃 你又会想起?你在听什么音乐 要去分享吗?
你有安抚的书房 桌子旁边蓝色的 承载你一个人的椅子吗?我没有
不知道不知道
不影响生活不影响生活。跟我说这些的时候就像我说的顺其自然或者你说的一切刚刚好,至于大家在想什么 或者为所欲为什么.don’t care! 甚至彼时是否一如既往 尽量珍视并始终如一 努力保持 。:真挚。
可以继续就是了,继续听、说、read、écr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