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最常见的是染发过敏。但如果认为接触性皮炎如此简单,那就大错特错了。科学的发展,已给这个古老病种赋予了全新的概念。
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接触性皮炎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由接触致敏原引起,机制为迟发型变态反应,如常见的染发过敏,即是对染发液中的对苯二胺接触所致。
第二类为皮肤刺激,又分为急、慢性刺激性皮炎、刺激性反应、化学烧伤及主观刺激性反应几类,是接触物通过非免疫性机制造成的皮肤反应。临床表现多样,从轻微的皮肤发红,到红斑、风团、湿疹样损害甚至坏死溃疡均可发生。水、洗涤剂、生蔬菜、粉尘等都是常见的刺激物。
第三类为光敏感反应,是皮肤接触某种化合物后,再经日光或人工光源照射所引起的皮肤反应。其中由非免疫性机制造成的反应称为光毒性反应,由免疫性机制造成的称为光变态反应。光敏感反应也可由全身吸收某种物质后再照射引起,此种反应多为光毒性反应。许多植物如漆树,遮光剂如对氨基苯甲酸等是常见的光变应源。
第四类是速发型接触性反应,指皮肤接触某种物质后在数分钟至一小时内发生的皮肤炎症性反应,并在一天内消退。炎症反应包括风团、潮红及暂时性的红斑湿疹样改变,严重者还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常见的接触性荨麻疹即属此类。
第五类是非湿疹样接触性反应,指不以湿疹样改变为表现的接触性皮炎,机制多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