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的症状
坐月子的女性很多会遭遇腰间盘出的困扰,如果出现腰痛、下肢疼痛,腰部活动受限等情况,应检查是否患上腰间盘突出。
腰间盘突出的主要症状:
1、腰背部疼痛
腰痛是大多数女性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性疼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如传电般加剧。因为腰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部4-5或5骶椎间隙,正是坐骨神经根处。所以,腰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先由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中央型突出常引起双侧坐骨神经痛。
3、腿部感觉麻木。腰间盘突出后造成神经根接触区域局部压迫或牵扯压迫,神经根本身的纤维和血管受压变形而导致缺血、缺氧,从而使腿部出现疼痛、麻木,还有的会引起下肢发冷、发凉,足背动脉减弱等。
4、肌肉瘫痪。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时间较长者,可引起神经麻痹或肌肉瘫痪,有的还可引起间歇性跛形,脊柱侧凸、侧弯等。这些现象极易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有的甚至失去运动能力。
腰间盘突出的原因
从女性的不同时期,产前、产后及更年期为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期。具体原因如下:
1、产妇在坐月子期间,由于内分泌系统还没有完全恢复,产后骨关节以及韧带都比较松弛,对于腰椎的约束,以及坚固力量减弱,从而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2、很多新妈妈产后以养为主,很少活动,所以体重有所增加。腹部过于肥胖,使腰部肌肉负荷增大,从而增加了,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
3、不合理姿势,很多新妈妈在月子期间,要照顾宝宝,经常抱着宝宝,姿势不正确会导致局部的过度受力,时间久了会造成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形成腰肌劳损等慢性腰痛,所以也称姿势性腰痛,而腰椎间盘突出则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积累的结果。
4、从生活和工作环境,若环境经常潮湿或寒冷,也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所以新妈妈在坐月子期间,避免着凉和受风,应长期处在温暖的环境。
5、高跟鞋作祟:从人体力学角度讲,鞋对于人,就相当于建筑物的地基,地基前倾,重心必然前移,脊柱的弯曲加大,高跟鞋被称为腰椎杀手道理也就在于此。所以,医生都会告诫椎间盘突出患者不宜穿高跟鞋,患者也都加以注意。
腰间盘突出检查
如发现腰间盘突出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腰椎X线平片、CT检查核磁共振等。
体格检查
在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 2、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X线片可排除其它骨性病变。
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检查方法。
项目检查
1、腰椎X线平片
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X线片上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
2、CT检查
CT检查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
3、磁共振(MRI)检查
核磁共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
4.其他
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鉴别诊断作用。
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年轻或初次发作的腰间盘突出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而要严重者则需要手术治疗。
非手术疗法
1、卧床休息
急性腰痛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是休息。卧床休息2天比长期卧床休息的效果更好。屈膝屈髋侧卧位并将一枕头垫于两腿之间,能明显解除椎间盘和神经根的压力。
绝对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卧床3周后带腰围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作弯腰持物动作。
2、牵引
采用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牵引重量根据个体差异在7~15kg之间,抬高床足做反牵引,共2周。脊椎滑脱、活动型肝炎、孕妇、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禁用。产后的女性应根据医生意见进行。
3、理疗和推拿、按摩 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导致病情加重,应慎重。
4、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皮质激素是一种长效抗炎剂,可以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和粘连。一般采用长效皮质类固醇制剂+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每周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2-4周后可再用一个疗程。
手术治疗
后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切除,或经椎板间隙行椎间盘切除。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切除后,经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内椎间盘切除。合并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者,需要同时行脊柱融合术。
近年来,显微椎间盘摘除、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等微创外科技术使手术损伤减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腰间盘突出吃什么好
腰间盘突出的患者应保持饮食均衡,蛋白质、钙质、维生素含量宜高,脂肪、胆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烟控酒。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该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小虾米、海带等,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适当补充动物肝脏,饮食多样化,少喝可乐类饮料。如果饮食量少,可以适当吃一些营养补充剂。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术前、术后及康复期都应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木耳、竹笋、苹果、香蕉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如果大便不畅,晨起可喝淡蜂蜜水或淡盐水。
腰间盘突出食谱推荐:
1.韭菜炒虾皮
食谱原料:
虾皮30 克,韭菜300 克,盐、食用油、味精适量。
制作方法:
1. 把韭菜择洗干净,将水沥干,切成2 厘米长的段。
2. 将虾皮清洗干净,把多余的水分挤出去。
3. 把锅放在火上,将油放入锅内烧热,把虾皮放入锅内先炸一下,随后将韭菜、盐放入锅内,加少量水,翻炒几下,放入味精调味,出锅即可食用。
2.香酥鹌鹑
原料:
鹌鹑3 只,酱油、料酒、花椒盐、花椒、大料、白糖、葱、姜、盐、食用油各适量。
做法:
1. 将鹌鹑去除内脏,清洗干净,用开水将鹌鹑稍煮一下捞出,待用。
2. 把准备好的酱油、料酒、花椒、大料、白糖、葱、姜和煮好的鹌鹑放入大碗中,加入水没过鹌鹑,上锅蒸3 ~ 5 分钟。
3. 将锅置火上,放入食用油烧热,然后将蒸好的鹌鹑放入锅内炸至皮起脆,取出,随花椒盐一起食用。
功效提示:此菜含有丰富的钙、铁等多种矿物质和蛋白质。
腰间盘突出预防
1、饮食均衡,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宜高,脂肪、胆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烟控酒。
2、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不宜久坐久站,剧烈体力活动前先做准备活动。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动作(如拖地板…),避免长久弯腰和过度负重,以免加速椎间盘的病变 。
3、卧床休息,宜选用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保持脊柱生理弯曲。
4、避寒保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腰间保暖,尽量不要受寒。避免着凉和贪食生冷之物,不要长时间在空调下,这样对腰部不太好。特别是产后的女性,应避免受风着凉,要长期处在温暖干燥的居室内。
5、腰椎间盘突出是运动系统疾病,预防原则要求减少运动,放松休息。
6、平时应加强腰背肌锻炼,加强腰椎稳定性。
7、平时的饮食上,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也含有丰富的钙,经常吃,也有利于钙的补充,,注意营养结构 。
8、在此,推荐一套简单易学的腰背肌锻炼操:
(1)仰卧,两腿伸直轮流抬起,动作轻松稍快,以不引起疼痛为度,连做8-10次。
(2)仰卧、屈膝、大腿贴腹,两手抱膝、腰背贴床,使腰肌和下背部肌肉放松,然后分开两手,两腿伸直,连做3-5次。
(3)仰卧起坐,若起坐动作困难,可用两手扶床协助,坐起后身体不可前屈,连做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