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中国过年的传统习俗,洋溢着一种节日的氛围,那么对联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说对联的由来和寓意,赶紧的来看看吧,希望能丰富你的知识。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起源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 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
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 神荼 、 郁垒 的名字。 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 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
《宋史 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 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便是中国的第二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 桃符 。
王安石的诗中就有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 春贴纸 和 春联 。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联的来历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国粹。神奇的汉字造型以及微妙的对仗效果造就对联这一独特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