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吃饺子的由来和传说 过年吃饺子意味着新旧交替

编辑:巧蕊
发布时间: 2020-08-01 22:01:39
分享:

在中国有春节吃饺子的习俗,那么您知道春节吃饺子的由来和传说有哪些吗?过年吃饺子意味着新旧交替。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在农历新年吃饺子有 招财进宝 的意思。

饺子历史悠久。两千年前,就有饺子了。在中国,农历新年时吃饺子,具有特别的意义,代表着吉祥和团圆。除夕夜,一家人吃过团圆饭之后,就齐聚一堂,一边看新年节目,一边包饺子,共享天伦之乐。饺子一般在半夜十一点到凌晨一点钟享用。因为这段时间是农历正月初一的开始,与家人一起吃饺子,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很有意义。

我国北方人有一种习俗,逢年过节,迎亲待友,总要包顿饺子吃。尤其是大年初一,全家人拜罢年,便围坐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山南海北,无所不谈,不时引来欢声笑语,大有其乐无穷之意。 水饺人人都爱吃,年饭尤数饺子香 。当人们吃着这滑润适口滋味鲜美的水饼时,如果再知道一些它的来历,谁能不惊叹我们文明古国的源远流长的面食奇苑呢!

春节吃饺子的传说: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 浑囤 的谐音,意为 粮食满囤 。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据说,女娲捏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春节吃饺子的寓意:

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中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 交子 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 鱼 和 余 谐音,象征 吉庆有余 ,也喻示着生活幸福, 年年有余 。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春节吃饺子的来历:

饺子原名 娇耳 ,饺子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饺子,被称为 汤中牢丸 或 馄饨 ,但与今日的饺子是不同的。三国时,魏国张揖在《广雅》书中说: 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 偃月,即半月,就和今天的饺子一样了;已是天下通食可见那时饺子已经有了相当久远的历史;而且是从 馄饨 发展而来的。到了唐代才把煮熟的饺子捞到碗里吃,1968年在我国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村出土的一座唐代墓葬里,葬品中的木碗里遗有5厘米长的小麦面制作的半月形饺子,这一发现充分说明了在唐代已有吃饺子的习俗。而春节吃饺子的风俗习惯开始于宋代,在那时被称为 饺子 , 饺子 与 交子 谐音,交子是什么意思呢?那时使用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当时的纸币为 交子 ,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吃 交子 ,以图财源广进和吉利的意思。

饺子,又被称为 馄饨 、 扁食 、 角子 和 饽饽 等等。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据《东京梦华录》载:汴京市食有水晶角子、煎角子和官府食用的双下驼峰角子,等等。据《武林旧事》记载:临安市食中有诸色角儿。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中有:撇列角儿、莳萝角儿,等等。所有这些 角子 、 角儿 都是今日饺子的前身。在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中有 烧卖、扁食有何难,三汤两割我也会。 河北宁县志中有 正月初一,盛撰共享,各种扁食名饺子。 其中 扁食 一词即指饺子。目前在山东济南市的饺子仍沿用 偏食 之称,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山东名小吃 济南扁食 。李兴庭所著的《乡音解颐》中有: 夏令去,秋季过,年节又要奉婆婆,快包煮饽饽,皮儿薄,陷儿多,婆婆吃了笑呵呵,媳妇费张罗。 《燕京岁时》书中有: 每届初一,无论贫贱富贵,皆以白面做再而食之,胃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 这些饽饽就是饺子,而与今日满族喜欢吃的粘食饽饽不一回事。

据史料记载: 元旦子时,盛馔周烹如:食扁食,名角子,取更岁交子之意。 由此可知,当时饺子已由一般食品上升为节日食品。人们吃饺子已寓有辞旧迎新、富贵吉祥之意。尤其在北方,饺子作为贺年食品,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喜爱,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在北国,经久不衰。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