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手抄报图片全集:防震及措施
1.学校人员如何减震?
在学校,地震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冷静果断。在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要结合教学活动,给学生讲地震和防震减震知识。地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疏散的路线和场地;地震后,他冷静地指挥学生有序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子里,能躲在课桌下、平台旁、教学楼里的同学,可以去有小开口、有管架的房间,绝对不能跑、跳楼。
2.地震时走在街上如何避免触电?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的玻璃碎片、建筑物外的混凝土碎片、广告招牌、马口铁、霓虹灯等。可能会摔倒伤人。所以在街上走的时候,最好把身边的皮包或者柔软的东西放在头上,没有东西的时候可以用手保护头部。尽量做好自卫准备。冷静点。你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栅栏,跑到开阔的地方逃跑。
3.地震时行驶的车辆应该如何做出应急反应?
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渐刹车;
乘客应双手牢牢抓住把手、柱子或座椅,注意防止行李从行李架上掉落伤人。面向行驶方向的人,手臂要靠在前排座椅的座垫上保护脸部,身体向通道倾斜,双手护头;背对驾驶方向的人要双手护脑,抬膝护腹,收紧身体,采取防御姿势。
4.建筑物里的人如何应对地震?
一旦发生地震,保持头脑清醒冷静,及时判断震动情况,千万不要惊慌跳楼,这一点极其重要。其次,你可以躲在坚固的家具下面,或者躲在一个角落里,也可以搬到一个有很多承重墙和一个小隔间的厨房或厕所里住一段时间。因为这些地方粘结力强,特别是处理后的管道支撑力更好,抗震系数更大。总之,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室内条件,可以判断情况,找到安全的空房间和通道,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
5.如何应对商场地震?
百货商店遭遇地震时保持冷静。因为人心惶惶,商品下跌,避难通道可能被堵死。这时候你应该躲在大柱子和大商品附近,或者避开没有障碍物的通道,然后弯腰等待地震平息。在楼上位置,原则上还是转底层好。但是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要看时机逃离危险。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地震后安全撤离。
地震后的自救
如果你在地震时被埋在瓦砾下,周围一片漆黑,只有很小的空。你一定不要惊慌,一定要冷静,一定要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想尽一切办法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会有多次余震,情况可能会继续恶化。为了避免新的伤害,我们应该尽力改善我们的环境。这时候如果应急包在身边,对脱离危险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这种极其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顺畅,清除头部和胸部的杂物,闻到气体和毒气时要用湿衣服捂住口鼻;避免易碎的崩塌物和其他容易摔倒身体的物体;稳定扩张生存空,用砖块、木棍等支撑破壁。以防止余震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努力脱离危险。如果找不到脱离危险的方法,尽量节省体力,用石头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发出求救信号,不要哭,不要急躁,不要盲目行动,这样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尽量控制情绪或者闭眼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了,尽量盛装,避免大出血。
维持生命。如果你长期埋在废墟下,救援人员没有到达,或者你没有听到呼救声,你就要尽力保住自己的生命,把水和食物保存在防震包里,尽量找食物和饮用水,必要时尿也可以解渴。
震后互救
地震发生后,外部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更多被埋在瓦砾下的人得到宝贵的生命,灾区人民积极参与相互救援,是减少伤亡最及时有效的方式,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的崇高美德。
救援时间越及时,获救的希望越大。据相关数据显示,震后20分钟内获救人员的抢救率在98%以上,震后1小时内获救人员的抢救率降至63%。在地震后2小时内无法获救的人中,窒息死亡人数占58%。他们不是因为地震中建筑物倒塌而死亡,而是在休息中死亡。如果他们能及时获救,他们就能获得生命。震后救人,要争取时间快、目标准、方法得当、互救队伍壮大的原则。具体方法是:先救附近的,不管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不要放弃附近,寻求更远;先救那些容易救的人,这样才能迅速扩大互救队伍;先救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才能让他们在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先救“命”,再救“人”。唐山大地震,一个农村妇女只露了头避免窒息,然后又救了一个人,短时间内救了几十个人。
关于防震手抄报图片:减震基础知识减震的三个原则:
原则一:因地制宜,正确选择。地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都有很大的不同,不可能采取同样的减震方式,需要详细分析情况。这些情况包括:是住平房还是住楼房,地震是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否坚固,房间里有没有避震器空,离门远的地方,室外是否开阔安全。
原则二:果断行动,避免犹豫。减震器能否成功,正处于关键时刻,切不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如果住平房减震,要当机立断,或者就近躲避,或者紧急情况下出门。不要来回走。
原则三:要决定,但不能打破。古人曾在《地震志》中记载:“不能得病,但要安下心来,即使有窝,也可以望完卵”,意思是地震发生时,不要冲出屋外,而是抓住生存时间,找一个适合减震的地方,蹲着或坐着等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也能安然无恙。
高层建筑减震的三种策略
专家建议,在北京这样以建筑为主体的大都市,居民应该有意识地掌握一些科学适用的减震策略。
策略一:地震时保持冷静,地震后出门。这是国际通用的防震规范。国内外许多地震实例表明,人在地震的短时间内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伤亡概率最大。因此,专家警告说,如果室内减震器状况良好,应首先选择室内减震器。如果建筑抗震性能差,尽量跑出房子。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北京的住宅建筑应具有抵抗8度烈度地震破坏的能力。专家建议,当地震发生时,你不要惊慌,保持视野开阔和灵活,这样相机才能行动。特别是,不要卧床;不要跑到阳台;不要跑到走廊等拥挤的地方;不要跳楼;不要使用电梯。如果发生地震,尽快离开电梯。如果门打不开,就抱头蹲下。此外,必须立即灭火并切断电源,以防止烧伤、触电和火灾。
策略二:减震器的位置很重要。如果住在建筑避震器里,可以根据建筑布局和室内条件判断情况,找一个安全的空避难所。最好找一个可以形成三角形空的地方。挨着暖气蹲着比较安全,暖气承重大。金属管道的网络结构和弹性不容易被撕裂,即使地震震动很大也不容易被甩出去;加热管通风良好,不易造成窒息;管道中储存的水也可以延长存活时间。更重要的是,被困人员可以通过敲击加热管向外界发送信息,靠近外墙的加热位置有利于最快救援。
躲在厨房、卫生间等小房间时,要特别注意远离炉灶、煤气管和易碎的盘子。如果厨房和卫生间位于建筑的角落,隔墙为薄壁,不要选择它作为减震的最佳场所。另外,不要进柜子或者箱子,因为人一旦进去,马上就失去了行动力,视线受阻,四肢被绑住,不仅会错失逃生的机会,也不利于获救;卧姿不好,人体平面面积增大,被撞概率比站立大5倍,难以机动移位。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这是确保在城市地震灾害中得到他人及时援助的重要原则。远离燃气灶、煤气管、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内部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要躲在窗下;尽量靠近水源。一旦被困,尽量与外界联系。除了用手机,自来水管和暖气片,或者打开手电筒。
家庭减震器小贴士
1.抓紧时间紧急规避风险。如果你觉得晃动很轻,说明震源很远,只需要躲在坚固的家具下面。大地震的震动过程从开始到结束只需要十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所以抓紧时间避免地震是最重要的,不要浪费时间。
2.选择合适的减震器空房间。更安全的室内减震器空包括:承重墙和转角;有水管和暖气管。房子里最不利于减震的地方是:没有支撑的床;天花板和吊灯下;在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在玻璃和大窗户旁边。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冷静下来。选好掩体后,要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靠在手臂上;或者抓住桌腿周围的坚固物体,以免地震时摔倒或身体失控受伤;护头护颈,低头,用手护头或护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防止异物损伤;保护好你的嘴和鼻子。如果可能的话,用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以防灰尘和毒气。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