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生理活动,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自有一定的比例。由于摄入人体内的各种营养素之间存在着相互配合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不能保持营养素间的协调平衡,甚至不能保持各种营养物质内部之间的分量匹配,机体的正常功能就会受到不利影响。
例如,动物性食物在体内代谢利用后的最终产物呈酸性,被称为“酸性食物”,蔬菜和水果、豆类、牛奶等在体内代谢利用后的最终产物呈碱性,被称为“碱性食物”。一个健康的人,其体液呈弱碱性。这个稳定的内环境非常重要,机体在此适宜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最高的工作效能,即:工作劳动耐力增强:身体抗病免疫力最强,不容易生病。儿童体内协调酸碱平衡的功能相对较成人低,因此,更应该重视儿童的膳食营养的合理及平衡。经常爱吃肉、不爱吃菜的孩子容易生病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为使食物经常有助于维持酸碱平衡,就要引导儿童不偏食,鼓励无挑选地吃菜,尤其要保证每天都有定量的蔬菜。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三大产热营养素也应该有一定的产热比例,适宜比例应该是1:2.5:4~5,即蛋白质产热量应占一日总热量的12%~14%,脂肪产热量应占一日总热量的25%~30%,碳水化合物的产热量占一日总热量的55%~63%。只有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充分供热的前提下,才能保证蛋白质不被转化为热能消耗掉,从而才能保证蛋白质可以充分用于生长和修补组织等作用,这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对蛋白质的保护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有儿童由于父母上班忙,不能吃饱早饭,或喝一杯牛奶吃一个鸡蛋,而早餐从来不吃粮食。这样,每天早餐虽然蛋白质吃得不少,但摄入的蛋白质不得不转化为热能去应付一上午的活动需要,而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中的细胞需要更新换代却没有贮备的蛋白质去修补。这样下去时间一长,自然会影响儿童的健康。
评定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不仅仅是根据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愈多愈全就愈好,更重要的是该食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之间的比例是否更接近人体的需要。数量再多,比例不合适,它对人的营养价值也不高。例如动物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齐全,含量丰富而且比例恰当,能够满足人体的需要,这些正是植物蛋白质所不及之处。又如:在日常主食面粉或玉米面中加入少量黄豆粉食用,其中谷类蛋白质含赖氨酸少,豆类蛋白质则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而谷类蛋白质含有较多的蛋氨酸正是豆类蛋白质所缺少的,按此原理将粮豆混食,互相取长补短,就能提高植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叫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它就是通过平衡膳食实现的。
体内缺乏某种无机盐,往往是由于另一种无机盐摄入过量造成的。一种微量元素的大量摄入,就会干扰另一种微量元素的利用,因此过量地摄取任何一种营养素都对健康不利。无机盐被机体吸收的难易,部分取决于它们之间的比例。例如食物中钙与磷对人体吸收的合适比例应是1:1.5。又如锌摄食量过多时,可导致铜的吸收下降,铜缺乏则会造成铁代谢紊乱,从而发生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