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星座的起源
2000多年前,希腊天文学家希帕克(公元前190-120年)将黄道十二宫分为12段,春分为0,距春分(即黄道零度)每30为一宫,以当时各宫所含主要星座命名,其次为白羊座、金牛座和金牛座,共12个星座。
地球移动到每一个相等的部分(星座)时出生的婴儿,长大后总会有一些相似的特征,包括行为特征。将这些联想(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串联起来,会使这些星座的人性形象化;它还增添了神话的色彩,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希腊、罗马和神话)。这套命理学经过了至少5000年的演变和传播,它们以这十二个星座为代表。但这些星座并不代表某个“星”,只能算是“同名的代表标记”。
我们常说的“星座”,也指“太阳星座”。以地球为中心,我们可以通过看太阳在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星座时间,根据出生时(公历生日)太阳的位置来确定一个人的星座。十二星座都是根据公历生日确定的。
中国古代十二星座
很久以前,中国把天空空分成三堵墙和二十八个夜晚。《史记》中的记载相当详细。三面墙是围绕北天极的三个区域,即魏紫墙、太尉墙和石天墙。二十八夜位于黄岛、白岛附近的28个区域,即东七夜、南七夜、西七夜、北七夜。东宫青龙七宿:焦、康、边、方、辛、卫、姬;南宫朱雀所属的七夜是:嗯、鬼、柳、星、张、翼、皮;西宫白虎七夜为:隗嚣、娄、魏、昌、毕、苟、沈;玄武(龟蛇)属七夜:窦、牛、女、徐、卫、石、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