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我们也许都会说是张择端,那么,这副千古名画的作者是不是他呢?或不尽然。事实上,自张择端的第一幅《清明上河图》问世以来,陆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复制本、仿本及伪本。剧《清明上河图:珍藏版》一书记载:中国大陆有10件,中国台湾有10件,日本有11件,美国有6件,欧洲有6件,其他去向不明的有5件。而通常认为的,以“清明上河图”为题,且有一定价值的作品在全世界达50件,另外也有100件的说法。
1. 宋代张择端版本
该版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从宋到今,流传有序,卷后的题跋、印鉴历历可数,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张择端的真迹。在画卷尾端的山石上有“翰林画史臣张择端进呈”签名,有学者认为其代表“金人入主汴京时的短时间风格“。”易简“,语出《易经.系辞》:“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即平易简单之意,作者希望透过画面,让观者对都城繁华胜景一目了然。
2. 明代仇英版本
该版本目前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仇本《清明上河图》虽为仿品,但融入了自己的想象与创作。比如在此图中,张择端画中的木质虹桥已经被仇英笔下的石拱桥取代,桥上市景已由张本的几个草棚凉亭演变为木质售货亭。上面是仇英所绘《清明上河图》的另一版本,随蒋政府迁至台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本卷有多处与其它版本不同。重彩设色亦是其它作品所无。幅中大量运用了石青、石绿、朱砂、藤黄、胡粉及紫色等颜料,画面呈现出浓烈瑰丽的风格。上面是保利拍卖网上的一幅仇英《清明上河图》,其构图与台北故宫收藏的仇本几乎一致。
3. 清代清院本
此本由清宫画院的五位画家——陈牧、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参照各朝的仿本协作画成,故之清院本。清院本是集各家所长,又受西洋画风影响,街道房舍均以透视原理作画,并有西式建筑行置其中。此画充分地展现了清初民俗风情,堪称院画中的精品之作。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以张择端主为!总体来说,《清明上河图》大致可以区分为3大系统。分别是:宋代张择端的真迹、明代仇英的“仇英本”和清代宫廷画家的“清院本”。而由于历史上真正见过张择端真迹之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作品不得不按照复制本(甚至是再复制品)描绘,或是靠想象来完成,所以《清明上河图》各版本间的差异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