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足协掌门陈戌源确认中超U23队、01年龄段国青队将参加中乙联赛,这个中国第三级别的、曾经长期被忽视的联赛,也终于难得霸占了一次头条。
不过,由于事先没有和中乙俱乐部进行沟通,足协安排中超U23和国青参加中乙,引起了许多投资人的反感。而另一方面,也有投资人认为,中超预备队涌入中乙,本身就是对中乙俱乐部利益的触犯,因此,足协是否应该因此给予这些俱乐部一定的“补偿”,就成了其中的焦点问题。
足协曾在《中超U23队参加中乙联赛方案》中指出:“设立青年队名次赛及奖金(中超U23队参加),预赛阶段每个赛区排名靠前相应名次的青年队参加名次赛,并根据相应名次获得奖金。”根据国内媒体报道,中乙投资人认为这一项有失公平,因为足协只考虑中超俱乐部的利益,却忽视了中乙俱乐部的存在:“你们(中超)还有奖金,我们呢?”
因此有投资人提出,希望足协对中乙俱乐部进行补贴,哪怕每家俱乐部补贴1000万,也仅需要支付两亿元,这对目前足协来说并不是一笔大钱。但对中乙俱乐部而言,这笔补贴能够改善球队的运营情况,甚至帮助他们更好的去培养球员。
很难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中乙俱乐部的“斤斤计较进行指责。因为最近几年,中乙有多支球队深陷财政危机,欠薪、解散等消息屡见不鲜,经济危机有愈演愈烈之势。有报道指出,中乙每年版权分红不足10万元,而且2018和2019两个赛季的版权费一直拖着没发。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超U23和国青突然涌入,让中乙俱乐部又添了新的负担,也难怪他们会要求补偿。
就像年初职业联赛爆发大规模撤资潮,有消息称足协要尽全力“保住”一些俱乐部,避免凑不齐参赛球队的尴尬状况出现。当时也有中乙投资人无奈的表示:“足协想保俱乐部,怎么保?我们现在是真没钱了,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大伙对联赛的兴趣只会越来越少。”
中乙被称作是中国职业联赛体系的“塔基”,但显然,这块“塔基”已经摇摇欲坠了。
当然,从中国足协的角度来看,趁现在将中超U23和国青引入中乙,未尝不是一个提升联赛吸引力、应对中乙俱乐部不断撤资的办法。但这是否真的是挽救中乙的良方,尚可知;而如何平息中乙俱乐部的不满,则是实实在在摆在足协面前的问题。